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上好 !感谢您们今晚能给我一些时间来和你们讨论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这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人胚胎获取干细胞进行研究的问题 ,越来越成为全国辩论的焦点和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这个问题也是实验室中每天都要面对的 ,因为科学家必需要考虑他们研究工作的伦理学后果。同样 ,这个问题也折磨着病孩的父母和那些不能生育的年轻夫妇。他们热切地希望能够生孩子 ,盼望着有病的孩子能够用干细胞移植来治疗。许多具有不同信仰的人们 ,甚至那些有相同信仰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在辩论着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感到 ,他们对人胚胎…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是一次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而且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不同意世诚同志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郭月争(郭的文章有不确切之处)和王若水同志的意见。现在,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再作一些说明。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希望在讨论中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3.
忧伤的呓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然这个名字,其实并不陌生,很久以前就读过她的《黑猫不睡》,很为那些简洁奇特而锐利的文字感动。现在我面前摊开的是整整一本书,收集了最初的《残食》和最近的《毁》,于是我有机会得到了更多的更琐碎而具体的信息,当然我这些都只不过是猜测,因为我们记下的文字可能完全出于虚构,但是我固执地相信,张悦然记下的是真实的不矫饰的自己——比如,她曾经在一个“有一个湖,一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我总是记得一个比喻:如果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被镜子里的形象吓坏。我总是不大容易忽略别人的看法,因为从小比较虚荣。可是人生经历告诉我,不能不改变这种羞涩和敏感,否则没法活下去。——李银河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磨床——那就是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中曾经展开过热烈讨论,意见很不一致。现在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作为商榷,请同志们指教。据我所知,在讨论过程中,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翻译问题谈论得很多.作家乐意谈、职业翻译家当然也乐意谈,甚至语言学家也要对这种同最古老的文化一样历史悠久的活动说上几句.我们愿意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对于这个经常谈论的问题来说虽然并非完全有新意,但至少是利用了翻译工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些成果,我们希望这些看法能够指出一些对于展开进一步讨论有所裨益的方向.我们首先要做的,只是要探讨"翻译"这个概念本身的含义,要象所有的职业语言学家那样进行这方面的探讨——显然过去不常这样做——,也就是说,研究这一概念所表现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这里,一项认真的研究可以  相似文献   

7.
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解放前曾经写过“逻辑”一书,被列为当时的大学丛书。这本书从头到尾,贯徹着资产阶级的逻辑思想,流传所及,发生过极为有害的影响,我感到有进行徹底自我批判的必要?赜谛问铰呒辛街指径粤⒌目捶āR恢质前阉醋髟诒缰のㄎ镏饕?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之下,因此也是在辩证逻辑指导之下,在具体的思维认识过程中帮助我们得到更正确的思维和认识的工具之一的科学。这是正确的看法。这是把它固有的地位,把它在各种关系与关联中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出来了的看法。这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主体     
伦理学界讨论主体性问题已经好几年了。但其中对于什么是道德主体的界定问题,至今未取得大体一致的看法,这直接妨碍着讨论的深入。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现阶段诸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过去,已有不少文章对这一课题进行过论述,其中不乏精辟之论,但也存在着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比方说,关于这一主要矛盾的具体历史性以及它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等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谨把个人的看法提出来,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0.
