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吾金先生在《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5期发表《黄金律令,还是权力意志——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的新探析》一文,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价值提出质疑,他从道义论伦理学的立场出发,揭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提醒大家警惕功利的过度,这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等值语句是"施于人,己所欲",而非"己所欲,施于人";它的适用范围只能是道德领域,把它认定为总是滑动在利己主义和权力意志两个极端之间,是不妥的;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它不会必然导致"群氓理想",引发"弱者道德的统治";在道德领域,人的忍耐与克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价值多元的普遍存在,所有格言警句都难成为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不是全球伦理的黄金律令,但它在当代具有极为重要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斯自救文性质的《谏逐客书》无疑是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惊险而华丽的转折,在秦国贵族的排斥、韩国间谍案的牵连、秦王一时昏聩的拉锯战中,李斯毕其功于一役,破釜沉舟式的一封谏书,压其愤慨,言诚意温,字字千钧,句句中理,终力挽狂澜。逐客涉及一个国家的开放政策,也关乎一批客卿的政治生命,李斯为求自保而不惜将逆秦客卿作为自己进阶牺牲品,在其精彩的论说背后难免有禁不起推敲的灰色晕圈。  相似文献   

3.
王珏 《管子学刊》2012,(4):99-102
周武王伐纣后,是否封齐,以及姜太公是否就国,一直是争讼不定的问题。一种观点依据现有的史料提供的明确线索,认为齐始封在周武王时,姜太公曾就国,五个月后,回周王室报政;一种观点否认《史记》等史籍的记载,断定齐始封在成王时,是周公平叛以后的事。本文认为,现有的史料本有明确的线索解答这一问题,如果忠实阅读,涵泳其中,洞悉史料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发现,《史记》所载并无失误。  相似文献   

4.
《世纪难题的破解》这本书作出了不少理论创新,把改革开放从政策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从不同国家发展的特殊规律提升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实现了社会改革开放理论的普遍、特殊和个别的联结。正像本书《绪论》所言:这本书为了形成“改革开放的逻辑”,“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就是既要研究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个别’,又要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特殊’,还要研究整个人类社会改革开放的‘一般’,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我觉得这本书的整个研究都是在这种普遍、特殊、个别的区分和联结中进行的。 一、全书结构…  相似文献   

5.
休谟对于因果律的分析所触发的认识论问题反映了近现代认识论以至于整个近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几乎可以说,这个领域中每一重大进展,都与这个弥久而常新的问题有着某种关系。因此,翻开这段历史篇章,总能让人“开卷有益”。毫无疑问的是,在这段历史中,最深刻而耐人思索者,当推休谟对问题的提出和康德对问题的回答。一休谟是这样具体地提出关于因果律的问题的:第一,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每一个有开始的存在的东西也都有一个原因这件事是必然的呢?第二,我们为什么断言,那样一些的特定原因必然要有那样一些的特定结果呢?我们的因果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