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志社风波”是同志社董事会与美部会之间为是否继续保有学校的基督教性质而展开的激烈争论,反映了近代日本基督教学校在经历排外运动冲击时,更加本土化的努力.而同期的中国基督教学校却有着浓厚的“洋化”色彩.“洋化”与“本土化”体现了在近代普世宣教运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基督教教育在两地植根及生长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自立"与"合一"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中最为重要的两股潮流。在自立运动日趋发展的同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也日渐发达。自1860年全面开教以来,在华传教士意识到加强合作的益处,开始在圣经翻译、出版、教育、医疗等方面展开合作。受1910年爱丁堡世界传教大会的影响,中国各区域内及全国性的教会联合运动有了进一步拓展。而1922年基督教全国大会的召开及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即是二十世纪前二十年各宗派教会合一运动的结果,更是之后二十余年各教会联合协作的起点。尽管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淡化了之前的宗派分割,各教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也逐渐加强;但教会合一运动自身具有一定限度,而且同样存在着争端与困境。  相似文献   

3.
"五年布道奋进运动"(简称"五运")是中华基督教协进会在20世纪30年代倡导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中国基督教会对非基督教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反应,它对中国各地教会的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华圣公会福建教区在该运动中的表现为例,试从历史的角度对"五运"加以探讨和评析.  相似文献   

4.
<正>基督教从其纯正信仰的立场,好似主张不卷入政治,但仍明确表示顺服政府、服从在上的政治权威,同时主张政教分离。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脱离政治处境的抽象"政教分离"基本上不曾存在。从基督教的历史发展来看,早期基督教会遭受罗马帝国的打压,没能躲开政治;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成为国教,进入了政治中心;此后中世纪的教宗国更是政教合一。马丁·路德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西方政教关系随之出现变化,有过"教随国定"现象,对比以往的  相似文献   

5.
严锡禹 《天风》2009,(11):51-53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如果从635年景教传人中国算起,基督教在中国迄今已有1374年了。然而,今天的中国基督教的背景,与亚洲所有国家基督教的背景一样,都是在西方传教运动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根据我个人对包括亚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基督教会历史的理解,这些国家的教会,大约都经历了传入、反思和独立三个阶段,只不过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在"五四"反传统的背景中,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方精神资源的一部分。基督教知识分子也深入思考基督教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甚至形成了基督教新文化运动。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论争,可以看作非基督教非宗教的先声。风起云涌的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社的《生命月刊》、真理社的《真理周刊》和《真光》杂志刊登了大量"护教"文章,成为中国教会人士反击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的言论阵地。基督教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非基督教非宗教运动深化了基督教、宗教问题的研究,基督教文化思潮促进了人道主义在"五四"时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五旬节运动和五旬节派是20世纪初全球五旬节运动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基督教复兴和扩张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堪萨斯州托培卡和洛杉矶阿苏萨街等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旬节运动,并迅速扩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性鲜明的五旬节派传教士带着"说方言"的"圣灵恩赐"前仆后继地来到中国,最早在华南、华东、华西南、华北等地传播五旬节讯息,成功地发展出中国第一批五旬节派教徒。部分接受了五旬节教义的中国宗教领袖开始自立门户,建立了真耶稣教会、耶稣家庭和灵恩会等本土教会,成为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有一个极富浪漫色彩、不但受情侣们欢迎而且是基督教认可的节日,这就是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有一个传说,3世纪,由于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对罗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相似文献   