王路 《世界哲学》2007,7(6):46-70,77
意义理论是语言哲学的核心内容。意义理论与语言相关,因而与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相关,与语言所表达的世界相关。今天,意义理论受到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有关讨论广泛而深入,观点各异,成果多样。在今天的讨论中,真之极小论、真之紧缩论、真之去引号论、真之代句子理论等一些新的真之理论业已成为重点。但是,真之符合论、真之实用论等传统理论也仍然被涉及,并且由于深入讨论而得到新的认识,尽管许多结论是否定的。在我看来,意义理论的最大特征是与真这个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真这个概念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正因为这样。如今的讨论,无论是什么观点,几乎都预设了一个前提:塔尔斯基的语义理论。如果引申开来,甚至可以看到,正是基于真的解释,人们对意义理论形成不同的看法。比如戴维森的意义理论被称为真之理论,即基于T语句提出了一种如何理解语言的真之理论,而达米特则认为这只是对部分语言提出解释,并没有对整个语言的运作提出一种解释。所以,戴维森的解释顸设了对真这个概念的理解,他认为要围绕着真来考虑问题,而达米特虽然承认真这一概念的重要,却认为对真这个概念本身要进行思考,而且要超出这个概念来考虑我们的语言。我翻译过奎因的《真之追求》(三联书店,1999年)、达米特的《分析哲学的起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戴维森的《真与谓述》(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即出),也翻译过一些文章发表在本刊(例如参见《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第2期)。我希望国内读者能够了解和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编译下面这些内容,也有相同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分歧——方法论的分歧。这个分歧的存在,妨碍着其他问题的认识的统一,很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就商品生产一般和特殊,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我刊过去曾经发表过一些论文。自从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来,我们收到不少讨论这个问题的来稿。这些稿件,大多数对我刊登载的肖范模、定思,屈万山几位同志的文章提出了批评,也有一部分稿件是讨论苏联卡马里同志关于上层建筑的意见的。由于篇幅有限,这些文章不能一一刊登,因此感到有必耍对读者先作一个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最重实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所有的人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今天物质文明这么发达,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烦恼重重,痛苦不堪,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想从佛教的观点来谈谈这个问题——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一、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造成生命痛苦的原因是什么?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会活得痛苦,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人会说…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中学生的自述——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每时每刻,我都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崩溃的边缘。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可我就是这个样子。我天天见大家都生活得欢欢乐乐、无忧无虑的,而我几乎没有一分钟不在自我折磨。我承认,在孤独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许多事情:想过×××女同学对我很好,她虽有男朋友,但却对我依然是情意绵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正确地理解这个问题,是深入研究和解决伦理学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它不仅对道德理论的研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而且在道德的实践上,也有重大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这个重要问题并未引起伦理学界的足够重视,因而也就没有得到专门的研究和论述。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学校中开设伦理学课程等情况,把伦理学的这个核心问题,正式提到研究讨论的日程上来,是很必要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引起广泛的讨论,并希从中得到伦理学界的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大谜之一——痛苦的存在,这个问题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也许困扰着同我一样更多的人。问题发端在40多年前一部电影上——《罗马不设防的城》。影片中一位妇女向一位意大利反德国纳粹的神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间偏偏有许多痛苦?”电影作者有意识地对这个问题没有作交代,也许是他本人作不出回答。几十年来,我求师查书亦不得要领。近年来从朋友那里得到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但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长期在我的脑子里回旋着,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中大量遇到的“结合”问题,又由这个问题派生出有关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里,我想先着重探讨一下关于矛盾的分类及其解决办法的问题。希望抛砖引玉,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社会真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贝马斯(JurgenHabetmas)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之一。他对于社会真理、尤其对于“道德真理”的观点,对于我们对真理的看法,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参照系。我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真理标准问题,曾有过一场深入持久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为了把真理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引向深入,我想专门讨论一下哈贝马斯对于社会真理的个案——“道德真理”——的观点。“社会真理”这一概念所表明的是,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认知领域,因而认识主体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然而,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交融着事实(或事态)与价值两类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命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看法。但是这个命题,是否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命题(或称之为根本命题)呢?则有不同的看法。由于这个问题涉及了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志,因此这次讨论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为巩固辩证唯物主义阵地反对唯心主义而斗争的现实意义。不妨先将我对争论双方总的看法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关于矛盾同一性问题,主要的是弄清同一性的本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前些时候关于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对此却很少涉及,有的文章甚至把同一性的本质和它的具体形式不加区别,以至把同一性的某种表现形式视为同一性的含义,从而模糊了同一性的本质与形式的界限。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同一性的本质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就不能不简要地追朔一下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