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的拉丁美洲有这么一位女性艺术家,她被贴上了"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标签,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她画自己的流血、哭泣、破碎、孤独,她万分真诚地将痛苦转化为艺术,用自嘲的幽默和幻想来调和人生"[1],她在画布上倾注了人生的全部痛苦,这就是——弗里达·卡罗卡。谈到弗里达,大多数人会从"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角度进入,抑或是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进入,大多数人会被既定的标签所限制,而只有极少数人将从一位女性艺术家对自己身体、情感、血缘最直白的生命体验出发,站在艺术家立场上看她所面临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信仰的人生     
钱富良 《天风》1996,(10):5-6
一、人生的方向 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记得曾听到一位农妇讲述一件她的经历:一天早晨她去某地方,刚走时天气晴朗,但越走雾气越浓,甚至五米远的地方都看不清楚。她越走越感觉害怕,因为她走了好久,绕来绕去还是走到原路上来,她就停下来等着,因为她怕自己越走越远,甚至走迷路。等到雾散日出时。  相似文献   

3.
人生如斯     
西洋人有一句话“This is life.(这就是人生)”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含义极深,适用面极广。你得在他们那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阅历了好多种人生的苦境和辛酸,才会知道究竟什么叫“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我曾经在威斯康星的乡下,见过一位独自拖着五个kids的妇人(有四个孩子都是她死去的哥哥留给她的,她的嫂子丢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0,(12)
初见田晚霞姊妹时,就被她爽朗的笑声和率性所吸引,她的身上毫无老板的派头,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上流淌着的是阳光与活力.然而,随着采访一步步地深入,记者发现,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充满了奇迹.  相似文献   

5.
杨文 《美与时代》2013,(5):51-52
奥基弗(Georgia Totto O'Keeffe,1887年11月15日-1986年3月6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被列为20世纪的艺术大师之一。她的绘画作品已经成为19世纪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闻名,其主题极具特色,多以花朵微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等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为主。奥基弗的作品在无声地启示我们,在绘画创作中,只有将自身的生命感觉、人生经历和艺术家对生活饱满激情与感悟融入到客观物象与绘画形式当中,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6.
魏真 《天风》2010,(12):I0002-I0002,49-51
<正>初见田晚霞姊妹时,就被她爽朗的笑声和率性所吸引,她的身上毫无老板的派头,一位40多岁的女性身上流淌着的是阳光与活力。然而,随着采访一步步地深入,记者发现,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充满了奇迹。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作家,文章飘逸、轻灵,遍地开花。很多读者给他写信,聊写信、论人生,也有谈爱情的。他在雪片般的来信中,砂里淘金一般,寻找自己的真爱。他从中找了一位姑娘做自己的妻子。她美丽大方、善解人意,是他文学知音,更是她家庭的贤内助。他很爱妻子,对妻子的不施粉黛而素面朝天,更是迷恋有加。他写稿非常辛苦,常常通宵达旦。她总会习惯性地从梦中起  相似文献   

8.
谁也无法获得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之美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她的美丽,既在于她的体态,也在于她的残缺。人生如果是十分,也许应该这样度过:三分是遥不可即的理想,三分是  相似文献   

9.
马婷婷 《天风》2007,(16):47
前几天,我的一位亲戚病了,我来医院照顾她,她住骨科。就是在这几天里,让我知道人生的确是无常的。我们隔壁的重症监护室里住着一个7岁的小孩,他的父亲和双胞胎哥哥都在车祸中死去,只有他捡回了一条命,小孩的头部和  相似文献   

