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平常在家时,诸位也常常学习佛法,研讨佛法,但我们的研讨仅仅是理论推演,理论上的讨论,理论上的认识而已,受八关斋戒就不一样,是真正的要把佛法和世法与自己的生命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许嘉璐 《法音》2009,(4):14-14
杜青林副主席,尊敬的一诚法师、星云法师、觉光法师,尊敬的各位高僧大德:首先,请允许我向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行表示诚挚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4.
不许出错一次,去一个僻远的山村“希望小学”支教。在那儿,翻看学生的作业本,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的作业,都书写得干干净净,写错的地方几乎见不到,勾划、涂抹的痕迹很难找到。这同自己在城市里,看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其作业中随处可见的错别字,以及司空见惯的种种勾划、涂抹,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经过问询,我才知道,山里的日子清苦。如果写错了,要么用手指蘸着唾液去擦出一个黑窟窿,要么干脆撕掉。第一种方法让学生把本子弄得很脏,第二种方法让学生浪费纸张。两种方法都不可取。于是,逼得他们从小养…  相似文献   

5.
在非洲的一个大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非洲的犀牛波波算是庞大的动物了,它也住在这个大森林里。波波四肢庞大,皮肤坚硬,头上长了两个大角,和其他的动物打起架来,好多的猛兽都不是它的对手。大森林里的好多动物见了它就跑,都怕它那两个锋利的角。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2016,(2):120-121
自古以来,人们在修证佛学真义时,会遇到许多困惑不解的钻“牛角尖”的问题。其中,某些问题会困惑一个人许多年,甚至终生也没有获得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人总是抓住这些问题不放,非得找出个所以然的答案,那么这就如同蜜蜂不断地撞向玻璃窗,试图穿过去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人生就像那书 总是由自己执笔 一句句,一段段 默默地、慢慢地著述 人生就像那书 总是随着那岁月 一天天,一年年 扩展篇幅,延伸长度 人生啊,就像那书 若有真情的投入 闪光的感悟 就算成不了名著 是不是也有一份价值 值得翻阅、品读.  相似文献   

8.
上主,我的心灵不知骄傲蛮横,我的眼目不知高视逞能,伟大惊人的事,我也不想干,超过能力的事,我不想办。(咏131:1) 中国人爱谈平常心,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平常心;佛教的修禅悟境“不执心,不执著,”是平常心;一个人面对一生中的荣辱能够“宠辱不惊”是平常心。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世间、造化奥妙后的豁然开朗,为什么我们在心境上,会反复震荡于浮躁、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呢”?恐怕是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时候,便被灌输了一种过于狭隘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谢立人 《天风》1997,(11):43-43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圣经说,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当上帝造了这些物质后,在他看来,这一切发都是好的。上帝造了这些物质,除了要彰显他的荣耀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乃是要为人类服务,让人类能够享受他所创造的物质。 第二、人类的犯罪,其原囚有三:一是肉体的情欲;二是眼目的情欲;三是今生的骄傲(约壹2:15)。上帝造人的本意是要人荣耀他,听从他的话,而人的罪性恰恰相反,却听从了魔鬼撒但的引诱。  相似文献   

10.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最高成果。科学与迷信相对立,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有希望。科学是战胜迷信最强大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人们预测群体成员行为具有一致性。但行为具有不同的社会效价(积极和消极),本研究探讨了效价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对群体行为一致性的预测。结果发现,人们预测积极效价的帮助行为在群体中保持一致性的程度高于消极效价的阻碍行为,且群体规范感知而非个人偏好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群体实体性调节对群体规范和个人偏好的感知,进而改变效价影响群体行为一致性预测的程度。因此,预测行为时人们会灵活考虑群体情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拉斐尔 《思维与智慧》2010,(5):F0004-F0004
圣母子坐在凳子上,背后是一片柔和的景色,风和日丽,右边的几簇矮树丛,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山上的那座小教堂。这使我们想到年轻的母亲与她的婴儿属于宗教的世界。画家把年轻的母亲描绘得甜蜜、梦幻、温柔,与他的母亲相比,小耶稣画得比他那个年龄的男孩稍大。  相似文献   

13.
没有哪个时代的人像今天的人们,把“成功”一词常挂在口头上。“祝你成功”,成了当下最讨好的口彩。  相似文献   

14.
在孤灯下编织梦想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这就是我——一个奋斗者的成长 成长起来的我感叹现实恰如那沙场青春也敌不过岁月的风霜漫漫的,是征程呀累累的,是创伤  相似文献   

15.
春(局部)     
画中的少女在田野里休憩,面部没有一丝笑容.像是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思念里,身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髦装束,与画面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和谐图画。  相似文献   

16.
《思维与智慧》2011,(3):F0004-F0004
坚硬冰冷的大理石背景,衬托出女孩柔美的身材曲线,衣服松弛的面料描绘的也惟妙惟肖,与细腻紧致的肌肤形成对比,画家精细的描绘了少女若有所思的瞬间,别具韵味。  相似文献   

17.
《思维与智慧》2011,(5):F0004-F0004
画面中的女子容貌俊美、体态均衡、健康大方。她慵懒的倚靠在奢华的大理石台座上,用手中的孔雀羽毛逗一只可爱的小猫玩耍,画中的各种不同材质都披画家描绘得非常逼真,非常有瞬感。  相似文献   

18.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自牧(九)     
汪维藩 《天风》2009,(3):53-54
(二十三)用最大的爱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 1910-1997),祖先是阿尔巴尼亚人,生于南斯拉夫.1929年被送往印度作为见习修女,1937年被送往加尔各答天主教女校任教.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尔各答成为抗日战争基地,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加尔各答街头,到处是死尸和将死的人.1946年开始的印巴战争又使加尔各答增加了更多的难民.  相似文献   

20.
一梵二会议前兆自二十世纪初开始,教会在权威和特征方面表现非常强势。许多人把教会当作一个比较强势的组织,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然而,与此同时,教会对世界各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遭遇和斗争没有什么直接的参与。教会似乎与世隔绝了,甚至对不断发展的现代世界怀有敌意。自从教宗庇护十世谴责现代主义开始,教会便开始对现代化采取敌视态度。庇护十世甚至还制定严格政策,禁止天主教学者们运用现代方法研究圣经和神学。结果,在差不多半个世纪里,天主教学者们只好退一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圣经和神学。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出现了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