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发布了一个名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文件,其中“依法”这个词出现了28次,这意味着,在中国,任何事情都要依法予以处理,包括宗教事务管理领域。1、现状:5个部分涉及的宗教法律、法规(1)宪法和法律中的有关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共有43个条款与宗教事务有关。宪法第36条是所有宗教法律与规章的基础。它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它还写道:“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三十周年,在过去三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宗教工作方面,党和政府认真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立国之初,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就坚决反对由国家来确定公民应该信奉的宗教。这种反对国立宗教的做法,缘于移民们对当初在英国所受宗教迫害的厌恶,也由于他们目睹欧洲国家因为宗教信仰而出现内部分离,从而作出的现实批判。依据美国的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这样的法律条文,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从表面上看,第一修正案非常明确,但略加深究,就是专门从事宪法研究的学者也会觉得困惑,因为这中间实在不容易找出泾渭分明的政府与宗教的界限。例如,根据这种宪法的精神,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当中如果组织公开…  相似文献   

4.
或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伊斯兰教可否有相适应的空间?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回答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同的“宗教信仰自由”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宗教和那个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条纳入国家母法之列的规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宗教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也表明了国家对公民人权的充分尊重。《古兰经》第二章第二百五十六节说:“宗教信仰没有强逼,正…  相似文献   

5.
宗教观教育的基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倡导性 的命题,既包含着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的差异,同时也意味着宗教作为现实的信仰群体与社会发展相融的可能性。其根本的精神,是求同存异,即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持在“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的前提下,将人们在信仰上的分歧,限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之内。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这一命题的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承认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与合法性,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就不是一项权宜之计。它不仅需…  相似文献   

6.
《福建宗教》2002,(4):20-21
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2)宗教信仰自由受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3)要宣传无神论,但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三条 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法音》2005,(1):4-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  相似文献   

10.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同样,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是赋予了还是否定了公民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从事研究或创作,宣传自己无神论的主张,也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和国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的规定是统一的,符合全体人民包括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主教》2005,(1):9-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  相似文献   

13.
《福建宗教》2000,(5):1-1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同样,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围场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新宪法公布后,组织部分神长教友进行学习,颇有收获。宪法第三十六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岐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相似文献   

17.
10月4日—8日,我们应邀参加了在美国杨百翰大学举办的“国际法律与宗教学术研讨会”第10届年会。本届年会由美国国际宗教自由研究院与杨百翰大学联合举办,会议主题为“宗教多元化、差异和社会稳定”。来自44个国家的90多位在该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地位的著名学者和从事宗教事务的政府官员及司法机构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分为大会(全体参加)和分区会议(自由参加)。其中有一次为中国专场分区会议。一、参加会议的有关情况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3位代表组成,除了笔者及国家宗教局薛春梅女士外,还有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执行干事陈剑光牧师。大会主…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0,(11)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信仰宗教的人增多和对宗教认识的日益多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共产党员参与宗教活动、与宗教界人士建立密切私人关系的现象逐渐增多.有的党员实际上成为宗教信徒。与此同时.社会上乃至党内出现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开禁”。允许党员信教,还罗列出党员可以信教的种种理由以及党员信教的诸多“好处”.甚至指责不允许党员信教与宪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精神相违背。事实上.我们党关于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立场是一贯的.从未有过丝毫动摇。这一原则是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应保持清醒认识.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20.
境空题:1、为了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是目标的实现,中央宣传部、司法部现在公民中开展的是第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宪迭})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_、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和Z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或者,不得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_。任何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