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吴廷翰是我国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有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和他的著作在我国湮没无闻四百余年之久,他的生平事迹,不见正史记载,我们今天所知甚少。 吴廷翰的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却发生过较大的影响,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十七世纪中叶日本德川时代初期,曾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并成为与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有同样重要地位的日本古学派的堀河学派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2.
论农本工商末思想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重农抑末这一传统经济观点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自先秦将“本末”与农、工、商结合使用,秦汉时的“重本抑末”观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对工商业所持的基本态度。魏晋南北朝时“贵本贱末”思想强化。至唐代,传统的本末思想基本趋于教条化。新的工商观点应运而生。南宋叶适的“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揭开了本末问题上反传统斗争的序幕。明清时一批进步思想家将这一斗争推向了新阶段,黄宗义提出“工商皆本”、颜李学派将商业活动视为“经世致用”之学等,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最后,在近代资产阶级重商、重工思潮冲击下,农本工商末封建传统思想趋于衰灭。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派论争张岱年西方哲字史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以外,还存在着二元论、不可知论、多元论。我们可以把此观象称为两极与多边。以此来看中国哲学史上的学派论争,也呈现出多种学派林立的现象。我们先来看老子的哲学。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开创者,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本体论学说。道是天地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本体。老子的“道”既非原始物质,也非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他宣扬“道法自然“的观念,为以后的唯物主义开拓了道路,而他强调“道”的无形无象,也为以后的唯心论提供了启迪。再来看来明哲学。我认为,宋明哲学中有三个学派,即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论;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本论。其中气本论是唯物主义,理本论是理性主义,心本论是唯心主义。在西方,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合流了,于是形成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两大陈营。在中国宋明时代,朱陆始终没有会合起来。我们也不能只承认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的对立和斗争,而不承认以气为本的唯物主义传统。第三,在中哲史上,唯物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前后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老子提出“自然”观念,实是唯物主义的滥觞,接着,从《庄子·外篇》的“通天下为一气  相似文献   

4.
<正>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先生,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叶适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南宋思想界的两大学派——道学和心学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与朱、陆二派鼎足而三,在南宋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叶适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首先表现在他认为“万物皆动而不止”,而万物之动“起于二气之争”,“丸物皆两”,“两之而变生”等等。对于这些思想,我国当代学术界的一些论著在评论叶适思想时,都是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是辩证法思想。但是,当评论到叶适的“中庸”、“中和”、“诚”等概念时,就认为叶适在这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坑,扼杀了辩证法,从而在根本上给了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伊奥尼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什么是伊奥尼亚学派?我国的《辞典》及教科书均把伊奥尼亚学派解释为米利都派和爱非斯派。如《简明社会科学辞典》认为:“伊奥尼亚学派,一译“爱奥尼亚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出现于小亚细亚西岸伊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和爱非斯这两个希腊殖民城邦,这两城邦当时都是希腊文化中心。该派的哲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因素。主要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的学派称为米利都学派,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由他创立的学派称为爱非斯学派。”(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继续深入开展对狄德罗的研究,继承他对封建专制、宗教神学的批判精神,继承他的战斗唯物主义的珍贵遗产,这是对这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巨匠的最好纪念。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首领。他的思想是十八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的继承。在我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下简称毕派),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我国哲学史界的传统看法认为,毕派是西欧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唯心主义派别。近几年,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展开了讨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毕派是唯物主义派别。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尽管在毕派的哲学思想中,具有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和唯心主义的因素,但不是主流,主流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主要根据是:  相似文献   

8.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唯物主义是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初“反思哲学”时期最响亮的一个用词 ,是不同于传统理解方式的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解方式 ,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观点 ,从理论上推进了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理解。但近年来 ,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有些“卡壳” ,希望本述评能抛砖引玉 ,深化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一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 ,实践唯物主义即以实践为核心与灵魂的唯物主义 ,它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唯物主义性质。但人们对实践唯物主义也有不同的理解 ,大体说来有三种基本倾向。———实践中介基础论。认为实践对于意识的基础作用 ,表现为它是联结思…  相似文献   

9.
“一切规定都是否定”(Omnis determinatio est negatio)这个命题,是十七世纪荷兰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在写给约翰·胡德的信中提出的,是他用来论证实体的无限性的著名命题。黑格尔非常重视这个命题,  相似文献   

10.
洛克德育心理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洛克(1632—1704),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论者,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他用一切知识、观念来自经验的观点,逐条批驳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在此基础上,洛克阐述了著名的“心灵白板说”和知识起源的感觉经验论等观点。他说:“让我们假定人心是白纸,如我们所  相似文献   

11.
南宋浙东事功学派学术思想渊源探析陈国灿本文分析了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儒学渊源、“事功”思想渊源及其与浙东传统学术的关系,认为该学派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在坚持传统儒家学说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前人的各种功利思想及相关理论,继承和发展汉唐以来浙东学术...  相似文献   

12.
论宋尹学派     
宋钘、尹文学派,是战国时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宋钘所著书早已亡失;现存“尹文子”久称“伪害”。因此,这个学派,长期以来被埋没了,在中国思想史上得不到它应有的地位。郭老和刘节先生发现了管子书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是宋钘和尹文的著作;又经郭老和闻一多先生等对这四篇文字作了精审的校勘(在“管子集校”),这四篇原来错乱极多、令人难以卒读的文字,大致可读了。这样,我们研究宋尹学派的思想,就有了一个可靠的基  相似文献   

13.
张岱年教授1984年6月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讨论会的发言中,谈到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学说的特点,他认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学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观点与辩证思维的结合。他认为这首先由“气”这个范畴显示出来。中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音乐思想系统地集中于《乐论》,他继承了儒学重视礼乐的观点,思想体系完整,是我国第一部音乐论著。文章从音乐的本质及特征、荀子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音乐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思想做剖析及总结,旨在对其音乐学的贡献及地位总结梳理,以期对其有一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渊博、影响深远的学者、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所处的时代需要出发,赋予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以新的生机、新的精神,从而创立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闽学,成为集传统儒学与宋代理学之大成的一个学派,在许多方面都发挥、发展了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道家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它源远流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无比重要的影响,郭沫若先生说:“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象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家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之关系如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晚期以“偶然相遇”的方式对唯物主义作出了极具创新性的理解,这一思想转变集中体现在他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之中。一方面,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中的结构主义要素进行了批判,并从“偶然性”出发强调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进了“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由精神分析所体现和催化的“偶然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对以意识哲学为代表的同一性学说的深度反思和批判,“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则加深了对客观现实性的聚焦和关切。总体而言,阿尔都塞基于精神分析学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讨,既构成了西方当代唯物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同时呈现出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余丽嫦同志所著的《培根及其哲学》一书(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很值得一读和推荐。余丽嫦同志从事弗·培根思想的研究从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可以说,这部著作是她三十年来研究培根思想的结晶,也是近年来我国哲学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相似文献   

19.
(一)“彼”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辩者的逻辑思想,从邓析、墨翟以至惠施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到公孙龙却转到唯心主义方面去。墨辩继承了墨翟的唯物主义优良传统,批判了公孙龙的客观唯心主义,确立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 公孙龙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创立的哲学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恩格斯公开发表了第一个表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马克思合著了在其中正式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表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