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渊声 《天风》2009,(6):63-63
问:我和先生结婚后,婆婆仍与我们一起位.她非常疼爱我那个5岁大的男孩,以致把他宠坏了.每次孩子很不讲理时,我或先生教训他,婆婆总是偏护他,把他拉进房间,有时抱着他走开,使得我们没法在他做错事时好好地教育他.所以,当婆婆在家时,我的孩子特别调皮且不听话.我曾经跟婆婆谈过教育孩子之事,叫她别太宠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与赵朴初先生相识已有12年了。 1987年冬,在京城静谧的南小栓1号院,我有缘得谒先生慈颜。那时,我是一名尚在大学读书的青年,而赵朴初先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又在佛学、诗词、书法等领域被世人尊为一代大师,在海内外备受推崇。记得在那间叫“无尽意斋”的书房内,我与先生相对而坐,在一派蔼然和气中与之款语,聆听教诲,其是如沐春风,让我激动不已。 从此,青年的我和赵朴初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一次见到他,心灵都有一种慰藉,我真诚地崇拜着他。特别是近几年,每到11月5日朴老的寿辰,我不论工作多…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28日是虞愚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它勾起了我对这位前辈的无限怀念.一年前,当虞愚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时,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撰写了他的生平.今天,我把这篇追述先生生平的文字发表出来,以此作为我对他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2002年初,《中国小幅油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展出。研讨会上,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詹建俊先生在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之后,对中国油画创作前景作了十分乐观的预言,他说:“虽然讨论架上艺术危机与困境的言论在西方雀起,但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仍然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他的这一番话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画会主办的陈三敢先生佛画作品展,于2月24日至2月27日在上海美术馆4楼展出.陈三敢先生是陈海量老居士的侄孙,今年30岁,受学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现在《中国城市导报》任美术编辑.受佛化家庭影响,近年来开始绘制佛画.这次展出的30余幅以佛教为题材的  相似文献   

6.
你并不聪明     
正那时,我以优秀的成绩从佩鲁贾大学毕业,维托老师带着我去见他的老朋友保罗,他拥有一家很大的贸易公司,维托先生希望我能进入那家公司工作。保罗先生在办公室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保罗先生似乎对我非常满意,他心情很好,说了很多他的行业经验。但我发现他的经验其实很有限,他对市场和管理比较内行,但是对生产并不精通,他所说的行业信息,在报纸上随处可见。我觉得我的才能比他强多了,所以每次在保罗先生说话时,我都会打断他,并  相似文献   

7.
正得知叶秀山先生骤然离世,不胜悲痛。与先生过去二十余年的交往在心中幕幕重演,惠赠之作也无数次唤起回忆,仿佛又在聆听其发表睿见,畅陈卓识。思感交集,遂成小文,谨以记之。1992年留学归国后,在北京怀柔举办的贺麟先生思想研讨会上,我得以当面拜识叶秀山先生。之后不久,我发表了一篇题为《海德格尔的〈康德书〉》的文章。再遇叶先生时,他当着好几位学界朋友,很真诚也很内行地称赞了这篇文章,说它揭示了海德格尔解释康德的要害,在康德《纯粹理性批  相似文献   

8.
陈丰盛 《天风》2012,(8):53-53
近日,妻子给我介绍侄女的一篇QQ日志。看了之后,我不但钦佩年仅12岁侄女的写作水平,也被她所写的主题所吸引。这是一篇叙事的作文,题目为"为‘我不能先生'举行葬礼"。内文如下:2011年2月14日今天是情人节,也是"我不能先生"去世的日子,我与全班同学还有李老师一起来埋葬他。我先在老师发的白纸上写下我所不能做到的事,和"我不能先生"一起装进之前预备的"骨灰盒"里密封,就到操场的一个角落里挖先生的"葬身之地"我们开始按学号排队挖,我是51号,全班57人,  相似文献   

9.
《佛教文化》1995,(3):42-42
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展于95年4月30日至5月9日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举办。该展是应新加坡居士林之邀请,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组织筹办的。新加坡居士林妙灯长老主持开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致辞。 该展展出了佛教嘉言书法和绘画等200余件作品,其中法海寺绘画。  相似文献   

