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高岑 《哲学动态》2005,(11):30-35
心理意向性论题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F.Blentano)引入现代哲学.20世纪前半期的意向性研究主要在现象学传统中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语言哲学的逻辑演进,以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心理意向性则成为当代心智哲学的重要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意向性更进一步成为当代哲学探索人类心智的性质、构成、特征和归属问题的焦点.当代西方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众多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意向实在论,二是意向工具论.本文首先阐明意向性论题的内涵及其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然后考察当前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并扼要评述它们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吴彩强 《哲学动态》2006,2(12):48-51
在心智哲学中,功能主义是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支持的心身关系理论。功能主义有许多形式,但其首倡者普特南的机器功能主义理论最为引人注目。普特南曾说:“我也许是第一个提出计算机是心智的正确模型这一论点的哲学家。我将我的学说命名为‘功能主义’,以‘功能主义’为名称的学说已成为当代心智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些人说是正统的———观点。”[1]这种功能主义不同于概念功能主义,它不注重身心关系的概念分析,而是从组织学上把心理的功能类比为计算机功能,是心理功能主义;它也不同于目的功能主义,否认心理功能是心智存在的目的,它是…  相似文献   

3.
对逻辑的哲学思考几乎与逻辑同步产生。然而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还是本世纪的事。它是分析哲学的伴生物。随着分析哲学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正是由于它与分析哲学的这种历史渊源,所以有人把它看作分析哲学的一部分。不过近20年“逻辑哲学”在西方已取得跟语言哲学、科学哲学、行为哲学和心智哲学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这一领域不仅出现了象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塔尔斯基的《形  相似文献   

4.
刘奋荣 《哲学动态》2004,156(4):8-13
约翰·范·本瑟姆(Johan van Benthem)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逻辑学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的博撤(Bonsall)教授.20世纪90年代,他创建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该所横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语言学,旨在研究信息的结构和信息流,同时担任欧洲逻辑、语言和信息基金会的第一任主席,还是荷兰艺术与科学学院、欧洲科学院和国际哲学院的院士.由于他的卓越成就,1996年荷兰政府授予他斯宾诺莎奖.  相似文献   

5.
一逻辑学在 2 0世纪获得蓬勃发展 ,提出了构造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的技术手段。而自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符号形式系统 ,能够接受语义模型的解释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语言的内在基础就是逻辑。另一方面 ,高度发达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人们在逻辑的框架内去描述自然语言的特征。在机器的自动句法分析、以逻辑公式为中介语的机器翻译以及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 ,逻辑方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 ,近 30年来 ,逻辑的应用范围从数学和哲学扩大到语言学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等领域 ,形成了所谓逻辑、语言和信息计算等学科的交叉…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导言:研究缘起和背景在科学哲学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一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它的不同认识也是区分不同科学哲学观点的一个重要界石。自波普尔提出科学研究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后①,科学哲学中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的观点变得似乎已无人问津,而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的观点则大行其道。②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实践哲学的兴起,以及SSK和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研究的兴起,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起点观正在悄然形成之中,这就是主张:科学研究始于机会。本文依据劳斯等人的观点对“科学研究始于机会”的科学起点观做出评论,并初步讨…  相似文献   

7.
科学解释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科学解释理论从“逻辑论证说”、“因果结构说”到“范式归化说”、“语用说”的发展 ,表现出从科学解释的句法学、语义学研究向语用学理解的转向 ,其本质和局限是从抽象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发展。因此 ,批判的、历史的理性主义科学解释观的重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西方科学解释理论概说1.“逻辑论证说”科学解释的“逻辑论证说”是西方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解释的标准观点 ,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严格的逻辑重建纲领的实施 ,其基本内容是说 :科学解释是由…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路 《世界哲学》2005,1(1):66-74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拓者,他的逻辑为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工具和眼界,一直促进和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因此,理解亚里士多德逻辑,不仅有助于理解他本人的逻辑观和哲学思想,也有助于理解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和哲学.对照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则有助于深入地理解逻辑的本质,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同异,有助于揭示为什么说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分析的,从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西方逻辑学界或哲学界似乎只有弗雷格、卡尔纳普、塔尔斯基以及蒯因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严格区分了表达式的使用和提及,不少逻辑学家或哲学家,甚至连罗素、刘易斯、马库斯以及赖尔之类的大家都将其混为一谈。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自始至终贯穿于蒯因的逻辑研究之中,充分体现了他在逻辑研究中对精确性的不懈追求,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蒯因逻辑观之门的钥匙。本文明确地指出,单独词项(包括变元)在暧昧语境中是被提及的,而在透明语境中是被使用的,并从使用和提及的独特视角,以哲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蒯因的逻辑观,从而全方位地凸显了他研究逻辑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王浩(1921—1995)是国际知名的美籍华裔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1)介绍他的生平与主要论著;(2)论述他在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包括:集合论、和多米诺理论、王氏机器、定理的计算机证明以及逻辑语义学等5个方面;(3)评述他对哲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