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父母行为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有无特异性联系、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是否以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作为中介。694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3.67岁)完成了父母控制问卷、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攻击以及社会退缩量表。结果表明:(1)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均与两类结果有关,未表现出"一对一"的特异性联系;(2)行为控制与两类结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控制与两类结果呈线性关系;(3)认知重评在心理控制与攻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在心理控制与社会退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5.
宽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被认为是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化转变的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上的改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宽恕心理的行为测量范式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相关的成果,发现宽恕心理的行为测量范式能够揭示宽恕相关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宽恕心理过程主要涉及负责社会认知、共情和认知控制等功能的脑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宽恕心理行为测量范式的有效性和揭示内容的一致性、宽恕心理的认知和脑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6.
简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关系——兼答周积泉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第一次明确地将社会意识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单就“社会心理”这个概念来说,社会学研究它,心理学也研究它。“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具体的社会变迁、历史事件对个体的人 (或社会集团) 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揭示社会心理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关系,因此,它又可以称为“心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条件,即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心理”概念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基本形态来研究的,它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普遍心理状况或某阶级、某集团的心理状况。相对于思想体系而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互动中, 人们具有自动模仿他人动作的倾向。尽管这种自动模仿有利于个体理解他人动作的感受, 但有时也会与自身的动作意图产生冲突。因此我们需要将自身动作意图与他人动作进行区分并调控二者之间的冲突。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他人控制(self-other control, SOC)。与动作模仿控制相同, 心理理论、观点采择和共情等更高级的社会认知同样涉及对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很多证据表明, SOC可能是一种领域普遍的(domain-general)加工机制, 即在动作模仿控制和其他社会认知中, 大脑对自我和他人双方信息的区分和冲突调控共用同一套SOC系统。最近一些研究发现, 相比于抑制自身优势反应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 SOC是社会认知中一个更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抑制控制对社会认知的作用受到SOC的调节。此外, SOC的领域普遍性提示我们, 未来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控制训练, 来为社会认知受损个体(如孤独症和述情障碍者)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心理控制源与抑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钟慧  李鸣 《心理科学》2004,27(1):171-174
本文回顾了心理学领域中关于心理控制源的几种理论.重点介绍了罗特的心理控制源理论。此外,还介绍了关于心理控制源与抑郁之间相关性,以及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抑郁症之间相关性的以往研究结果,并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问卷以714名城镇中年人为被试,考察了认知评价与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总体上,社会政策变化对中年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是积极的。(2)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控制源期望的认知-知识系统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登峰 《心理学报》1996,29(1):70-75
在总结了有关心理控制源期望的理论与实证证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责备、辩解、生活事件知觉与心身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将心理控制源期望重新界定为一种“认知-知识系统模型”:个体的心理控制源期望既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一般性的内控或外控的倾向性,又受对情境特点的认知的影响,两者有交互作用,而且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也起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型总结了中国被试的研究结果,并且在人格、社会心理及临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晓爽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3,26(5):930-931
1 引言  Premack等人在 1978年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的概念。说一个个体有心理理论 ,意思是个体可以将心理状态归向自己和他人。人们一般认为心理理论有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 ,是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认知领域 (domainspecific)。Tager-Flusberg&Sullivan(2 0 0 0 )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 ,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 :社会知觉成分和社会认知成分。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 ,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 ,这可…  相似文献   

12.
