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葛銘人同志在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这是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方向嗎?》一文,对《心理学报》一九六五年第三期发表的陈立、汪安圣两同志所写的《色、形爱好的差异》一文,提出了疑問。陈立同志在同年十二月三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对心理学中实驗法的估价問題》一文,对葛同志的批評意見作了答复。我們讀了陈立同志的答复,总的印象是:抽象地肯定和具体地否定葛同志的批評意見。抽象地肯定表現在:文章首段承认:“不仅問題提出很及时,許多批評也很中肯,确实該引起心理学界深刻反省。”文章末段又談到:“最根本的問題还是宇宙观的問題,还是为誰服务的問題。問題  相似文献   

2.
我讀了“中国穆斯林”第七期五名同志的,“应該这样处理回女嫁汉男問題”一文后,真叫人有一股压制不住的火气,觉得他的提法阴森可怕,不说几句,心情平靜不下来。无名同志反对回民姑娘嫁汉民等意見显然是偏見,我举几个实例否定他的看法,我們这里有几对回  相似文献   

3.
(一)自讀自修收获大1912年的春天,十九岁的毛泽东同志从辛亥革命时招募的“新兵連”退伍出来,考入了湖南第一中學。这个学校才开办不久,校舍、设备都很簡陋,教师质量也下高,远不能满足求知如渴的毛泽东同志的欲望。但是教他国文的教师见他的文章有見解,有才气,在大加赞賞之下,自动借一部“通鉴辑覽”給他。毛泽东同志得了这部书后,每天課余就认真閱讀,从不間断。在这半年中間,他虽然不满意学校里課程的肤淺,規則的繁琐,但由于沉浸在課外的閱讀中,精神有所寄托,也不十分感觉苦闷,一部几十本的“通鉴辑覽”竞讀完了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4.
关鋒同志的《庄子内篇譯解和批判》一书出版已三年。我已讀过不止一遍。我爱讀这本书,并不是由于我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某些具体問题有了探討的兴趣,而是因为从关鋒同志对一只“麻雀”的解剖和科学实驗中,得到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論的启发。基于此,当我讀到作者在《后記》中所說,他关心到“某些讀者讀了这本书,是否可能在思想方法上多少得到一点启发”,我便感觉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我对这本书的要求和它实际上所給我的东西,同作者对讀者的要求,竟是这样的吻合无間。因此,这篇类似讀书札記的文章,并非是对該书的全面评論,也不是探討庄子哲学体系中的某些具体問题,只想談一談这本书  相似文献   

5.
汪安圣同志是《色、形爱好的差异》一文的作者之一。葛銘人同志的文章发表以后,汪安圣同志写了这篇文章。現在我們把它全文发表出来,讀者如有什么意見,可以提出来。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庄子的思想是唯心論还是唯物論,目前哲学界正在开展热烈的討論。过去我的意見是:庄子的所謂自然的观点,实际上,就是离开了时空的超現实的观点。我們知道,空間时間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要超越时空,即是对时空的否定——否定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时空既非物质的存在形式,于是自亦无所謂物质,无所謂物质世界;于是所謂世界只是人們的主体观念,只是观念的世界。庄子的所謂“道”就是如此。荀子說“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苟子》《解蔽篇》),近人罗根澤批評荀子对庄子的这一評論是很大的錯誤!因为庄子《大宗师》篇明白地說“庸讵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可見他是主張天人不分的;由是而知,庄子的所謂天,并非真的是指自然界;  相似文献   

7.
压制着我內心的激憤才讀完“中国穆斯林”第九期郑州市云烈写的“对于回汉通婚的意見”一文。我完全不同意他的意见。第一、云烈说他“亲眼看到很多回民姑娘与汉民結婚,但却很少也可以說没有汉民姑娘嫁給回民的事情。”回汉通婚就历史上說也是举不胜举的,不仅有回女嫁汉男,也有回男娶汉女,我是見过很多的。我有个男同学,正和汉女恋爱,不久将会結婚。云烈特  相似文献   

8.
《哲学研究》1964年第5期刊載了吉敦諭同志的《“两种革命論”是“經济宿命論”嗎?》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进一步闡发并論证“蔡美彪同志所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本无可非議”,因此,在农民战争問题討論中,其他同志对此提出的批評,“其結果是无损于蔡文‘两种革命論’的毫末的”。吉敦諭同志对自己的观点,竟然作出如此自信的断語,把一切批評商榷的意見,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借用他自己  相似文献   

9.
本刊一九五五年第三期,發表陈昌曙同志所寫的“关于唯物辯証法的兩对范畴”一文后,曾先后接到陶光、陈肃、章世鸿、欧作楨等同志寄來的文章,以及陈以雄同志寄來的信麄兌猿虏锿竟赜凇氨厝恍杂肱既恍浴奔啊翱赡苄杂氍F实性”这兩对哲学范畴所作的論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同时陈昌曙同志也針对这些同志們的不同見解,——作出了簡要的答复。我們認为,在这一次讀者和作者問的討論中,有許多見解是值得注意的;也有許多见解是还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特將討論中的各种意見扼要报道于下,以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回族人民,讀了“中国穆斯林”第三期有关批判“天下回回是一家”的文章以后,我认为白寿彝先生等人所著的“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現状”一书里,有些說法是值得討論的。該书第一章第二节回回民族的特点里,有这样几句話:“回回的民族自觉感是很显著的,这經常表現为族內的团結。回回常說的“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見面三分亲”,就足以表达这种情感。有人批評“天下回回是一家”,說这缺  相似文献   

