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治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教是促成美国政治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后期,天主教、犹太教及摩门教等宗教及教派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成为塑造美国政治文化、丰富政治议题、重构政党政治基础、强化意识形态分野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以及独特的历史境遇,美国边缘性宗教(教派)在相同的政治议题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其政治参与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宗教因素强化了此后以种族、族裔、性别等为基础的身份认同政治的发展,加剧美国意识形态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分野。宗教与种族、族裔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促使美国民主及共和两个主要政党呈非对称逆向发展态势。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宗教政治参与仍将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会受到美国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宗教问题,科学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曾提出了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当时俄国革命实际,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原则。但是,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基本上贯彻了这些原则,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7个维度分析和评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荷兰存在的宗教风险。研究表明,荷兰世俗化程度高,整体宗教风险低,当前荷兰的宗教风险主要表现在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风险两个维度上,由此当前荷兰宗教有一定的"现实安全风险";研究还确定了需对四个可能会增大荷兰宗教风险的变量进行关注:荷兰伊斯兰教的发展是否会引起宗教信仰格局变化;非基督宗教政党是否可能发展成为主要政党;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出台新的法律政策重新定义政教关系;在外部局势影响下,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反穆斯林等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到宗教教派间的稳定。这四个变量也是荷兰宗教"潜在人文风险"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7个维度分析和评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荷兰存在的宗教风险。研究表明,荷兰世俗化程度高,整体宗教风险低,当前荷兰的宗教风险主要表现在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风险两个维度上,由此当前荷兰宗教有一定的"现实安全风险";研究还确定了需对四个可能会增大荷兰宗教风险的变量进行关注:荷兰伊斯兰教的发展是否会引起宗教信仰格局变化;非基督宗教政党是否可能发展成为主要政党;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出台新的法律政策重新定义政教关系;在外部局势影响下,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反穆斯林等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到宗教教派间的稳定。这四个变量也是荷兰宗教"潜在人文风险"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宗教是人类的灵魂。从这个意义来讲,也可以说,宗教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光明。面对世界的动荡,人心的不安,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去叩问宗教之门,去寻求照亮人类出路的光明。尤其在现代社会里,现代性危机与生命本质性的困惑交集纠缠在一起,并在21世纪全球化的巨浪中波及整个世界。在共同的时代危机下,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幸福不再是民族国家的各自奋斗目标,而是全球的共同责任。因此,世界不同宗教也应当走近彼此,团结合作,共同担当宗教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妥当地处理好宗教问题以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相适应”问题的研究。一、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把握“相适应”论断的重大意义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自从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共产党诞生以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才真正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  相似文献   

7.
早在20世纪初,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将诞生的前夜,列宁集中精力研究了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写下了《社会主义和宗教》、《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等名篇。列宁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安定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制度与其它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无神论),与一切唯心论(包括有神论)相对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工作,争取和团结信教群众?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抵…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性质、取向和功能三个方面:性质上是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对立,取向上有以神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区别,功能上有对社会发展阻滞与推进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是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史演进和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重要的经济思潮,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的系列危机与新自由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的贪婪性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推波助澜,是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之源.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主张与实践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要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和精神实质,不能忽视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不良渗透;要正视美国次贷危机后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美国政治上的破灭现象,不能偏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要正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合理内核,不断处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郑筱筠:近几年来风云突变的中东局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东局势震荡全球市场"的新闻报道甚至以最大的字体出现在新闻媒体中。《利比亚战局令国际油价受压》等等文章一再显示中东动荡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东板块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由于中东地区在世界板块中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宗教信仰板块,那么如何评价中东变局的性质?如何看待中东变局后面的宗教因素?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与宗教的"教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相似文献   

11.
程宏俊 《学海》2005,(2):205-206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0 0 4年 4月出版 ,487页   2 0世纪末期 ,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 ,譬如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和印度国大党等。为什么这些党会发生如此逆转 ,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其中有无共同规律可寻 ?从世界范围来看 ,按阶级属性来划分 ,当今世界执政党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无产阶级执政党、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及其他阶级联合组成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兴衰 ,即取得政权和失去执政地位 ,有暴力原因 ,也有非暴力的原因 ,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  相似文献   

