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哲学系之一,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等先生是其创始者。新清华哲学系复建于2000年,伦理学是其最早的学科博士点,建于2002年。2000年5月,清华哲学系复建伊始即建立伦理学硕士点,两年后建立伦理学博士点,目前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6人,他们是:万俊人(伦理学原理、西方伦理学、比较伦理学)、卢风(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西方伦理学)、王晓朝(宗教伦理)、胡伟希(中国伦理)、肖巍(应用伦理、女性主义伦理学)和贝淡宁(英文原名Daniel.A.Bell,西方伦理学、政治伦理);有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万俊人,男,1958年7月生,湖南岳阳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1990年、1992年分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任哲学系主任。1993-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基金,为哈佛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获教育部教育基金,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6年获美国"福布赖特基金",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教授。2009年为英国剑桥大学人文研究中心(CRASSH)访问学者。曾经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年),"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人才"(1994年),北京市首批"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科研类,2003年)。研究成果先后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2004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6年),首届"505中国文化奖"(1996年),金岳霖学术奖二等奖(1996年),教育部全国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1996年)等奖励和荣誉。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哲学组),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寻求普世伦理》、《弗罗姆》等20余部;译著《自为的人》、《主体性的黄昏》、《道德语言》、《政治自由主义》、《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等20余部;用中英文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目前学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市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对伦理学的诸多一般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五十多位学者,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研究》2007,(4):F0002-F0002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哲学系之一。新清华哲学系复建于2000年,伦理学是其最早的学科博士点,建于2002年。2000年5月,清华哲学系复建伊始即建立伦理学硕士点,两年后建立伦理学博士点,目前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5人,他们是:万俊人(伦理学原理、西方伦理学、比较伦理学)、卢凤(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西方伦理学)、王晓朝(宗教伦理)、肖巍(应用伦理、女性主义伦理学)和贝淡宁(英文原名Daniel.A.Bell,西方伦理学、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该书建构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伦理学本身的问题""道德本体论的问题""道德建设论的问题"和"道德践履论"四个主题,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龚群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莱顿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牛津大学的查理斯(D.Charles)教授、莱顿大学的德哈斯(F.A.J.de Haas)教授、乌德勒支大学的泰勒曼(T.Tieleman)教授、北京大学的吴天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玮副教授、山东大学的谢文郁教授、希腊学者柏内塔杜(M.Benetatou)教授(因病未能赴会,由浙江大学的陈玮博士代为宣读论文并作相关评论)、北京师范大学的廖申白教授等八位学者先后作了报告及相应评论。  相似文献   

7.
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伦理学研究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所的前身即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就有甘葆露、李春秋、江万秀等一批知名学者,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伦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2003年,研究所被批准为伦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现任所长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廖申白教授。二十多年来,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及其前身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在伦理学基础理论、西方伦理学、中国伦理学、道德社会学、应用伦理学多个领域积…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17~18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重庆市伦理学学会和西南大学共同主办的"应用伦理学视域下的道德冲突——伦理学专家高端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哲学系任丑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靳玉乐教授、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余新华编审分别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概述许广明环境伦理学在当今世界,正以方兴未艾之势,生机勃勃地发展着、传播着,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重视和研究。我国的环境伦理学是从80年代开始的,近十年来,众说纷纭,成果斐然。现概述如下:一、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问题与探讨情况1、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伦理学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对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等十大问题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初步形成了或明确了理论框架、研究界域和价值立场,同时也提示了中国环境伦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向应当是:建构一种既基于“地方性知识”又兼容“普遍性知识”,既具有形上价值启导又具有实践效度的环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7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举办的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河北、江苏等地的20多名从事伦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就地震给当代中国在道德建设上带来的复杂机遇、道德基本理论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教师职业道德、企业伦理、行政伦理、生态伦理、媒体伦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又富有成效的对话、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从根源出发",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促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环境哲学的宇宙的生命原则、生命的贯通及相关性原则、灵而不主的原则、各尽其性的参赞化育原则和并育不害的天人合一境界等,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困扰当前环境伦理学的一些理论难题,如道德共同体问题、生命和价值等问题做了初步回答.文章提出建立基于中国哲学的环境伦理范畴体系,并简要阐述了中国哲学中对于建立环境伦理仍有意义的范畴如生、性、因、感、参、合等.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既是一种道德哲学,也是一种应用伦理学,由此致使一些人对环境伦理学的身份感到困惑,并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通过区分并说明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即道德哲学模式与应用伦理学模式),试图解答人们关于环境伦理学之身份的困惑,并对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14.
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的环境伦理学首倡于 2 0世纪 70年代。其契机是P .欣伽 (P .Singer)的“动物解放论”( 1 972年 )、C .D .斯通 (C .D .Stone)的自然物“法的权利论”( 1 972年 )、挪威哲学家阿尔奈·内斯 (A .Naess)的深层生态学 ( 1 973年 )。这些理论促成了美国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潮流。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 ,日本一些大学的纪要和日本自然保护协会机关报就开始介绍美国的环境伦理学。在政治领域 ,由已故的竹下登总理在 1 989年召集的有关环境问题国际会议也提出要建立环境伦理学的主张。但是 ,日本开始关注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伦理学——访周辅成教授本刊记者周辅成,男,1911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金陵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戴震的哲学》、《论董仲舒的思想》、《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主编)等;编译有《西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中心主任尹继佐教授、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致辞.国内外专家学者约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凯麟教授,荷兰奈耶诺德(Nyenrode)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范路克(Henk van Luijk)和美国圣托马斯(St.Thomas)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金黛如(Daryl Koehn)教授分别做了主题讲演.会议围绕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与分配等重要经济伦理问题以及和谐社会与经济伦理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社于今年11月18日召开成立大会。北师大哲学系伦理学社是在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指导下,在系学生会领导下,由哲学系学生伦理学爱好者组成的第一个群众性学术团体。这个学社的宗旨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学习、研究和宣传伦理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0月27-28日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筹)、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教育伦理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世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教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15日至16日,"2018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大会主题为"伦理学与美好生活",设有10个分论坛。一、美好生活的伦理学阐释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认为,美好生活是一个人生哲学和伦理学命题,每个人自身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判断生活值  相似文献   

20.
徐海波 《哲学动态》2008,(1):101-102
2007年10月12~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