9.
中国五旬节运动和五旬节派是20世纪初全球五旬节运动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基督教复兴和扩张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堪萨斯州托培卡和洛杉矶阿苏萨街等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旬节运动,并迅速扩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性鲜明的五旬节派传教士带着"说方言"的"圣灵恩赐"前仆后继地来到中国,最早在华南、华东、华西南、华北等地传播五旬节讯息,成功地发展出中国第一批五旬节派教徒。部分接受了五旬节教义的中国宗教领袖开始自立门户,建立了真耶稣教会、耶稣家庭和灵恩会等本土教会,成为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5,(5)
<正>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设中的中国后宗派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和教会性身份问题。首先来看中国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问题。1950年起中国基督教界发起三自爱国运动,意在使中国教会脱离西方传教士的控制,去除西方的殖民色彩,实现中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与国家的主权保持一致。1958年中国教会走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曾经发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反基督教运动:一次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一次是1922年至1927年的非基督教运动。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审视,非基督教运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众对列强侵略的激愤抗争,带有浓重的盲目排外色彩。而非基督教运动则是中国知识阶层对宗教文化的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曾出现过持续久远的基督教自立运动.这场运动在20世纪初期的四川曾有强烈反应.30年代初在成都出现了以中华基督教改进会为代表的思想非常激进的基督教自立运动,其机关刊物<改进>半月刊刊登了大量文章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西差会.该运动产生在1922-1927年风靡全国的非基督教运动平息之后,因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8,(15)
"世基联"成立60周年征文比赛本会同工获奖 为庆祝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WCC)成立60周年,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组织了主题为"多元共存--二十一世纪教会普世运动前景"的全球征文比赛.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2,(6):25-25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最近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此举不能不令人怀疑:日本小泉政府是否真正拥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大策源地之一的日本,曾对亚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和发动侵略战争,给受害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靖国神社这个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和日本右翼势力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象征,在受伤害的亚洲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心中遗臭万年。日本领导人如何对待靖国神社,反映的是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的态度,关系到日本今后能否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亚洲各国人民心里焦急,就是有良知的日本人民亦不愿意看到这年复一年的无知举动.为此日本基督教协议会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作为基督内的肢体及曾受侵略蹂躏的中国基督徒,义不容辞地坚定地声援日本基督教协议会的弟兄姊妹的正义举动,坚决反对日本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下面将日本基督教协议会的抗议声明公布如下,以表示我们和我们在日本的弟兄姊妹是站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林超群 《天风》2017,(7):32-33
短短四天的行程,收获满满的感动。以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岳清华牧师为团长的福建省基督教访问团一行六人,为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同沿线国家基督教会的交流交往,增进中马两国的了解和友谊,应马来西亚基督教卫理公会曼绒教区的邀请,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于4月16日至20日来到马来西亚进行宗教交流。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基督教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它影响了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权势转移,但这个问题很少有学者论及。本文分三部分探讨这一问题。文章首先叙述了大战之前在华基督教运动中的中西权力关系格局,指出长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掌控在华基督教运动的局面自爱丁堡会议以来已受到批评,但中华续行委办会的建立仅仅是个中国人进入新教领导机构的开端,远未改变支配运动的权力关系。其次论述了大战爆发使得美国基督教普世基督教运动思想在华影响急剧上升,强调教会合作和培养中国基督徒领袖的做法为中国精英分享权力提供空间。同时大战损害了西方文明和基督教在中国的声誉,增强了中国基督教精英的自信,他们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华续行委办会中地位上升。第三分析了大战结束以后中西合作下的权势转移仍在进行,但国内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压力使得这一过程节奏加快,五四运动、1922年兴起的非基运动及北伐战争中暴力反教事件都导致了中国基督教精英在中国基督教协进会和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中分享更多的权力。文章最后认为尽管战后中西合作建制仍在继续运行,但一次大战导致的国际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基督教运动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督教会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全力打造平安教会,使教会与整个社会和谐共处。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向不可偏离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关系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7,(15)
广东省基督教两会举行"会讯"通讯员交流座谈会为了推进广东省基督教"会讯"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通讯员的专业紊质,广东省基督教两会于2007年6月5日-6日在中山市基督教会迦南团召开了全省地级市"省两会‘会讯’通讯员交流座谈会"。来自广东省20个地级市基督教两会的会讯通讯员,神学院代表20余人出席了本次的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孙玉德 《天风》2004,(7):17-17
基督教福音自向中国传的那天起,就带着国外文化的色彩,同时也带着宗派色彩。唐朝、元朝的传人,属于哪个教派,很少为人所知。清朝基督教再次传人中国,当时就有十几个国家约一百五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华发展路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