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季丽莉 《管子学刊》2010,(2):80-84,88
地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以反映特定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山东地名与齐鲁地理文化、齐鲁历史文化、齐鲁居民生活、齐鲁方言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从这些方面解读山东地名所反映的齐鲁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经济网]在山东淄博的南太合村,这里的红白喜事随份子都是5毛钱,这样的传统已经持续了整整30年。无论红白喜事,主人家都不会大操大办,留下吃饭的往往只有至亲好友。乡里乡亲要随礼,也只随五毛钱。如果给多了,哪怕是100块,也得找你99块5毛。  相似文献   

3.
4.
5.
远古中国"巫风"盛行,道教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延续、承袭了远古时代的神道巫风。山东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均反映出东周之前山东巫文化的"繁荣昌盛"。至春秋战国,随着理性思潮的高涨,巫逐渐丧失了其政治地位,渐次下移到民间,有的则演变为方士,这便促进了山东道教的前身——方仙道在燕、齐沿海地区的兴起。可以说,先秦时期山东巫文化的发展流变过程,乃为山东道教产生前的酝酿、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6.
东汉早期山东南部便有佛教流传,东汉后期山东西北部也开始了佛教传播。魏晋时期山东处于佛教的初始阶段,发展缓慢。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后赵崇佛和佛图澄弘佛,山东北部开始大规模传播,泰山成为佛教传播中心之一。南部的琅邪佛教兴盛,大批高僧南渡传法,为江南佛教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南燕定都广固城,青州遂成为北方的佛教重镇。  相似文献   

7.
田素良 《天风》2010,(11):22-24
<正>在美丽富饶的泉城济南市西郊,槐荫美里湖开发新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山东神学院就坐落在这里。山东神学院是由山东省基督教两会创办的一所基督教神学专科学校,也是山东省基督教培养教职人员的育人基地。学生来自山东全省各地教会,学制为三年。设有神学专科班、一年制教牧班及圣乐班等三个班,学科60多门,  相似文献   

8.
周潇 《管子学刊》2006,(1):123-127
晚明万历朝诗坛上,公安、竟陵风靡天下,笼盖一时,齐鲁诗坛却独树一帜,不为所动。齐鲁文人的审美取向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厌弃公安、竟陵,传扬历下诗脉,倡导浑厚雅正。万历前期,于慎行、公鼐、冯琦诸公立足齐鲁文化,标举“齐风”,倡言革新,“齐风”的内涵有雄浑大雅、自我树立、真情为宗、自然化工等;万历后期,王象春、公等人主张重开诗界,不袭陈言,诗风纵横放驰,“齐气”奔轶。  相似文献   

9.
山东古代易学史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上古至先秦易文化阶段。“易历三古人更三圣”中有二圣即伏羲、孔子是山东人,这个时期的易文化有东夷文化、邹鲁文化背景。(2)经学阶段。作为经学一部分的易学从汉到清出现了汉易、晋易、宋易三大系统,产生了郑玄、王弼这样的大家。这三大系统都源于山东,有齐鲁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0.
肖宁 《美与时代》2014,(5):115-115
通过研究北派山东流派中的鲁西南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简单论述了鲁西南筝艺术与山东琴书的起源和发展,继而分析了两者在长期融合渗透中的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1.
狄城遗址的考古勘探发现了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时期城垣遗迹,并在城内发现了约70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狄城西南角坑塘北壁清理的剖面显示该段城墙,由三期夯土组成:其中,一期夯土约当春秋时期,二、三期夯土约当战国时期。城垣年代下限约当西汉中期。勘探发现了部分陶、石、骨、蚌等出土遗物,包括岳石、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和西汉等不同时期的标本。比较明确的给出了狄城遗址的文化脉络和年代跨度。狄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城址的确认,是山东商周考古继陈庄西周城址发掘后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也是齐文化研究的又一突破性发现。狄城遗址的考古勘探成果对夏商时期齐地的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西周齐国早期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一并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齐文化作为山东两大传统文化之一,既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代文化建设必须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方面讲,齐文化在山东文化大省建设战略中势必占有重要的地位,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妈祖信仰的北渐问题是对妈祖研究的另辟蹊径。考察山东妈祖庙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山东的妈祖信仰。山东最早修建妈祖庙的时间,应该是在元代,不可能是在北宋。妈祖信仰最早传入山东的地点,应该在荣城,不是在蓬莱丹崖山或者庙岛。山东的妈祖信仰,在有限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内还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本文初步总结了妈祖信俗未能在山东普及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4.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以往多认为战国中晚期是鼎簋制度的瓦解、崩溃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其瓦解期应在秦汉。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二是山东地区鼎簋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瓦解现象出现较早,瓦解速度也较快;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15.
李伟 《管子学刊》2005,2(1):94-97
农商观与义利观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最核心的观念。近代山东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和资产阶级文化观念的不断传播,农商观与义利观也随之逐渐改变,但这种改变过程是比较缓慢的。  相似文献   

16.
17.
王山东临沂一名蹬三轮车拉客的下岗女工,1999年10的一天,她走亲戚时路过一个山坡,发现有个老农在砍山楂树,砍了一棵又一棵,她觉得可惜就上前询问,老农告诉她,山楂4分钱一斤都没人要,只能卖2分钱一斤,可还是卖不出去,没办法只好把树砍了改种别的作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0,(5):51-52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主教》2001,(4):23-24
为了感谢并进一步激发司铎的父母对教会的奉献和对司铎工作的支持,鼓励他们对玛利亚的敬礼和对天主的虔诚,加强他们爱国爱教的热忱,并为了培养、鼓励圣召,省“两会”于麦忙前组织了山东省各教区神父的父母为期一周的朝圣活动。 这次朝圣活动人数多,年龄大,路途远,为了照顾并保障老人们的安全,朝圣团由吕培森神父带领,并有几位年轻神父和省宗教局领导的协助,一行54人中有两位随团主任医师,出发前为每人做了血压和心脏等方面的检查,并准备了部分急救药品,预防万一。 5月22日早6点,朝圣团由济南洪家楼兴泉宾馆乘专车出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在这时期,天主教会也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壮大的时期。同样,山东省天主教圣神修院也呈现出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局面。在山东省圣神修院20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愿以此文,表达对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