12.
从温州宗教现状看宗教的世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实地调查材料揭示了新时期温州宗教的发展和重大变化,指出在经济体制急剧改革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教徒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倾向;他们更关注物质世界和世俗利益,宗教保守主义和禁欲主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指出在市场经济和世俗文化的冲击下,宗教自身水准下降,内涵和灵修削弱,宗教道德滑坡等消极腐败现象。文章还针对温州宗教现状及其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福利国家危机与变革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议题.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并诠释福利国家危机论,如何看待福利国家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所具有的内在性与弹性,学者们远未达成共识.本文从理论和经验资料两方面试图阐释福利国家危机论及其局限性,分析和认识了近20年来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的变革和弹性.作者指出,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了福利国家危机论的形成,研究者还需要时间和更为充分的经验资料来证明上述危机的原因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受意识形态主导和依赖片面的经济学的假设来判定福利国家的危机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金燕 《学海》2014,(3):180-187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英国的劳工立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获得了与雇主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雇主责任法》等一系列保护性立法进一步限制了雇主的自由,使其不能再任意侵害工人的利益;工会的合法地位以及集体谈判的合法性得到确认,为工会争取经济权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劳工立法的发展印证了社会思潮由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在长期的发展中,拥有浩繁的经典,庞大的组织,严格的戒律和众多的信徒。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当今世界40多亿人口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就有28亿之多。这些人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属于不同的阶级与阶层,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除了教徒之外,还有更多的人虽未入教,却存在着泛  相似文献   

16.
巴哈伊教是19世纪中叶,由伊朗贵族巴哈欧拉,在伊斯兰教巴布教派基础上创立的一个独特的世界性的新兴宗教,其称谓得自巴哈欧拉之名,在中国旧称大同教。宗教的核心思想是“上帝同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巴哈伊教虽脱胎于伊斯兰教,但在短短160余年的时间,能成为影响广泛、最为活跃的新兴世界宗教,关键在于与其它宗教相比,有其独特的现代特质,宗教的教义教规与当代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基本一致,如强调“工作就是崇拜,服务就是祈祷”的宗教理念,强调科学与理性的和谐发展,倡导世界的和平,人权的保护,男女的平等,家庭婚姻的和谐。正是因为巴哈伊教…  相似文献   

17.
约翰·罗尔斯被公认为 2 0世纪中叶以来最重要的美国政治哲学家。他的《正义论》② 重新定义了这门学科 ,并在各个领域引起争议。有人批评他说 ,除了被他忽略掉的“个人”以外 ,他的所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根本上与宗教存在着连带关系。他后期所写的文章和《政治自由主义》③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种批评的回应。在这些作品中 ,他转向对“自由宪政民主体制下的多元理论”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诸如美国 (罗尔斯讨论的重点 )这样的社会中 ,人们对正义所持的异议已超出日常的范围 ,从而涉及到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诸如 ,堕胎、在医生帮助下通过医…  相似文献   

18.
学诚在《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撰文认为,全球化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而非选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同时又可能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局势,进而加大了全球性问题解决的难度。面对这些问题,人类社会需要有一个全球伦理准则作为基础,让个人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人和所有生命之间、人和大自然之间能够共同尊崇的一个伦理法则,即关心他人、关心人类、关心生命,这是世界各大宗教共同拥有的基本教谕,被称为“黄金法则”。越来越多的人看到,20世纪以来的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在对19世纪西非系列圣战运动简单追述的基础上,综合地分析这次圣战运动的性质及其多样性,并归纳出圣战运动对西非社会的影响。本文认为,这次圣战运动,有宗教运动、社会改革、文化运动、民族国家建构、反殖民运动等多种性质,并因此深刻地影响西非社会发展、宗教生态、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守成与制度更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百余年前国家溃败以来, 我们的文化传统便受到严重的挑战, 陷入文化的危机。危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失去信心和耐心的所谓全盘西化派, 囫囵吞咽了一些西方学说, 便急不暇待地要“打倒孔家店”、“不读中国书”了; 另一方面则是所谓文化保守派, 同样囫囵吞咽了一些古书,便高喊尊孔读经、设立国教, 不要或不顾现代制度了。时至今日, 两派思潮的消长并未歇息。20世纪 80年代, 西化思潮颇为盛行, 90年代与新权威主义同时出现了所谓文化保守主义, 今天则又兴起了所谓读经运动。这些历史现象说明什么呢? 会不会是由于我们对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