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发掘梵净山佛教文化,国内佛教界高僧大德、佛学界专家、文化工作者于2004年9月23-25日聚集在西南贵州印江县,参加一次深入研讨黔东北佛教文化传播及发展的盛会。选次“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由贵州印江土家族和苗族自治县县  相似文献   

2.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方圆八百里。据多种献考证,梵净山佛教肇始于南宋,兴自明初,当时梵净山已兴修梵宇,为一方名胜,称“梵天净土”。由此得名“梵净山”,名播海内,成为黔中佛法渊薮。明万历郭子章《黔记》谓:“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至明季万历年问,国舅李颖出家,法号妙玄,来梵净山隐居,兴复梵净山佛教,相继修建金顶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坝梅寺、护国寺等,梵净山佛教乃呈兴隆繁盛之象,  相似文献   

3.
流光溢彩的院宇 桃红柳绿的春天刚刚来临,南海观音的道场普陀山,早已经到处是摩肩接踵的游客和香客,游完“三大寺”后,我真想找一个与静思文化同步呼吸的地方,清晨,终于在正趣山的西北隅找到了…… 从新码头北部攀登石阶,山道两旁绿荫蔽日,碧草如茵,红的、黄的、白的……各种各样的山花点缀其间,散发出氤氲香气,令人赏心悦目。四周静极了,时而传来一两声啁啾的鸟鸣。约行五分钟,峰回路转,耳边响起“丝-丝-”的声音,如银帛在风中飘动,如清泉轻拍着山崖。抬头看,是一位老者正在打扫着石径上的落叶。原来寺前的老樟树在抽出…  相似文献   

4.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位于我省东部,邻近四川、湖南二省东西界,横垣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大斜坡地带的江口、松桃、印江3县10个乡镇之间,最高峰海拔2572米,总面积4.19万公顷。1986年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并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网,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的秀丽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景观浑然一体。特别是以佛教化为主体的梵净山历史悠久,“众天下名岳之宗”,最早开发于16世纪明万历年间,修建梵刹庙宇,开凿朝山便道,48大脚庵4大皇庵,是我国唯一的弥勒道场,成为驰名全国的五大佛教朝圣名山之一。打好梵净山佛教化旅游经济这张牌,对于打造贵州“天然公园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10上午,2016年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隆重开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岷、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卢旺达爱国阵线总书记弗朗索瓦·恩加兰贝、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分别在开幕上致辞。中国  相似文献   

6.
桑吉 《法音》2010,(9):61-62
<正>本刊讯8月28日至29日,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祥云缭绕,彩旗招展,梵乐声声,吉祥喜庆,由贵州省宗教学会、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佛教协会主办,铜  相似文献   

7.
演觉 《中国宗教》2018,(7):53-53
梵净山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早在隋唐时期,梵净山就开始有僧人结庐修行,弘扬佛法.明清时期,梵净山两次受到朝廷敕封,山中梵刹林立,以天冠弥勒信仰为特色的佛事活动盛极一时.据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碑》记载:“此黔中之胜地有古佛道场,名曰梵净山者,则又天下众名岳之宗也.”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名也因此名闻四海.  相似文献   

8.
王小明 《法音》2004,(10):48-49
9月23日.“2004年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梵净山护国禅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王哲一副司长,贵州省委统战部龙德芳副部长、省民宗委柏怀思副主任,铜仁地区行署谌贻琴专员等铜仁地区、印江县各级政府负责人.以及护国禅寺方丈佛友法  相似文献   

9.
学诚 《法音》2010,(9):4-4
<正>(2010年8月28日)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尊敬的贵州省政协陈海峰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来宾:  相似文献   

10.
正此次论坛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深入探讨梵净山的生态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关系、中国化视域下的梵净山佛教建设体系,以及申遗成功后,梵净山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由《中国宗教》杂志社、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铜仁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2018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于7月8日在铜仁市举  相似文献   

11.
<正>此次论坛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生态文明的内涵,为促进生态文明的保护、延续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的支撑,同时也为铜仁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都将成为此次论坛最宝贵的收获。一7月10日,以心灵环保·一世界和谐为主题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铜仁梵净山举行。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组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7月12日上午,以"铜仁生态美·梵净天下灵"为主题的"2014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在贵州铜仁梵净山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泰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素拉杰·沙田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周、省民宗委副主任吴建民,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陈宗荣,《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韩松,铜  相似文献   

13.
此次论坛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话发展,共谋未来,深入探讨梵净山的生态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和佛教文化传承的关系、中国化视域下的梵净山佛教建设体系,以及申遗成功后,梵净山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  相似文献   

14.
佛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闻“《乾隆版大藏经》捐赠仪式”即将在京举行,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本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乾隆版大藏经》是我们大家早已熟知的藏经版本,它有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龙藏》,这是康乾盛世所修的盛大典藏,既是我们佛教的至宝,又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和《四库全书》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一次强盛时代的成果和见证,体现了我们民族、我们祖国在盛世的巨大凝聚力和文化连续性。当然,再后来,这二百多年来,这部大藏经散佚和毁损的历史,也就是和我们祖国国力衰微、我们民族命运苦难的历史相伴随的。每念及此,令人痛心。今…  相似文献   

15.
登梵净山     
《法音》1992,(2)
以往《法音》“胜迹巡礼”一栏的文章,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内容也大抵以介绍寺庙沿革、建筑布局为主。郑茜居士《游梵净山》一文,文情并茂,清新有味,令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希望以后能经常见到这样的稿件。  相似文献   

16.
17.
我们把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研究,在于强调佛教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佛教现象是和人类的文化现象,紧密联系着的,它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点粗浅分析: 一、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社会意义。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就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不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1995,(3):42-42
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展于95年4月30日至5月9日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举办。该展是应新加坡居士林之邀请,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组织筹办的。新加坡居士林妙灯长老主持开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致辞。 该展展出了佛教嘉言书法和绘画等200余件作品,其中法海寺绘画。  相似文献   

19.
20.
2010年8月28日至29日,"2010’中国梵净山弥勒道场金玉弥勒开光仪式暨佛教文化研讨会"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隆重举行。会议由贵州省佛教协会、中国宗教杂志社、贵州省宗教学会主办,铜仁地区佛教协会、铜仁地区民宗委等承办。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贵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心照大和尚,以及贵州省政协、贵州省宗教局、铜仁地委等单位的领导亲临会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