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悲剧"一词来源自西方,自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后,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讨论。将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品《窦娥冤》与古希腊著名作品《俄狄浦斯王》相比较,能从悲剧题材、悲剧人物及悲剧技巧等方面,管窥中西古典悲剧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一.王国维悲剧观的形成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学术上的贡献在于,汲取西方思想的理论营养和美学家的观点来说明和解释中国的文学现象.他在评论<红楼梦>时主要是运用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的观点,在某些方面也运用康德的观点,来为自已的论著寻找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易经>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文献之一,但其卦爻辞古奥难训,结构复杂,以往的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洪译现象.对于英译<易经>卦爻辞来说,泽者应对原文中的通假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详细的考辩,并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正确的句读,以及时省略和倒装等语言现象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和哲学家玛莎·纳斯鲍姆(Nassbaum Martha)女士的成名作<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中的运气与伦理>(以下简称<善的脆弱性>)中译本的问世,将改变我们理解希腊古典文学和哲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庄友刚 《哲学动态》2005,3(9):57-62
在全球化语境中,风险社会成为方兴未艾的理论话题.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一书,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此后,随着金融危机、疯牛病危机等全球性危机的爆发与蔓延,这一理论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徐锦贤 《学海》2004,(4):205-207
90年代初,自罗伯特·普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出版以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立即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流行话语.正如罗尔斯的<正义论>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和正义概念重回学术主流地位一样,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使得社会资本问题为学界所重,多学科的众多学者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MEGA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西方"马克思学"都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并为学界所关注的.近些年来,随着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关注的持续升温,国内学界对待MEGA版及西方"马克思学"的态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三种较为典型的倾向:一种是仍旧漠视西方"马克思学"和MEGA的研究成果,闭门造车;一种是携洋自重,只重文献而忽视了理论的自省,对二者不加区别;另一种则是学界在对待MEGA版及西方"马克思学"问题上的正确立场、态度.对这三种倾向态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对待西方"马克思学"及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庞元正,男,1947年9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党校,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等.出版专著<决定论的历史命运--现代科学与辩证决定论的建构>、<邓小平理论精髓>、<在自由王国的入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反思>等,主编<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经典文献选编>、<中国改革全书>、<发展理论论纲>、<以持续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动态>、<理论动态>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全国首届社会科学基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而言,西方伦理思想无疑是一种能够提供重要的知识与方法论资源的"他山之石".正因为如此,西方伦理思想的研究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进程之中.由南京大学杨明教授等著的<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思潮>),是一部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的创新力作.该著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太玄》是一部"谤书"--"刺莽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刺莽说,认为<太玄>是一部讥刺新莽的著作.但这些学者的方法,都是从<太玄>中找出只言片语,比附西汉末年的事实以成其说.对于其论据何以成立,缺乏进一步论证,其主张遂多不能成立.本文结合西汉末年盛行的五德终始之说,以<太玄>传文为根据,认为<太玄>确实是刺莽之作,刺莽说的成立,在<太玄>中可以找到内证,并结合<剧秦美新>、<解嘲>、<法言>等文章,对此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11.
詹森派是对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进行攻击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影响主要局限于西方基督教世界,帕斯卡尔的<致外省人信札>则是双方激烈论战的重要文献.本文以帕斯卡尔信札中涉及中国礼仪的一段文字为切入点,结合詹森派和耶稣会双方各自的神学观点和道德神学立场,尝试剖析帕斯卡尔代表的詹森派攻击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背后的思想因素,希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理论早期杰出代表,他总结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创作经验,并在《诗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悲剧理论。亚里士多德开启了西方悲剧理论的先河,对后世美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将其运用到中国悲剧作品的分析能极大地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统道藏>收录有<太平经>57卷,国内学者多认为它为汉代道经<太平清领书>之残卷,日本学者则倾向认为它出于六朝本<太平经>,但这些讨论都没有涉及其中的图像内容.通过对57卷本<太平经>中图像多角度的详细解读,证明这些图像绘于明代,盖当时原图像已经遗失或严重损毁,时人根据经文内容对其进行了再创作.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左派学者试图开创两者的对话渠道,并做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探索.英国学者克莱尔(Andrew Collier)继承了这一理论传统,在其新著<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1]中,从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他详细论证了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展开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对话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全面阐述了二者联合的目的和基本任务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克莱尔的理论观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费恩伯格(Andrew Lewis Feenberg)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信息与传媒学院教授、技术哲学研究会主席,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技术批判理论家,曾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戈德曼、马尔库塞.著有<马克思、卢卡奇和批判理论的来源>、<技术批判理论>、<可选择的现代性>、<追问技术>、<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技术的大灾难和大拯救>等多部著作,编辑出版了<技术与知识政治学>、<技术与现代性>等,发表论文几十篇.  相似文献   

16.
陈冰  张小伟 《美与时代》2005,46(5):44-46
由于中西方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导致了风景园林设计的不同:西方古典风景园林趋于几何化、图式化、秩序化,而中国古典风景园林追求的是文学化、艺术化。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与管理:体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周易>与管理的关系,必须看到它并没有把人看作需要外在规范来束缚和管理的对象,也没有直接谈论西方管理学所讨论的管理的具体环节.<周易>与管理的关系乃是一种体用关系,它只是在阐明"体"的前提下启示"用",其一切启发都是围绕着对和谐这一最高境界的追求展开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模式解读<周易>的做法远离了<周易>的精髓和主旨,其结果必然使讨论流于庸俗,伤害<周易>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兼论赛珍珠的中西文化合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美与时代》2005,(8):81-83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一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出生才四个月,便随父母漂洋过海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国土.她的名动一时,也因为其以中国生活为题材的<大地>、<母亲>等作品"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中国)……"  相似文献   

19.
<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一书虽以讲稿形式问世,但究其思想主旨、内容编排,实为一部系统全面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作者按照"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思想史写作路数,梳篱整理了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代表人物的思想渊源、立场主张、后世影响.行文论证,既追溯诸家思想发展的内在学术理路,又考察促进思想生发的外在因缘--社会历史语境.文字亦庄亦谐,让生涩费解的理论变得妙趣横生,为此书增添了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境遇学"是如何应对境遇的"学问",其着眼点在于提升个体生命的"境界".<周易>是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境遇学"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周易·大象传>所预设的境遇是方方面面的,其应对之方也是随宜变化的,其中体现着非凡的道德智慧.但它属于"不占之易",可操作性不强.当代西方的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作企业战略研究与个人生涯规划分析,与<周易>境遇学有很强的互补性.本文尝试将中国古老的"<周易>境遇学"与当代西方"SWOT分析法"相结合,提出<周易>境遇学SWOT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