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婉言涵真情     
肖伯纳先生有许多幽默趣闻。有一则是关于他和著名女舞蹈家邓肯的。邓肯给他的情书中说:“如果我们结合,一个位厂有你那样的脑袋和我这样的身体.该有多么美妙呵!”削e纳婉言谢绝了,他的回信这样写道:“哪个孩子的运气可能不会怎么好,如果他有我这样的身体和你那样的脑袋,可就糟透了。”用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本意,在人们的交际中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思维上称之为“迂回战术”。婉言,可以是明意暗说。鲁迅在《范爱农》一文中曾写到:“在街门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开个得。一你看,从“布仁”到“…  相似文献   

2.
邹德涵乃阳明弟子邹守益之孙,江右王学后期重要人物之一,然目前学界对其理学思想几无研究。通过对其生平、学思历程和主要思想的总体考察,可知其学是在邹氏家学的熏陶和泰州学派师友的夹持下,以自己的体悟而成,所谓"以悟(即悟本体)为宗"也。总体上他由邹氏家学走向了泰州学派,反映了江右王学在晚明受泰州学风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工夫上,仍保留了不少家风。邹德涵融合二者形成了自家独特的风格:一方面强调良知现成说,一方面又重视工夫之紧切,从而克服了泰州学派后期出现的轻工夫、情识而荡之弊。  相似文献   

3.
王跃平 《学海》2014,(6):167-172
本文在考察规约隐涵、一般性会话隐涵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语句的非真值条件意义的再处理设想,即缩小"隐涵"范畴,扩展"语义预设"范畴。具体言之:解散隐涵集合体,只保留特殊会话隐涵,即"隐涵"等于"特殊会话隐涵";取消"规约隐涵"概念,把它归入语义预设(强规约隐涵归入典型语义预设,弱规约隐涵归入非典型语义预设);取消"一般性会话隐涵"概念,把它归入非典型语义预设。"预设"概念的外延扩展后,其分类系统则为:预设分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语义预设再分为典型语义预设与非典型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再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和实质性条件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4.
5.
6.
历史上,佛陀造像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佛教僧团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我们熟悉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保存佛舍利的佛塔出现。本届论坛举行的佛顶骨舍利供奉与瞻礼仪式,使我  相似文献   

7.
"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相互采借、接受对方文化特质,从而使文化相似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与结果."[1]在民间信仰的变迁过程中,民众的参与影响着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异,民间信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遗留物,而是在不断地整合和再生.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民族,在其历经千年的迁徙过程中,足迹遍布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浙江桐庐是畲族迁徙较晚近的据点.桐庐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地区唯一的畲族乡.在畲族迁入后,畲族文化与当地的汉族文化接触,势必有一个文化涵化的过程,并且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产生活领域延伸到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在这个地区,畲族与汉族通婚也是近几年才比较多的,畲家人和汉人一起信奉一个汉族神在时间上却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可见,在这个地区,民间信仰在两个民族的文化涵化过程中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4,(7):87-88
屠钰,西北大学宗教造型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幽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期在非洲援教,作品颇多,其牙雕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设计怍品屡获奖项。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把内心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岳钰教授致力下用最美的意象沟通观众的心灵。他将线、光、体、体融合,装饰与写实相结合,用以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发掘最优秀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上帝不能无处不在,于是他创造了母亲”,当你因这句话而动容时,是否好奇上帝创造母亲时应该赋予她什么品质?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实验室里,研究者们如何用“冰冷”的数据解读母爱的“温情”。20世纪初:母爱就是毒害约翰·华生于20世纪初在美国开创了行为主义流派,从此开启了统治心理学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儿童教养方面,他领导的母爱改革运动让世界疯狂。  相似文献   

