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2.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4.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5.
妇女的地位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宗教自形成以来,就提倡男女平等,各宗教都有一套自己的妇女观。例如,天主教认为,男女都是由天主创造的,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才完美无缺;提倡人性平等、妇女伟大、母性优长。佛教认为,众生同一本体,无二无别,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男女的性别差异是次要的,而心性的觉悟才是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强调男女平立并举,主张男女在真主面前平等。基督教认为,妇女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督教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同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存的三大思想支柱之一,但在如何对待妇女问题上,却是比较开明的。主张阴阳并重,崇尚阴柔的宇宙观。本刊特邀了5位人士从各自的角度阐发不同宗教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妇女宗教地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古希腊妇女宗教活动和仪式的论述,探讨了古希腊妇女在宗教领域中的地位,并运用宗教心理学和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受到社会压迫并被排斥在城邦政治生活之外的古希腊妇女,为什么会被包括在城邦宗教生活之内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指出,对丰产的期盼、对死亡的恐惧、对“不洁”的禁忌和对神的敬畏,是古希腊男性吸纳妇女参加城邦宗教仪式和活动的原因,而宗教所具有的补偿和社会交往等功能,则是古希腊妇女热衷于参加宗教仪式和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印度古代哲学中的神的观念进行了专门研究.作者对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中的神的观念的主要形态进行了描述,对印度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的观念进行了探讨,并对神在印度宗教哲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印度的宗教在东方文化中占有显要的地位,而古代印度人的神的观念又是其宗教理论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核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实际的有机结合,集中反映出中同共产党人材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宗教的社会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关键点之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社会作用两重性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社会作用问题的丰富和发展,它与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和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息息相关;在宗教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及价值理念的重要尺码。14个世纪以前,当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及古代东西方封建社会都在鄙视妇女的时候,《古兰经》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妇女的看法,它不仅提出男女同根相生的生物学理念,尊重妇女的人格和生命权,还给妇女在婚姻、家庭、宗教、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权利和保障,从而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毫无疑问,研究《古兰经》的妇女赋权思想对了解穆斯林的妇女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妇女的悖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宗教与妇女的历史,我们将会发现一系列令人感兴趣的矛盾现象:世界各民族的童年往往都有一个女神时代,而世界各大成熟宗教却又不谋而合地把妇女列为二等教民(只有少数民间宗教和东方教派例外)。在宗教神学,尤其是中世纪神学中,女性一方面被奉为圣洁的女神,另一方面又被贬为邪恶的女巫。在人格独立、社会地位、道德评判及宗教权利等各个方面,妇女长期处于被剥夺和歧视的地位,但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却都虔诚地信奉着那些剥夺她们正当权利的宗教。虔诚信徒中妇女居多,而她们中的大师和宗教思想家却寥若晨星。妇女长期处于宗教权力机构系统之外,而各教的创立及传播却又离不开妇女的功绩。正如法国学者西蒙·波娃所言,直到今天,妇女仍是教会手  相似文献   

12.
每一种宗教的信徒中都有不少妇女.同男人与宗教的关系相比,似乎妇女与宗教的关系更为亲密.综观当今世界,在各个地区的教堂、清真寺、寺庙以及其它崇拜各种神的地方举行跪拜烧香活动的大部分人,都是妇女,便证明了这一点.这或许是因为数千年来在许许多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集团里,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于男人,所以妇女更渴望得到高于人自身的、超自然力量的佑护和支持,于是便转向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妇女在教会里的地位如何?这一宗教的妇女观是怎样的?教会当局过去和现在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女信徒的?在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或许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在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起源、宗教存在的根源和宗教消亡的理论;(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发展规律、宗教与社会关系的理论;(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社会功能的理论。它把中国共产党人对宗教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这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宗教界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宗教自身、各宗教之间及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和睦,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曹圣洁 《天风》2002,(8):32-32
我很荣幸能从一个中国基督教妇女的角度,谈谈信宗教的妇女应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解、家庭和谐。1、全世界各宗教信徒中妇女都占大多数,亚洲也不例外。但由于受历史及传统文化影响,妇女往往在宗教团体内地位不高,甚至受到歧视。中国长期受封建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男女平等,宗教妇女亦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6.
杨庆堃关于中国宗教研究的社会学范式,给后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但中国学界对其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的探讨主要聚焦在弥散性宗教概念的界定与运用上。本文关注杨庆堃关于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在学术史中"承上"与"启下"的作用,梳理了该理论对韦伯"理性化与现代化"旨趣的超越、对民间宗教划分人群属性传统的弥合,以及与当代理论包括宗教生态论、宗教场域论及礼物模式的对话。本文认为,杨庆堃的宗教概念、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等经典解释在现今社会仍具有理论生命力。而且这种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并不只局限汉族社会,也可以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民间宗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出发,提出了建立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强调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对宗教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丰富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倡导女权的呼声愈来愈高涨,伊斯兰教妇女解放问题,更是一个热门话题。伊斯兰教妇女地位究竟如何?是不是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由于伊斯兰教对于妇女的限制和要求,比世界上其他宗教更为严格,所以妇女在家庭、社会中地位较为卑下。其实并非如此。《古兰经》中有关妇女的论述,篇幅较多,内容具体,尤其是涉及与妇女利益密切相关的生存权利、婚姻家庭等,规范明确,主要集中于第二章和第四章,其他章节也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中西宗教观的比较,指出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价值观念、神人观念、“来世”观念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宗教在中西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王权和教权在中西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完全不同,从而解答了为何没有一种宗教在中国取得统治地位的问题,说明了中国哲学和文化虽与西方哲学和文化不同,但同样具有超越性。本文认为,中国文化价值观是以家庭为本位,以“忠”“孝”为核心的人生追求和伦理标准,它主张“天人合一”,总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改造外来宗教,使之为世俗王权服务;由此决定了几大宗教都不可能在中国占统治地位,而把中国的宗教观硬装入西方的理性模式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