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15年10月24-25日,中韩易学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论坛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与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周易》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对中华文化乃至东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易学很早就传入到朝鲜半岛,为韩国文化所吸收,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易学思想和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没有:“《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  相似文献   

3.
张涛 《周易研究》2003,(5):66-71
在杨向奎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中,易学研究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周易》的来源和性质,关于《周易》和易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关于中国易学的发展等问题,杨先生都有所探究、有所创获。杨先生的易学研究是多视角、全方位的,既有对《周易》和易学文本及其相关材料的具体而微的开掘、考证和阐释,又有对易学史及其相关问题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杨先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象数与义理之分。而是将二者熔为一炉,融会贯通,综合超越,始终注意将易学问题置于宏大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流变中来系统考察,将易学研究建立在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展示了易学演变的脉络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刘大钧先生,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易学家,现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易研究》学刊主编,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倡导并开展了传统象数易学研究,为传统易学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山东大学易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周易概论》《周易经传白话解》《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纳甲筮法讲座》等著作多部,主编大型易学文献《百年易学菁华集成》初编(2000多万字)、续编(3000多万字),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三十多年来,刘大钧先生筹备召开了十余届国际易学与海峡两岸易学及儒学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易学与两岸易学及儒学的交流与发展,并以"大易"系列的形式,主编了历届易学儒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余部,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界泰斗、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在给汤一介先生的信中称赞刘大钧先生:"其沉潜易学之深辟,诚当代巨儒。"日前,刘大钧先生接受了《孔子研究》杂志彭彦华主编的采访,就易学研究已获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阐发了自己的见解。现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不理解《周易》就不能写好与理解好中国哲学史。以往之中国哲学史研究,由于对《周易》及汉代易学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了对中国哲学史之重要思想的系列错解。对此,我们以对《老子》第四十二章、周敦颐《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二程思想和朱熹《仁说》的解读需要深切把握《周易》及汉代易学思想为列,指出冯友兰、牟宗三、劳思光等诸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上的缺失。新时代应该有新的真正能够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哲学史》著作,正确解读《周易》经传及其发展史是成功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最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郑万耕《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典籍。经过后来历代学者对它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易学。易学是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并通过其解释,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从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政治、伦理生活起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  相似文献   

7.
论太极与大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太极与大恒连劭名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古代写本中,有一件抄写于西汉早期的帛书本《周易》,后面附有《系辞》及另外几份讨论易学的古代佚书。帛书《周易》卦父辞释文早已全文发表,《系辞》及其他易学古佚书尚在整理之中,近年学术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屡有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儒家经籍《周易》于汉代时已东传至朝鲜半岛,并在其"三国"时被确立为国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儒学教育体制和科举"科经取士"制度的促动下,古代朝鲜半岛不仅全面、系统地吸纳了《周易》思想,李氏朝鲜时还形成了活跃的易学研究局面,建构了自身的易学体系,成为域外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周易》思想及易学研究在朝鲜半岛的不断深化,其阴阳说也逐步渗透至天文地理、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最终对朝鲜半岛哲学思想的发展及民族思维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出版的中小学"国家纲要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中,《周易》分册为高中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本文以编者视角,总结把《周易》编入基础教育教材的体例特色、编撰经验、心路历程和学脉渊源,并解析《周易》分册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国家文件精神之关系。以往的各类易学书籍虽丰富多彩,但一直缺少一部适用于中学生的易学教材。本书的出版和使用将前沿易学研究成果带入中学课堂,使易学教育迈入了新阶段。这对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刘大钧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全书共54万字,415页。本书辑录论文25篇,为2013年8月16至18日在山东大学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选集。此次会议延续了历届研讨会"史思并重,多元融合"的学术理念,以"易学与中国哲学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为主题,围绕三代文化与《周易》成书、《周易》文本结构与言说方式、《周易》经传哲学、出土易学文献研究、历代易学研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的重建,首先应以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为基础。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乃是塑造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典籍,在当前时代对之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王振复教授新著《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以文化随笔的手法,从巫筮文化、人文根基、卦爻符号、命理文化、文化超越、当代启示诸方面拈出一百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说。该书既综摄历代易学研究之精华,又撷取时下易学之热点;既对《周易》基础知识有详尽之解说,又有对时下社会文化问题精辟之点评。它立据于作者深厚之易学修养,但又举轻而包重、以简言而达旨。经由严肃的经典解读之作使我们接近古人的智慧,从而重建中国文化之精神,乃是中国文化走向未来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彦杰 《周易研究》2020,(1):112-112
2019年12月7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二届易学与现象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面向易学的‘事情’本身”,探寻易学和现象学在思想理论与方法上的相通之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讲席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月26至27日,"东亚易学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东亚易学国际研讨会"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继2015年12月举办"中韩易学高端论坛"之后关于海外易学研究的又一盛会,该会议旨在反思东亚易学已有研究成果,探索东亚易学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阐明东亚易学与儒学之关系,发挥易学在推动东亚文化走向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多方友人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今天正式开幕了! 本届《周易》学术讨论会,在“《周易》与哲学文化”的主题下,将对《周易》的经与传、易学发展史、易学与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关系、易学与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易学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现代知识体系的整合、触通,以及易学研究的方法论等一系列新老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周易》号称传统儒学最高的哲学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活水,它对绵延达数千年之久的伟大中华文化慧命的生衍,产生过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现代文化学、人类  相似文献   

15.
方真 《现代哲学》2000,(4):121-123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经”之首、三玄之一。对《周易》的研究,滥觞于先秦,经汉代的“独尊儒术”,被奉为儒家经典,成为经学家们研治的一项专门学问,称之为“易学”。《周易》作为集中国文化古老智慧之大成的“元典”,不仅受到经学家的重视,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受到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乃至自然科学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兴起了研究周易文化的热潮,取得了不少可嘻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如混淆易学同占卜方术的界限;将某些近现代的科技成果与《周易》相比附,对研究易学思维方式对科技的影响不感兴趣,动辄把自已的主观臆测说成是破译了“千古之迷”,缺乏历史的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今发表《朱伯崑先生的易学观》一文,以示我们对易学研究的关注,并为朱先生寿。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14-15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和《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协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资生于"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8月,为了打破两岸易学交流否塞不通的困局,在刘大钧教授的率领下,当时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在济南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著名哲学史家、易学大师朱伯岜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水平,在同西方的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周易》的影响并不限于儒学的领域,其它系统的哲学也不同程度上从《周易》的研究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如魏晋玄学和道教哲学同易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懂得易学,对玄学的形成和演变,对道教的炼丹理论都难以作出正确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乌恩溥先生所著《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一书,自1988年出版以来,已经引起了易学及中国哲学史界的广泛关注。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周易》内在结构及其六十四卦所构筑的世界图式的研究,而这一研究的根本立足点,则是对卦爻辞星象基础的揭示。这是乌先生对易学研究的一个新贡献。历来对《周易》的研究,多以《传》解《经》,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象数和义理  相似文献   

20.
晏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思想和事迹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易学是中国历代学者解读《周易》而形成的一门学术,易学在中国古代属于显学,在中国古代学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晏子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一些易学家就会引用晏子的思想和事迹来解读《周易》的文本。晏子在古代易学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事君之道的称许;古代易学著作对晏子和同观的发展;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的节俭观念的评价。深入研究晏子对古代易学的影响,对于理解晏子其人、其事、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