10.
稽诸佛典,诸天信仰由来已久,但见诸供天科仪中的供天之数却由来不一,且位序安排又常有混乱。考及《金光明经》所演"佛法护国",是知诸天所具"护国"义涵。诸天依此经而生不可思议之力,以具"护国"之能。此义"护国"实则既开佛法世俗发展之方便,更于弘法利导众生,教人修善制心。由此,诸天所具"护国"之义或为诸天信仰形成因由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传播、变迁过程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即文化的涵化。涵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群体深入接触时所发生的变化,即文化移动的过程,也就是伴随着文化接触产生的接收、选择、对抗、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对流的。文化涵化是既区别于“文化抗拒”又区别于“文化同化”的文化影响形式,是一种温和的、渐进的文化接触、传播、移入的过程,它表现为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互渗、不致引起文化之间的剧烈的冲突和对抗。涵化的结果应当促进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它既是对外来文化、异质文化系统吸收、改造和重建的过程,又是对本土文化重新估价、反思和改铸的过程。文化整合是构成文化的诸要素(特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坛,著名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陈钰铭的名字已经广为业界所知,他那富有张力的水墨画面和朴素亲切的形象塑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陈钰铭的水墨人物作品已经有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他是中国人物画领域不可多得的重要画家和先锋领军人物,研究他的水墨人物画对探讨当下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涵是中国新兴美术事业的重要人物之一,从小受"铁"与"木"的熏陶,爱好美术。青年时,受新兴木刻运动和报刊上的漫画成为他木刻之路的契机,成为一名军旅版画家。苏中报时期积极开展木刻工作,身兼数职,刀工和技术不断进步,是他版画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作品从生活中仔细观察取材绘制,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成为鲁迅版画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2,(5):78
中新社香港4月28日电(记者贾思玉梁今)浴佛、鸣吉祥钟、瞻礼佛顶骨舍利,今年佛诞日香港多喜临门。4月28日、农历四月初八,千僧万众云集红磡香港体育馆,参加浴佛大典,庆祝佛祖释迦牟尼诞辰2556年。  相似文献   

15.
人都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交际。何谓交际?人们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相互交流他们的经验、感情状态以及理智状态,这就是交际。按哲学家沙夫的观点,交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情的交际,一类是理智的交际。一个人把他的感情状态传达给别人,这就是感情的交际,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用一些动作传递其感情,这也是感情的交际。理智的交际则是传达某种知识或理智状态的活动,它是人所特有的。一般地,我们所讲的交际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所特有的理智的交际。理智的交际是离不开语言的,它能也只能由一种语词的语言、一种有声的语言(或这种语言的书写形式)来执行。可以说,理  相似文献   

16.
周伟驰 《现代哲学》2004,(3):98-111
本文分析奥古斯丁三一神学中人的“是”的来源、方式、内容和品质。(1)人的“是”来源于创造主,上帝作为“我正是我所正是”的“正是者”,创造了人的“是”,故而人的“是”是“正是”。(2)由于上帝是一而不是多,上帝有其固有的“同一性”,故而人亦有其“同一性”。(3)但由于人不是上帝,而是介于上帝与虚无之间,因此人“是”的方式不是“永恒”,而是作为“永恒”尘世形象的“时间”。(4)人的时间之“是”中,集中体现了上帝形象的,乃是“现在”或“正是”,作为“活生生的现在”,“正是”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统一在一起,构成人的活生生的同一性。(5)奥古斯丁对“活生生的现在”分析是与意识分析结合在一起的,过去一记忆、现在一理解、将来一预期。(6)人“正是”的内容主要是“思”。(7)决定“正是”的品质的,是与“思”紧密连结在一起的“爱”。  相似文献   

17.
佛教以"无我"观念区别于其它宗教,通过提倡"无我"消除人们对两种自我的执着人我与法我,最终实现人的"真我",而把世间公认的人格我称为"假我".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问,改革开放了还要不要坚持唯物主义了?人们在口头上的回答是一致肯定的。但是在实际上却存在着种种反唯物主  相似文献   

19.
陈爱敏 《天风》2001,(12):6-7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那顺服谦卑的美德,那“尊主为大”的颂歌感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历世历代的信徒,从她的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启迪,看到了一位神的使女的属灵经验何等宝贵。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是上帝爱的宣言,也是摆在世人面前的神圣的救赎计划,这是上帝爱的彰显与明证。但面对如此大的爱,作为被救赎对象的人,又作如何回应呢?在这无比重要的救赎计划里,每一  相似文献   

20.
环境的"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动用看得见的法治(制)手段,纠正由"市场失灵"导致的环境问题,但这种强制性的"他律"亦有其缺陷;第二部分论证了环境问题为什么同时又是一个道德问题,以及环境道德的评价和绩效;第三部分强调只有配合以道德"自律",德法兼备,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