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力平  张晔 《心理科学》2002,25(2):228-230
近年来,儿童对心理的理解成为了认知发展,尤其是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在诸如儿童对感知、思维、情绪、愿望以及信念的理解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卓著。儿童对于此种心理的理解通常被称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理由是:第一,心理状态是理论概念,其存在得不到证实。我们是拥有了关于心理状态的理论,并将其归咎于自己及其他人的。第二,关于心理的知识具有理论的基本形式和要求(详见Wellman,1990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儿童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我控制是个体抑制和调节自身冲动的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主要标志。对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探讨在此领域的研究中居于核心地位。在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早期观点的基础上,A.Gifford、W.Mischel和J.kuhl等人在近期研究中分别强调了情绪、认知和注意过程以及自我调节策略在个体自我控制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该文总结了关于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研究中较为一致的结论和仍然存在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具身社会认知: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灿灿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11,34(5):1230-1235
具身社会认知是具身认知同社会认知对话的产物,这种对话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具身自我认知、具身人际认知、具身群体认知。本研究不仅论证了具身认知的视角提高了传统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生态效度,而且从进化心理学、镜像神经元视角对具身社会认知的现象进行了探析。具身社会认知作为一种研究思潮,面临着许多挑战:(1)具身社会认知是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回归;(2)具(体)身(体)是社会认知过程的一种附带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采用多水平建模分析来自全国100个区县421所学校12,023名小学4~6年级学生报告的学校心理环境特征对同学校12,019名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中超过24%的变异来自学生以外的学校和区县。(2)在控制学生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和学校所在地、师资和生源特点等基本特征后,学校水平的心理环境特点仍然可以显著解释小学4~6年级学生认知能力10%~24%的学校间变异,其中公平与公正感的作用相对最强。(3)学校积极心理环境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具有累积性,并对女生、来自收入较低家庭、来自总体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更强的保护性作用。本研究扩展了学校心理环境的多水平分析,为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中开展学校心理环境的评估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考察母亲心理控制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PIU)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以及这些路径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以四所初级中学660名青少年为被试,要求其报告母亲的心理控制、非适应性网络认知以及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情况。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后,母亲心理控制对青少年PIU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非适应性认知在母亲心理控制与PIU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心理控制与PIU的直接关系(包括总效应和残余效应)以及间接关系(包括心理控制与非适应性认知的关系和非适应性认知与PIU的关系)均未受到性别的调节。研究结果说明母亲心理控制既直接影响青少年PIU,同时也通过非适应性认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直接和间接路径在本研究中未表现出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心理控制负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28);(2)行为控制通过自我肯定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9),心理控制则通过自我贬低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总解释率R2=0.20。  相似文献   

18.
死亡心理是人类面临死亡及相关事件时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的复杂心理状态。目前, 研究死亡心理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简称TMT)。但该理论存在以下争议: (1)在死亡的基本认知方面, 恐惧管理理论呈现出不一致的研究结果, 如死亡是否与不确定性无关, 死亡是否导致恐惧情绪, 寻求个体生存是否为人类的核心议题; (2)在社会文化层面, 恐惧管理理论提出者的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普遍态度是呈否认的, 但是跨文化的研究显示其他文化背景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呈现出接纳或蔑视; (3)在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结果方面, 呈现出较多的矛盾性, 表明研究中有重要的调节因子未被涉及。基于此, 死亡心理可能的研究方向拟从认知、行为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梳理。未来死亡心理研究需秉承科学与文化并重的原则, 并结合死亡心理的内容与过程, 关注群体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规律, 开展死亡心理影响下的身心健康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39-1148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 青少年风险决策的发展认知神经机制成为了新近的一个热点课题。从双系统理论模型(社会情感神经网络系统、认知控制神经网络系统)出发, 对与青少年风险决策相关的大脑结构、功能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重点分析了新近的大脑功能连接、脑网络的研究; 阐述了青少年风险决策认知神经机制的主要理论模型:双系统模型和三角模型。未来研究还应加强对认知神经机制理论模型的检验、整合和创新, 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参照系统(同伴关系、亚文化等)在青少年风险决策中的作用及机制, 以及从认知神经层面如何预防和干预青少年高风险行为。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惩罚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 在维护社会规范和人类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对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大量探讨, 而第三方惩罚这一维护社会规范行为的认知加工过程, 尤其是认知控制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1)借助不同技术方法来探究认知控制在第三方惩罚中的具体作用; (2)从发展的视角, 在认知控制发展的关键阶段来考察其作用随年龄的发展变化, 用以解释第三方惩罚这一利他行为的发展轨迹, 完善对第三方惩罚的认知基础的理解, 并构建第三方惩罚决策的心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