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2.
这一点只能顶在头上唐朝有个叫任王的秀才,有一年考中了头名状元。宣宗皇帝接见时,任王跪地喊道:“新科状元,任王参见,吾皇万岁!”皇帝心想:自己才是一国之主、人中之王,你个新科状元竟敢称“人王”,这还了得。于是他对新科状元说:“我觉得你的名字不太好, 就赐你在王字上加一点吧!”任王连忙叩头“谢主隆恩”。  相似文献   

3.
靳梦 《美与时代》2023,(3):13-15
传统民居中的装饰不仅取材广泛,图案美观,还带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分析传统民居装饰的吉祥寓意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方法,使人们更多地去关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现代建筑中使用传统吉祥图案,不仅能提升建筑装饰的文化品位,还能使传统民居装饰中的吉祥图案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发现和重视,在我国更是如此。社会科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巨大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源于我国各个地方地域文化,是这些地域文化的有机统一。从社会科学的各个角度挖掘和研究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无疑能够增加这些地区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这些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后劲。社会科学意义重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它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吉祥文字是中国汉字文化和吉祥文化中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吉祥文字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构成形式与文化寓意与现代中式家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联系,将它运用于中式家具的设计,将会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文化性。  相似文献   

6.
再释“齐”     
古文字的"齐"字多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的训释均未探寻到"齐"字的本源。本文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以及文献资料,探求和证明"齐"字的本源和本义。齐地"五泉并出,有异于常",泉眼中间高四周低写作矢镞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实为多个上部平齐泉眼的象形,故"齐"字的本义为平齐、整齐。"齐"字象泉水之形,故可以看作"泉"字的异构字。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历代学者多根据战国秦汉文献对齐、鲁政治差异的记载,结合刘向以"王霸之迹"分别概括鲁政、齐政,进而以"齐不如鲁"来解读孔子这番言论。不过,通过对传世文献不同叙述模式的梳理,则可发现秦汉文献对齐、鲁政治差异的记载,似与"变齐变鲁"并无关涉。刘向所谓"齐不如鲁"之论,也是在借鉴了既有叙述模式的基础之上所作的进一步发挥。至东汉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的论述才开始有意将"齐不如鲁"与"变齐变鲁"相提并论。而到了南宋,朱熹方以"齐不如鲁"解读"变齐变鲁",并影响至今。以上过程,正体现出儒学变迁对思想史叙述模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40年末,一个“V”字运动从比利时的大街小巷悄悄萌生。在路上,不论是否熟悉,人们都习惯地伸出食指和中指互相表示“V”字;在大街的建筑物上,到处都画着“V”字;在各交战国之间邮寄的信件中,“V”字符号更是随处可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种以手势、符号为活动形式的群众性心理暗示,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起欧洲各沦陷国民众的思想、情感和信念,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震撼和瓦解着德军的心理防线,引起了希特勒及其统帅部的极大恐怖。一个“V”字战役运动便开创了20世纪军事心…  相似文献   

9.
吃,是人的本能,也是维持生命的第一需要。从遥远的皇帝老儿,到我辈草民百姓,谁能离开人间烟火。难怪人们见面总问候:“吃饭了吗?”  相似文献   

10.
《齐物论》的基本旨趣在于,使人领悟"万物齐同"的精神。据庄子,万物皆是道的体现者,因此其存有本身理应被尊重,以至于万物齐同的和平境界。万物先以个别单位呈现于特定事态中。并且每件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常与周遭环境连上关系,互相影响而转化为另一存有者。因此,使此世界总在变化之中。《庄子》一书所提出的"齐物"概念,要使人承认万物理应拥有按照各自的存有方式而存在的生命形式。那么,在《庄子》文本中,如何将"齐物"之论得到其内在逻辑根据呢?换句话说,《庄子》究竟依据何种内在的逻辑形式以确保"齐物""逍遥"等核心概念的证成呢?本论沿着"卮言"的语言特征而论证"齐物"概念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由此导出《庄子》"齐物"概念正合乎新科技革命时代所需的子学精神,即多元性生活世界此般结论。  相似文献   

11.
"齐物论"是先秦诸子关注的一个普遍论题,慎到等人持有不同于庄子传世的"齐物"思想。《庄子·天下》评述了慎到的"齐物论",为理解慎到的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基础是"齐万物以为首",如果以君王为齐物主体,以"法"为齐物标准,以民情为齐物对象,以因循为处世态度,则可将道家的"齐物论"转换成法家的"齐民论"。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实质就是法家"齐民治国"的政治理论,为法家治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由于慎到"齐物论"兼有"法"的主宰性和主体的无我无知等特征,其思想存在"身心分裂""尚法而无法""蔽于法而不知贤"和"有见于后无见于先"等矛盾。  相似文献   

12.
在省、市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淄博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筹备,1999年11月26日,在淄博学院召开了“齐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3.
“半”这个字,在词典中解释,一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另一种是中的意思;再一种是不完全的意思。若将它运用得当,那独特的涵义,却透出神韵,令人叫绝,以致有人把它作为“半”字文化。古人称见过一面者为“半面之交”;人品高者为“半天朱霞”;年纪较大但尚存风韵的妇女是“徐娘半老”;做事不彻底叫“半间不界”;彼此不分上下的称“半斤八两”,还有什么半生半熟、半青半黄、半推半就、半信半疑、半真半假乃至半途而废、半身不遂云云。诗词中的“半”,描绘出神奇的景姿。色如:“一道残阳落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白《峨眉山月歌》);声如:“锦城丝…  相似文献   

14.
王志民 《管子学刊》2008,(4):126-126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的区域文化热席卷神州大地,这是一个可喜的文化现象,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硕果。当今世界的竞争,既是经济、科技实力的竞争,也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而文化,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整理,没有对文化传统的吸收和传承,“中国特色”现代化,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会一手硬、一手软,步子不稳,根基不牢。  相似文献   

15.
齐文化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社会价值的实践化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齐文化中的装饰性元素极具特色,配合质地和色彩,以纹样为代表的装饰元素经提取、创新可有三类再现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将装饰元素结合社会建设的相关领域进行再利用。同时,在对装饰元素创新利用的过程中引进符号学,以符号学的观点对装饰元素的再现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多角度审视齐文化及对齐地地域特色营造的影响,并促进其实践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我启蒙读书是从“一”字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清乾隆帝博学多才,思维敏捷。一次他到江南巡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这是什么人”张回答说:“他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张顺口答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这么写。”  相似文献   

18.
刘黛 《现代哲学》2020,(1):141-146
《庄子·齐物论》有"八德"之说,谓左、右、伦、义、分、辩、竞、争。八德两两之间看似或相反或相似,传统注解多未能厘清其内在关系,亦未精确地指出两者的区别所在。爬梳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左""右"对应于吉与凶、生与杀、生与成、阳与阴、出与入等。与之相似,"伦"是仁爱的扩散,"义"则包含杀伐与节制;"分"是由一而多、向外滋生的过程,"辩"则是由多而一、向里合的途径;"竞"是创发性的、彼此同向的自我实现,"争"则是彼此对向的争夺与消灭。两两之间有一致的内在逻辑,既相反相对,又相续相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标识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生活环境中的标识大多是依据正常人的需求而设计的,对弱势群体考虑得较少.  相似文献   

20.
心字像什么     
我国的汉字,许多是象形字,许多则是会意字。而“心”字却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和会意字的混合体。乍看有意义,一想有道理,细琢磨还包含着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