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潇潇  安同良 《学海》2015,(2):110-117
熊彼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思想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遗产。在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机遇之际,其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思想等,正触及并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其思想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本文梳理了熊彼特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路径与发展阶段,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民国时期中国学者对熊彼特思想的初步了解;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至1989年,熊彼特思想逐步引入中国;第三阶段从《经济发展理论》首次翻译到2007年,熊彼特思想进行多方位传播;第四阶段从第一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召开至2013年,熊彼特学说在中国开始了系统的组织化传播;第五阶段以2014年南京大学中奥熊彼特创新中心成立为标志,熊彼特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熊彼特经济创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鹏 《学海》2002,(2):52-56
1911年秋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1883- 195 0年 )出版了他的早期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 ,开创性地论述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创新理论。 194 2年 ,在他生前最后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 ,他仍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创新理论为基础 ,综合表述了他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思想。由于思想过于异端 ,加之时代局限 ,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在生前并没有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只是二次大战以后 ,由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突出 ,技术创新的思想才逐渐得到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广泛认同。他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有着英、法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同时代经济学的思想渊源,通过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诸如经济伦理的视角、方法以及劳动、异化、拜物教、自由、平等等概念与范畴,不同时代经济伦理的主体特征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思想: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是古典经济学宝贵遗产中最重要部分的"经济人"思想,在经历了不断的被批评和被修正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济人"思想之所以成为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基石,在于它实事求地回答了市场体制之下驱动人的行为的动机和经济活动为什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规则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必须以"经济人"思想为立论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风华 《哲学研究》2012,(2):100-105,126
<正>布坎南是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长于用经济学方法来讨论政治问题,思想上属于右翼保守派。他的《财产与自由》一书对私有财产的神圣性给出了大胆的辩护。但相比较近几十年来经济  相似文献   

7.
依原始佛教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的思想,职业不仅作为一种谋生方式,具有"个人义务"和"社会义务",而且更具有佛道上修行的宗教意义,所以佛教的职业伦理体现了职业的必要性、谋利和终极意义。必须建构与弘扬"佛教知足经济学",以应对当今世界流行的贪欲经济学。"知足经济学"的节俭、知足、布施以及财富分配具体方法等,体现出佛教在财富问题上的智慧及其特有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劳动价值论争论中, 马克思及其经济思想之所以在现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被打入冷宫, 据说是由于劳动价值论存在致命的技术缺陷, 不能加以“量化”和“实证”, 不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这种见解, 包含着严重的理论悖谬。一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价格论转向”, 是指西方经济学在其长期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种将价值混同为价格、以价格论取代价值论研究的具有主导性的理论倾向和结果。这一转向酝酿于古典经济学,完成于新古典综合者马歇尔, 并为现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普遍接受和继承。马歇尔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价格论转向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乔治·摩尔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伦理学家,摩尔的理论不仅引起了伦理学的重大变革,也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凯恩斯在剑桥大学信使学社接受了摩尔的伦理学思想,并终身奉为圭臬。可以说,摩尔的伦理思想不仅为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思想的借鉴,也为其经济学分析方法提供了指引。本文试图研究摩尔伦理思想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具体影响,从伦理学角度探究凯恩斯理论革命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为研究凯恩斯经济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为庆祝中山大学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创立二十周年,2011年12月23日至26日,全国高校中国管理哲学会2011年会暨中国传统治道的现代诠释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国内外著名高校的80余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进行研究、批判,并从多角度提出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管子》书中治国安邦的政治经济思想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仍不乏启示意义。由《管子》对春秋战国秦汉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分析,由此及彼,得出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方向是:政治文明建设是总根源,经济建设是中心,文化思想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强调了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大社会时空观。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哲学看货币的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森 《哲学动态》2003,(8):14-16
在当今中国现存经济学思想领域和大学正在施教的实际操作中,同时存在着几乎是不可通约的两大范式(paradigms):一是深深根植于古典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是建立在边际分析基础之上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学体系,不仅代表着两大分析套路截然不同的两种范式,甚至连它们所使用的语言也难以通约。尽管如此,在什么是货币和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这类问题上,这两套经济学的分析语言体系却有着许多交叉和惊人的一致之处。严格来说,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们继承、吸纳了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货币理论中的许多洞见,尽管他们拒绝了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3.
管子的地缘政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主要包括: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地缘实力思想;以不结盟、睦邻、惠邻为主要内容的和平地缘思想;管子的地缘经济思想突破了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范畴,其核心思想是对外开放、通过掌握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来达到影响别国政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宣兆琦  赵娜 《管子学刊》2009,(2):5-7,17
古代中国总体上建构的是一个重本抑末的经济文化模式,然而先秦齐国却是农工商并重。《管子》具有丰富的工商管理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官任能,加强行政领导和管理;建章立制,使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化;提高工商者的素质,贤者任以为官;抑制“文巧”;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和国家干预流通的职能等。《管子》的工商管理思想,不仅造福于当时的齐国人民,也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闪出了明亮的光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哲学工作者在经济问题上的几项任务陆剑杰马克思之所以能胜利地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是因为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一般哲学世界观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中介。今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之间架起由此...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曾经经历的三种历史视角 :经济人类学、经济学和整合的视角。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具有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指导经济学、伦理学研究的价值。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虽然是对1 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概括和总结 ,但它对于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自 1992年以来 ,中国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中国加入 WTO的利弊分析。然而 ,更多的分析是在经济学的框架内展开的 ,而事实上 ,这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生存的重大问题 ,单纯的经济学分析有失简单化。我们认为 ,中国加入 WTO,循着对经济影响的深入化 ,必将对置于经济生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一是通过澄清关于恩格斯辩证法思想及其《资本论》编辑工作的误解,阐明恩格斯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新世纪共产主义思想原则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依据的重要意义,表明恩格斯编辑整理的《资本论》的忠实性和可靠性;二是通过重新发现恩格斯在经济、社会和历史研究上的学术成果,强调其经济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贡献,其社会学思想对城市社会学、环境学和女权主义研究等社会学相关学科的启发和意义。这些研究既提供了如何从为人熟知的恩格斯著作里深入理解其理论精髓的思路和角度,也示范了如何从未被重视的恩格斯作品里发现与当下现实和研究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9.
甘德安 《学海》2006,(5):132-137
家族企业从被经济学、管理学界所忽视到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热点,确实是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事。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成果,专著和论文也充塞各类学术期刊,这些研究借助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理论,反而经济学没有很好地给出家族企业应有的理论框架和理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目的是尝试为家族企业提供一个整体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主要是借助]化博弈论为家族企业研究寻找一个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当前家族企业研究几个主要出发点及家族企业研究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阐述家族企业不过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形态]变的必然产物;第三部分借助]化博弈理论分析家族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指出家族企业会根据惯例传承下去,或者通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治理结构]化而成现代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为基础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被应用于美国基督宗教的研究中,这被视作当代宗教经济学(Economics of Religion)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宗教经济学的主要特征是借用经济学术语翻译和阐释宗教现象,以说明宗教行为中的经济学逻辑。本文在梳理宗教经济论(religious economy)学术源流的基础上,认为其实质带有强烈的经济主义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对宗教象征秩序和意义的阐释。因为市场及经济交换的逻辑并非宗教生活中的惟一主导,仅以宗教市场理论研究宗教(尤其是中国宗教)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事实上亦无必要在经济学的范畴内格义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