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舞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以歌舞著称的民族,维吾尔人民在结合自身的劳作与社会生活,并利用自身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舞蹈。本文以维吾尔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着手,着重分析了维吾尔舞蹈的风格特点,通过审美的角度进行切入,对维吾尔舞蹈的的风格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展示维吾尔民族的本源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具有独特基础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维吾尔医药历史悠久。本文对维吾尔医药的形成、发展作了简要概述,指出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阿拉伯、古希腊医药,尤其是中医药学的影响,是中国传统医药和维吾尔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医药与传统中医药交融发展,彼此互补,与其它民族医药共同组成了体系完整庞大的中华医药。  相似文献   

3.
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民族属性(续二)马启成新疆伊斯兰文化新疆伊斯兰文化,是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和塔吉克等民族为载体,通过这些民族穆斯林长期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实践,并融会、吸收古代中国西北边疆突厥文化成份而累积发展起来的。它与受汉...  相似文献   

4.
作为古代民族突厥族一支的维吾尔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在以狄、铁勒、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多种称呼之下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舞台。维吾尔族人名作为一种表示客体的符号体现了维吾尔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斯兰教一瞥马劲新疆,聚居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新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过很深的影响。特选其一二,略作介绍。喀拉汗王朝与伊斯兰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在我国天山南部和中亚一带,以西迁回鹘人和当地...  相似文献   

6.
回族是以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定居,融合汉、维吾尔和蒙古民族,逐渐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逐步塑造成型的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世居新疆,并以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在我国内地的湖南省桃源县自明朝以来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苗裔,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是湖南桃源的维族人。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向翦伯赞先生询问翦氏的渊源。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族在620多年的岁月中,享有盛名。一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属高昌国回部望族)后裔。哈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11年,亦即元太祖四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军…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老人保健长寿的关系张永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我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基本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全国约有1800多万穆斯林,他们大多聚居于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  相似文献   

9.
促进和活跃交往活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沈雄飞本文拟着重就现实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促进和活跃交往活动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问题。(一)交往活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发展的内在基因交往活动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凝聚力产生发展的内在基因,它突出地表现在下列交往活动特有的社会功能形态上:(一)民族群体形成的功能。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是由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在交往中逐渐发展而成的。汉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长时期由许多民族混合而成的,现在已不存在纯粹的华夏族后裔了。再如回族,原来是公元七世纪和十三世纪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我国后,他们长期与汉、蒙、维吾尔等族杂居相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交往正是这样发挥着其群体形成功能,使我国成为一个统一的由五十多个民族结合而成的社会主义国家。至于作为群体意识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民族凝聚力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的产物则更是毫无疑义的。交往活动,可以说就是民族群体形成、发展和整个社会结构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粘合剂。(二)民族群体的沟通协调功能。由于中华民族各个民族、各民族成员,作为交往的主体(或是客体)生活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全县共有184,967人,其中有回族25,469人,占总人数的13.77%,此外有满、维吾尔、蒙、藏、白、土家、朝鲜、撒拉等十三个民族。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文化与民族之间通过"传"与"承"两个并存、继起的环节实现有机的整合,促使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稳定、延续、再生的特征,最终形成模式化发展。维吾尔人移居中亚已有百年的历史,探讨其文化传承场景及媒介,有益于加深对文化多样性和本土化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穆斯林》杂志曾就乌鲁木齐的清真寺,先后发表过赛生发先生《乌鲁木齐、昌吉清真寺巡礼》(载1989年2期)、拙著《议乌鲁木齐清真寺的寺名》(载1990年2期),现再谈谈乌市清真寺的状况及其历史。乌鲁木齐市是我国穆斯林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会之一,138万人口中,穆斯林有10个民族35万余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维吾尔、回、哈萨克三个民族。穆斯林的居住虽相对集中,但仍有一半散居于市内或乡村。  相似文献   

13.
风气·伦理·文化——近期少数民族伦理研究雷希(云南师大政经系)1我国伦理学界有意识地开展少数民族伦理学的研究,是80年代初期的事情,1985年前后曾出现一个小的高潮,先后发表了研究各民族(苗、壮、藏、侗、瑶、京、白、满、蒙、回、维吾尔及辽代契丹等族)...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有374万多八,几乎全部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与全区总人口37%左右。1955年10月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在祖国的史书上,唐宋时期称为回纥、回鹘,元明时期叫作畏兀儿,清朝时期被称为“回回”或“回部”。公元1934年改称维吾尔。两千年前,汉朝使节张骞出使西域,满通了内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对维吾尔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医学受到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如维吾尔医德、医药专业词和维吾尔药名等都带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对维吾尔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医学受到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如维吾尔医德、医药专业词和维吾尔药名等都带有伊斯兰教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伊斯兰教第四次代表会议,于1990年12月6日至8日举行。来自全市12个区、9个县和上海石化总厂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穆斯林代表237人出席。市伊协主任马人斌作了工作报告。会议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约2000万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自传入中国,历经了漫长的传播与发展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与融合、地方化、民族化的过程;同时,对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传统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从唐永徽二年(617年)到南宋末年的600多年间,阿拉伯商人到中国贸易,通过商人落居中国,在中国娶妻生子,从而逐渐成为“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人称茶为"恰依"。茶文化是维吾尔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也已经从最初的消暑解渴、强身健体,发展成为今天维吾尔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于元末传入湖北,兴于明初。穆斯林分布状况是:以武汉、荆州、襄樊、郧阳为四大片,遍及全省各地、市、县,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全省现有穆斯林近十万人,以回族最多,其次还有维吾尔、撒拉、东乡等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