11.
(一) 近来史学界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問题的討論已再度展开。这是从关鋒、林聿时同志著文批評蔡美彪同志、孙祚民同志继之发表反批評蔡美彪同志的文章,双方都旨在运用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相統一的方法使分歧意見直接交鋒后才正式开始的。接着,許多同志先后在各报刊上杂志上撰文发表意見,遂推动这埸討論更加热烈地持續下来了。我們相信,当同志們都自觉地运用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相統一的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国穆斯林”第八期“可以使回民从沉重的宗教負担下解放出来嗎”一文后,我以一个阿洪的身份参加这一問題的学习討論。为了正确的貫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巩固民族团結,彻底解放回族人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設,使回民迅速躋于先进民族行列,从而提高回族的經济和文化生活,提出我对各种应当廢除宗教的負担等方面的意見,如有不对的,尚希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3.
論上層建筑     
在上一期“哲学研究”上,我曾写了一篇文章討論过经济基础的問題。現在,准备再就上層建筑这个問題發表一些意見,請同志們指教。关于什么是社会上層建筑的問題,在我国哲学界的討論中,意見也是很不一致的。与对基础的看法相适应,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見: (一) 第一种意見認为社会上层建筑只包括着統治阶級的思想体系和制度,即只有代表統治阶級利益并为統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才是上層建筑?终庵忠庖姷耐菊J为社会上層建筑是为統治  相似文献   

14.
在孔子討論会上,也涉及到了道德的继承問题。有人在一篇题为《偉大的松柏精神》的文章中,极力颂揚孔子,說孔孟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哺育我们偉大民族和偉大人民”、“现在已被批判吸收,重新塑造为无产阶級、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並說刘少奇同志的《論共产党員的修养》“非常杰出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会上,李青田、赵一民对这种意見作了初步批評。但对于道德的继承問題沒有从原则上展开討論,会后一个时期也沒有討論。从1963年8月展开了这个  相似文献   

15.
自从本刊第一期發表了舒煒光同志寫的“中國过渡時期的漸進性飛躍”一文(以下簡称舒文)以後;各地讀者投來了很多意见庑┮庖姸加晌覀兗慕o作者舒煒光同志(以下簡称舒同志)作了答復覀冋J为無論讀者和作者的意見,其中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因此,討論中所提出的問題以及所引起的一些其他有關的問題,还不能說得到了完滿的解决。茲將讀者意见和作者的答復綜合起來,选出其中有關哲学方面具有原则性的比較重要的幾个問題摘要發表如下,希望大家继續討論。  相似文献   

16.
陈浚同志在今年四月八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分为二——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論点,认为人民内部不同意見的发生,其原因是由于认識的早、晚、深、浅的不同。他說: “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去考察社会主义社会,就会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有矛盾的,不仅有敌我矛盾,还有种种人民内部矛盾”,“在人民内部常有不同意見发生。这些意見不同,是由于认識的早、晚、深、浅有所不同,这些,都屬于是非問题,不是敌我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关鍵在哪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問題,是目前哲学界正在討論的关于对立统一規律几个問題的中心。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同,对其他問題的回答也不一样。許多分歧意見,归根到底是由于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問題的看法不同。薛靖同志認为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是对立統一的关系,但却由此作出了“斗爭性也是相对的”等等錯誤論断。有的同志批評薛靖同志的錯誤意见,但又走到另一极端,根本否認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是对立統一关系。那末,問題的关键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18.
怎样理解“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項晴同志的《“合二而一”不是辩证法》一文对艾恒武、林青山二同志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提出了批評,认为后者文章的基本思想是值得商榷的,把“合二而一”看作不是辩证法。我讀了之后,对比了两篇文章,觉得項晴同志的文章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不能否认客观事物的“合二而一”項晴同志认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这是正确的。但是把“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对立起来,只承认一分为二,不承认合二而一,我觉得这是不全面的。誠然,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否认矛盾,把任何事物看作死板一块的观点,而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历史上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問題,“人民日报”于七月四日發表了江泉同志的一篇文章,对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加以归納并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把过去爭論中的意見归納为三派:第一派是,自西周起就已經进入封建社会;第二派是,春秋战国之交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第三派是,奴隶制的下限是在东汉末年或者魏晋时代。这三派意見在我国历史学界各有其代表性的历史学家,但每派意見当中在一些具体观点上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众說紛紜的爭論。在党提出了“百家爭鳴”的号召后,北京的学术界曾經在聚会、座談中特别提出这个問題,希望我国史学家展开討論,以取得結論性的意见。我国有許多历史学家們也正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上下篇,当然是我们祖國古代哲学宝庫中的一部分財富,但是老子这个人的時代問題和他的学說的評價問題,恐怕是一時还不可能得到適当的結論的。任繼愈先生的“老子的哲学”(一九五四年年七月二十八日、八月二十五日“光明日報”),不但肯定老子生在孔子以前,而且肯定“老子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第一个自發的辯証法、樸素的唯物論的哲学家。”这个結論未免下得过早了一些,因而引起了讀者相反的意見。一九五五年三月九日“光明日報”所發表的介入先生的“老子思想的唯心論本質”,就是其中之一。介入先生对於老子这个人的時代和“老子’这本書的形成,都是根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國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