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莱”一词早在齐灭莱之前就见于史载。但历来史学家多以“春秋莱子国……以在齐之东,故曰东莱。”(《春秋大事表》引《通典》)把莱与东莱视为一国。又或以为齐人伐莱后,“迁莱子于郳,遂名东莱”(《康熙黄县志》)。把莱与东莱说成一个国家在两个时期的不同名称。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持有异议。周昌富同志在《东莱新说》中提出了莱与东莱两国说,指出“东莱既不是齐灭莱以后‘迁莱于郳’的莱子国,也不是齐莱境内的地名,更不是一个泛指的地域概念,而是地处东隅海滨的一个夷族国家。”(《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其言可信。笔者打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顾欢生平及其儒道思想,对《夷夏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介绍,并描述了佛与儒道“夷夏”论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3.
《原道》2017,(1)
<正>近年来,"天下主义"观重新为中国学界所倡导。《公羊传》中有关夷夏的论述,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主义"提供了一很好的视角。一、《公羊传》中的天下观甲骨文的卜辞中,有"尸方"的记载。郭沫若认为,"尸方"是商民对东夷国家的统称。可以想见,早在商初,人们已经使用确定的称谓,区别与自己不同地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顾欢生平及其儒道思想,对《夷夏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介绍,并描述了佛与儒道"夷夏"论争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国近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琐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豹 《管子学刊》2005,(4):114-115
史学家把公元1840—1919年这一时期,称作中国的近代社会。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对外战事:一是由英国人发动的旨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二是爆发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其结果,都以中国人的失败而告终。许多有识之士由此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于是,催生了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儒家已经被特殊主义化了。这种特殊主义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现代性叙述体系中的传统与现代的两分,因此在将西方定义为现代后,中国文化则被视为传统的。在这个语境中,现代被描述为普遍的和进步的等等,而传统则被描述成特殊的或落后的。  相似文献   

7.
东山魁夷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画家,其风景画以触动人心灵而被喻为“心象风景画”;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作家,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东山的画作和川端的小说都着力表现日本传统的审美理想,“显示宁静中温馨而细腻的美感”。  相似文献   

8.
9.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的两个同学小波和小明对着在场的所有同学大声宣布:"经过他们俩三年多的钻研和刻苦训练,终于练成了灵感互应的大法,可以不用语言,只用意识就可以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2,(11)
“师君三尊”之一的赤松德赞王圆寂后,吐蕃王室又一度陷入争权、倾轧之中。初由长子牟尼赞普继位,执政一年零九个月,被母后害死。其弟未及继位亦被害。由于养护师、高僧娘·定埃增桑布(定贤)的大力扶植,幼子赛那累继位。赛那累任命其师定埃增桑布与(?)一高僧贝吉云丹(祥德)为“钵阐布”,意为大德僧,这是赛那累时所立僧人官职,位在宰相之前。赛那累原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早夭,还有三个即藏玛、朗达玛和热巴巾。  相似文献   

11.
倪瓒本人的家庭在元朝社会结构里算得上上层,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不可能不受到来自整个圈子里对于元朝的抵抗心理的影响。例如,其在题《郑所南兰》诗中写道: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解,泪泉和墨写离骚。可以看出其对郑思肖的品格的崇敬及其气节的高度认同。因此对于倪瓒来讲,华夷之辨这种情结是确实具有的,但若就此推断说倪瓒不仕元朝是出于很强烈民族意识,似乎也不太恰当。从流传的倪瓒作品来看,署至正等元朝年号款的比比皆是。然而在进入明洪武时代后,其所留下的笔墨却一律改为干支。之前对岳飞、郑思肖的民族情怀深有共鸣的倪瓒,如今面对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明王朝却拒不认同,这又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2.
春秋晚期齐围莱国的主帅据《左传·襄公六年》所载是晏弱,崔杼只参与了定莱田的活动,《左传》对这场战争具体过程的记载也较为简略。传世齐国景公时期铜器庚壶铭文也有关于齐军围莱的内容,通过考察铭文可知崔杼直接参与指挥了此次战争,铭文对战争的细节也有更为详尽的描述。本文也对铭文入字的相关考释意见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文献记载对铭文庚入,门之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自汉文典籍《马氏南唐书》、《夷坚志》、《太平广记》中钩沉出三则唐宋时代江淮摩尼教、胡神信仰材料。其中五代时蕲州摩尼教信仰上承唐代长江下游的摩尼教传布,下启北宋蕲州摩尼教信仰和元末蕲州起义;金下邳县摩尼教信仰上承五代中原摩尼教起义,下接元末红巾军在下邳的起义活动;唐代楚州、泗州之间的胡神信仰,则连接了西北内地和东南沿海的胡神信仰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伊斯兰世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当代一些知名穆斯林学者积极回应,叙利亚著名学者穆罕默德·赛义德·莱麦丹·布推(Mohamed Said Ramadan Al-Bouti,1929-2013)(以下简称“布推”)就是其中代表。他是著名的宗教学者,其思想观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促进多元宗教之间文明的对话主张,宣扬和平、温和、中道、包容等理念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5.
夷夏之辨是华夏文化中心论和汉民族政权正统论在文化观念上的反映。从三教关系看,广义上的“夷夏之辨”从佛教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但狭义上“夷夏之争”则相对晚一些,到南北朝才正式开始。夷夏问题是跨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溶入中国文化双方矛盾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其历史定位曾经产生过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探寻东山魁夷风景画的禅意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 《美与时代》2006,(10):49-50
一个当代日本风景画家,以西方艺术视角,用传统的绘画语言,将单纯、简洁的东方艺术情调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有序、明净、独特的艺术空间。本文从禅宗的角度对东山魁夷的画作进行分析,对其凸显的东方艺术美进一步剖析和探讨,指出其风景画的独特之美在于禅宗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原道》2010,(0)
<正>"中国"一词,考诸现存的文献及考古材料,大致可以追溯至西周初年。然而,"中国"观念或意识却可溯源于更早的时代。大致上古时人类的早期民族,其活动地域恒小,不免视本民族为世界之中心,故常以"中国"自居。中华民族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恒居东亚国际关系之中心,是以"中国"之名一直保留至今。然自晚清以降,随着国人视野的开阔,且尤感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逼,"中国"意识日渐淡化,虽犹存"中国"之旧名,不过只是作为近代世界体系中的列国而已,不复旧日"中国"之荣耀矣。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2,(8)
阳春三月,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4月21日,万里无云,气候燥热。下午二点左右,西竺庵所在鸡罩笼山,突然浓烟冒起,响着毛竹爆裂劈拍声,这时,九华山佛学院学僧们正在上课,副院长圣辉法师正在接待菲律宾华侨香众,闻声忙从接待室跑到甘露寺山门前,遥望对面山峦滚滚浓烟,虽有人在东扑西打,毕竟人少,已难能为力。而西竺村又地处高山,孤立无援,如不及时抢救,后果将不堪设想。圣辉法师当机决断抢救,转身跑到教室,动员学僧灭火。九华山佛学院师生40多人,在圣辉法师带领下,携带灭火机和镰刀等灭火工具,奔赴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春秋时期普遍流行的种种世俗迷信,申繻和叔兴相继提出了"妖由人兴"与"吉凶由人"的无神论命题,有力地推动了先秦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并向后人昭示:"天人相分"是无神论思想的原初表现形式;"人本精神"是无神论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批判意识"是无神论思想的宝贵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