10.
廖立先生是我大学时的老师,而且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老师之一.说影响大,并非他对我个人有什么特别的恩惠或关照,而是说他的精神.从我所接触到的,一是他为人正直.上世纪40年代他在河南大学读书,正值胡宗南军队进入延安、国民党政府宣称不日就彻底消灭"共匪"的时候,他却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其人格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当代中医名家中,张觉人先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他自号觉因老人,字梦禅,清光绪十六年(1890)二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东岳乡.  相似文献   

12.
正卿希泰先生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1991)。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我曾上过卿先生开设的"道教思想史"课程,并在先生的亲自指导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在这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以及此后的研究历程中,我曾拜读了卿先生的所有作品,对先生的学术贡献及研究方法等有所了解。适值学界为纪念卿希泰先生而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我愿将自己的认识写出来与各位分享,以此缅怀我敬爱的老师。有关卿希泰先生的学术贡献,詹石窗教授曾  相似文献   

13.
《在国学的路上》牟钟鉴著中国物资出版社牟钟鉴先生的文字我总求先睹为快,他明易晓畅的文风、饱蘸体验的言语、关注现实的情怀,无不令人钦佩,油然升发崇敬之心。我于先生不仅诵其书,也可谓知其人。一次次面受教诲都宛然有悟,我知先生之德高、之思精。先生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人文如一,无有二致。与其说先生在说仁,不如说他以仁说;与其说他  相似文献   

14.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业难──本刊顾问赵守正先生印象记陈书仪我是1986年10月认识赵守正先生的,交往虽不足10年,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长我10岁多,我自认是他的私淑弟子。在相识之前,久闻先生的大名,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管子》研究专家。在198...  相似文献   

15.
渊声 《天风》2009,(4):62-63
问:最近,在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我的先生有了外遇.我伤心透了,每天以泪洗面.我一气之下提出离婚,可是丈夫不答应,他认为一个男人有两个女人是很平常的事.他说他爱那个女人,同时也爱我.甚至说你们圣经中,不也有记载一个男人同时有几个太太的例子.他要我心胸广阔些便没事了.虽然主教导我们要饶恕、包容,但我实在无法消解他对我的伤害.我只好选择离婚,但又怕违反圣经的教导以及伤害年幼的女儿.所以十分苦恼,请你们帮帮我!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与刘述先先生初识于1986年。这一年10月,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宁波举办了一次国际黄宗羲学术思想讨论会,我当时处于博士论文撰写阶段,论文亦涉及黄宗羲的思想,于是与冯契先生一起参加了此次会议。刘述先先生在那段时间正从事黄宗羲思想的研究,也参加了会议。那一时期,我对海外学者的研究状况了解不多,  相似文献   

17.
正我于200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之前,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整整31年,其间在任继愈先生亲自领导和栽培下工作了10年。1987年任先生离开宗教所以后,我继续参与他承担的一些学术工程,继续得到他的指导和关怀,直到2009年先生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8.
信息数则     
北京图书馆举办《周易》讲座由本馆文献展览组举办的《周易》系列讲座7月11日在本馆文汇堂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周易》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伯昆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余敦康、副研家员李申担任主讲人。 7月11日,朱伯昆先生在他主讲的“《周易》研究中的问题和方法”中对“周易  相似文献   

19.
洪谦先生是引导我进入哲学殿堂的第一位老师。我的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就是洪谦先生,他讲的课程清楚简洁,逻辑性强,很有吸引力。在我担任贺麟先生助手期间,我仍然从洪先生那里得到许多启发。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洪先生的晚年生活比较凄凉,但他坚持自己的哲学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走进王雪涛先生的作品,无论是花卉蔬果、鳞甲草虫、飞禽走兽,无论春光、秋风都有一种生命流转的灵动,充盈着自然的、生命的、永恒的意韵.正是这种对瞬间的巧妙的把握让我时常站在他的作品前久久不能离开.先生笔下的花鸟造型准确,形态逼真,色彩鲜亮,章法饱满,活灵活现.先生的创作如先生性格般,积极鲜亮,无讳无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