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是一种独特的“成瘾”现象,有学者指出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具有精神病样症状,但是治疗这种情况有其独特性,针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治疗,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
曹龙虎 《学海》2014,(3):81-87
作为革命时代的政治运作方式在后革命时代的延续,运动式治理的盛行体现为对传统革命动员逻辑的路径依赖,其运作逻辑体现为权威体制下的权力实践。由于运动式治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所以在政治实用主义的考量之下,运动式治理很难在政策工具中被摒除,这种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性也成为国家治理范式转型的艰难所在。但是,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治理实践,运动式治理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相悖,具有突出的局限性,从而使范式转换具有突出的必要性。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现代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制度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预防、治理“法轮功”等邪教,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邪教治理方式的演进过程,对其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新形势下治理邪教问题的对策思路。 陈松涛,四川大学政治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引入社会力量有助于突破当前邪教治理的瓶颈,这也是我国反邪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温州已率先进行试点探索,依托"枢纽型"反邪教组织、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现有资源平台整合与文化生态系统重建,取得了突出的治理成效。同时,探索中也暴露出社会力量松散、不稳定、非专业性的瓶颈,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与配套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应加快提供方向性改革引导,加强可行性运行框架设计,规范操作性项目实施,提升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同宗教相比,邪教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害和文明社会的天敌。打击邪教不仅是受危害国家的紧迫任务,而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5,(6):44-49
当前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全球性治理结构变革的趋势相一致,是一个从政府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秩序向多元化治理秩序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与公民行为失范等矛盾也进一步凸现。本文以江苏H市为分析视角,遵循政府公共治理与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政治逻辑,并在深入阐释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与公共治理契合性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政府在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与公共治理的角色定位,以政府公共治理理念为视角,提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我国治理邪教的经验成就必须要依据国际惯例进行。对于如何预防和治理邪教,国际上很多学者提出了有意义的舆论宣传建议。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明确西方人如何看待治理邪教的舆论宣传工作。美国学者主张,媒体宣传一定要让公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宗教,树立一个信仰的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6,(4):16-2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学界开始对国家治理模式、国家治理能力、社会治理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了研究和探索。本文通过对治理概念的理论界定和中国现实社会治理模式的考察,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条件下社会治理的实质内涵和发展目标,提出新的"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步向以社区组织为主体的、社会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自治管理模式转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行政干预和管制,以政府代替社会行动,实行政府包办,而是运用法律、法规、民主协商、社会政策来规范、引导、支持、服务社会自主管理。文章认为,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政府功能转交,是培育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实现治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吴远  邓姗 《现代哲学》2012,(3):57-6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实现路径中,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包括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等,这些规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起着支配作用。借助这些规律的指导,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众的主体意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5,(3):183-189
非对称性的权威资源与权力结构始终存在张力,导致社会治理中的合法性诉求、绩效约束与制度弹性共同作用于科层体制,并消解了其所构筑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权力分配与治理模式,从而导致了非制度化治理趋于常态化。诸多文献探讨了绩效与成本约束下社会治理的衍生形态,以及政体类型与治理质量的关系,但在揭示非制度化治理是如何偏离并制约正式制度的各个层面、探求非制度化治理的关键要素以及治理转型的内生机制等方面却远未充分。因此,本文将探讨非对称状态下的权威和权力关系如何影响社会治理的组织结构与制度运作,尝试引入"基础性权力"的概念来研究治理的内生性变迁机制,分析技术化的治理手段如何借助基础性权力的制度化与渗透网络实现从"权力"到"渗透"的转变,进而助推社会治理走向"责任-回应"的互赖结构。  相似文献   

11.

医学院系是医学教育的关键实体组织和实践主体,各项教育改革任务的推进都离不开院系的底部支撑。以新医科统领的医学教育变革对医学院系治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内在要求,医学院系治理边界呈现出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等价值旨向。面对当前治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组织边界路径依赖,医学院系应守正创新、主动赋能,通过多元参与、问题导向的垂直治理,多维激活、包容自反的水平治理,开放议程、价值共享的外部治理,融合创新、精准安全的数字治理,进一步优化组织建构,促进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以组织良治的行动路向助力新医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它所包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值得被继承和发扬的。通过探讨杭州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提出杭州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当代价值,从而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张燕 《伦理学研究》2017,(3):115-119
本文从现代性的冲击与内生机制僵化两方面因素分析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式微的原因,从农民生活、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三方面阐述了传统乡村伦理文化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传承意义,并提出在现代乡村治理中,传统乡村伦理文化的创新路径应当建立在与现代乡村结构的区域差异相适应、与现代乡村代际关系更迭变化相适应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宫欣君 《美与时代》2023,(4):118-120
以明代秦耀所题《寄畅园二十咏》、宋懋晋所绘《寄畅园五十景图》两种文本和图像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与明代造园艺术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融合表达,深度挖掘江南园林的文化内核,解构、诠释图文意境。以“寄字语园”为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有关江苏无锡寄畅园的诗画与园林意境相结合,探讨江南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审美意蕴数字化表达的路径,探索立足传统园林文化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付凤华 《美与时代》2024,(2):106-108
当前,国家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科普方式及科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于高质量科普的需求。通过VR技术等进行立体化、多元化、多感官沉浸体验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开发是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内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难得的科普资源素材和案例。基于VR技术进行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设计,以广西馆为例阐述设计思路,并提出基于VR技术的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开发,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利于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6.
5月28日,山东招远全能神邪教杀人案震惊全国。全能神邪教组织之所以如此猖狂.除了其成员被洗脑,彻底失去基本的法制观念外,还与它封闭的组织体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传教手段,以及国外反华势力的怂恿有直接关系。当前,防范与打击邪教犯罪,要坚持“脱贫”与“脱贫”并行,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培育健康积极的现代文明,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这才是治理邪教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7.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黔东南州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开发这些资源为美育所用,研究"本土化"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扩展美育内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还深化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对推进当地素质教育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缓压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与情绪宣泄为突破口进行的景观设计。以城市压力为研究切入点,力求在当代城市环境中塑造一个相对于自然环境与特定场所而言更便捷、快速、通达的空间,以此改变当下城市居民精神、心理层面的不良状态。以重庆市彩云湖为设计的空间载体,结合当下城市中常见的空间形态,通过缓压行为引导、空间序列、五感设计等多个维度,探索城市中户外解压行为的多种可能性及缓压景观的打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有着许多从事版画行业的艺术家、高校学者们在为版画这一日益沉沦的艺术形式进行着各种"把脉"与尝试,探讨如何摆脱当下日益萎靡的现实状况。这里面既有唯市场论者,也有主张技术转型的实践派,但真正回到原点,回归艺术的本质,回到版画教育带给人独特的育人功能上去反思教学问题的却是少数,文章正是以艺术育人、版画育人为视角,浅谈地方性高校版画艺术教学。  相似文献   

20.
马健  林树 《学海》2023,(2):132-140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在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重塑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不想转”等难题,本研究探索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基于2008—2020年长三角地区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则越有助增强该区域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和模仿效应;区域内数字化发展中呈现的俱乐部趋同效应和竞争学习有助推动企业数字化。此外,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对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促进程度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