10.
蒿志强  ;杜启莺 《天风》2014,(12):33-35
有这样一种学者,他们在学问上广采博纳,却又精耕细作;在学习上以书为伴,却又书写人生。福建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方允璋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她是位敬虔的基督徒,又是位十分敬业的图书馆研究馆员,当她被邀请参与福建神学院图书馆迁馆与建设事工时,她非常热心前来指导与培训图书馆管理员。时值炎炎夏季,整个暑假,方老师来回穿梭于福建神学院新旧校区图书馆之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导给学生,并指导图书馆的迁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单渭祥 《天风》2016,(12):49-52
正朱立,现任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花山住院部主任。初见朱立姊妹,她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医护人员那样,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让人感到亲切。朱立说起话来语速不紧不慢,面对笔者的采访,她以温和平静的语气缓缓述说着她的人生故事。听闻她这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地为麻风病康复者服务,呕心沥血,安贫乐道,为当地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笔者内心不禁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之情。  相似文献   

12.
那天看到周迅说她18到28岁的人生经历,很感慨。周迅18岁的时候,在浙江艺术学校上学,那时候,她还是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女孩子。每天与同学们唱唱歌,跳跳舞,疯疯玩玩,生活混混沌沌。她记得清清楚楚,1993年5月的一天,艺术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忽然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她摇了摇头。老师笑了,说:“不满意的话,说明你还有救。你是一棵好  相似文献   

13.
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多以社会底层的苦难人生为主题进行创作传达,呈现出她作为一位妻子、一位母亲对生活苦难的思考,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生活苦难以及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反抗。文章通过对珂勒惠支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变化的研究,来了解其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14.
旅行文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题材。台湾女作家陈玉慧自20世纪80年代起书写了大量有关旅行的散文,成为台湾女性旅行文学中的重要一环。她在旅行书写中探讨了有关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悖论,在人生行旅的途中经历着成长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旅行文学作品透过她与他者、与自我的心灵对话,表达了她对生命历程的独特体悟。  相似文献   

15.
准也无法获得十全十美的人生。人生之美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她的美丽,既在于她的体态,也在于她的残缺。  相似文献   

16.
邓灵勇 《天风》2009,(10):32-33
2009年5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杏林高浦教会106岁的杨奖希老姊妹走完了坎坷且充满恩典的人生旅程,安息主怀。出殡那天,从杏林、同安、南山等地教会赶来的弟兄姊妹和老姊妹的80多位子孙们,含泪为一生坚定信仰与琴结缘的百岁老姊妹送别,人们也纷纷传颂着她那非同一般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儿子处得到一本《思维与智慧》,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地翻看,使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她就像一位人生经验丰富的老人,给你讲述生活的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她就像智慧百宝箱,包罗万象,给你解决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和不快。  相似文献   

18.
算命先生     
妹妹初中毕业后就回家了,这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生就这么过了,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但谁曾想一位“算命先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航向。  相似文献   

19.
化解的力量     
敌视父亲20多年的女儿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痛哭不止。有人问她:"你是不是还很恨父亲呢?"她回答说:"我早就恨累了啊!"人生在世,就是被许多爱恨情仇紧紧束缚。人生要求得解脱,必须懂得自我化解。那么,人生要化解什么呢?一、化解危机。所谓"人在家中坐,危机四面来",人生哪个地方没危机呢?把房屋建得坚固一点,就不怕龙卷风;住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有邻居可以守望相助。依此类推,凡是会造成危机的人、事、时、地、物,都要事先防范,才能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20.
鱼玄机的诗歌以其独特成就和深远影响,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她的诗歌能够冲破封建道德的束缚,把自己的人生感受表现得恣意荡漾、自由洒脱,从而在中国女性诗人的作品中大放异彩,与她初则身为艺伎、后来又出家为女冠的经历、体验有直接关系。玄机初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巨大的磨难。这成为她遁入道门的一个原因。而她出家到咸宜观,在那里又进行了人生另一段颇具波折、颇为浪漫的活动,则与唐时长安女观冠的具体情形有关。入道不但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也进一步推动了她的诗歌创作。女道士的身份不但改变了她自身的环境,也充实了她的人生,从而使她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这个意义讲,她的成就也可以说是道教对唐代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