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群房颤发病率高,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大,又是抗凝治疗导致出血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大胆地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小心地严密监测INR值(1.6~2.5),严格控制其他出血危险因素.老年房颤心律失常的治疗重在个体化,重在改善症状,首选控制心室率;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药物不能满意地控制心室率时才选择复律治疗;症状明显而药物疗效欠佳患者可选择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房颤)病因谱广,病理基础呈多样性,电生理机制复杂。本文回顾了房颤电生理机制认识过程的百年历史。提出去除或控制病因是治疗房颤的基础和前提。经外科或导管消融治疗应依据房颤的不同临床背蒂和电生理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mCRC)的靶向治疗,目前正在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主要有:(1)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药物;(2)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通路的药物;(3)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其下游级联反应的药物;(4)免疫靶向治疗药物,例如PD-1/PD-L1抑制剂。但在我国经C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仅有抗EGFR的西妥昔单抗和抗VEGFR的贝伐单抗。怎么用好这两个靶向药物,让mCRC患者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让患者生存时间尽可能延长且生活质量高。2016年ESMO共识指南,将患者的治疗按治疗目标来考虑,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肿瘤部位因为分子水平的差异,对靶向药物可能有选择倾向。免疫靶向药物的出现,它的作用特点,也许对我们的mCRC的治疗会是另外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发生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000万患者。房颤分类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病因众多,包括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甲亢及冠心病等。房颤危害严重,房颤引发卒中高出5倍,房颤促进或加重心衰,房颤增加痴呆2倍。房颤增加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房颤治疗决策主要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并预防其复发和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需要“局灶触发”,其触发灶一般位于肺静脉开口附近,持续或永久性房颤同时需要“局灶触发”和心房的“异常基质”两个因素。也有人认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根本不需要触发灶。因此,可靠的肺静脉隔离可以治愈绝大部分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持续或永久性房颤则需要进行迷宫手术或与其相似的肺静脉隔离基础上的心房附加隔离线。近年来外科消融发展很快,其原因是该方法可达到与迷宫手术相似的高成功率,而并发症低以及手术时间短则明显优于迷宫手术。外科消融可采用的能量很多,有射频、微波、冷冻等。因为外科一般为永久性房颤的患者,肺静脉开口加左房后壁消融是其基本的消融线。考虑到没有心脏器质性疾病的房颤本身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同时外科消融可能出现的某些重并发症,例如左房食管漏、冠状动脉损伤等,不推荐广泛应用外科消融来治疗孤立的房颤。但对需要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合并房颤,无论是永久或阵发性房颤,均应常规进行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颤增加缺血性脑中风4倍~5倍,抗凝治疗可减少60%的缺血性脑中风,但是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我国是脑中风,特别是出血性脑中风的高发国家,所以对于房颤抗凝的临床决策往往偏保守,造成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比例很低。本文就如何在我国房颤患者中进行抗凝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国不少生殖医学中心在如何提高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成功率问题上,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临床用药的研究、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的改进以及实验室条件的改善上,大多忽视IVF—ET患者心理方面的治疗。有研究表明:IVF—ET治疗的成功,不仅与患者自身的病理及生理状况有关,更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有关。因此,建议医护人员在给不孕症患者实施IVF-ET助孕治疗的全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这样不仅能够减少IVF—ET患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和应对治疗能力,从而提高IVF—ET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心房解剖及电重构基础上的多发子波折返是慢性房颤的维持机制,支持线性消融策略;导管消融有关的操作逐渐标准化;盐水灌注导管和三维标测系统等新器械不断进展;慢性房颤消融策略的争议逐渐减少,采用肺静脉隔离加线性消融者越来越多;消融终点更多的以肺静脉隔离和线性阻滞为主,以直接终止心动过速为终点者减少。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时机已经成...  相似文献   

15.
血压的生物节律与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血压病更尤为如此。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用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产生不同的影响。高血压时间治疗学是根据疾病发生或发作的昼夜节律特征,通过调整投药时间及/或剂量、或应用特殊制剂,调整血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增加疗效并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治疗学方法有助于以最小的医疗经济学及毒副反应代价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题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测试过程的关键环节,选题策略的目标是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实现试题曝光率控制及其他测验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选题策略的基本原理和衍生发展,将众多CAT选题策略分为五大选题策略系列:Fisher函数系列、K-LI函数系列、α分层系列、贝叶斯系列、b匹配系列;并根据测验目标(测验精度、试题曝光率控制、内容平衡、多条件约束)对这些选题策略进行了细分,并对CAT选题策略的选择思路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7.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 mpairment,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r disease,AD)的极早期。AD的防治需从MCI开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便延缓和阻止AD的发生。目前我国MCI具有就诊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和漏诊率高的特点。临床研究要改变MCI三低一高的状况,医师及民众要提高对MCI的认识,应该采取重在预防,重视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决策,可以延迟和阻止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