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王宇博 《学海》2005,32(3):203-204
近代英国的社会进步表现为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英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形式、社会道德标准、思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构成了英国现代化发展中的诸多要素与内容.而英国妇女探索自身价值与争取自身权利的活动--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就此的论述是:"每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  相似文献   

2.
吴庆宏 《学海》2002,(3):92-95
英国是女权主义产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这和英国妇女在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变迁、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中期后 ,英国女权运动的高涨更是和当时英国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不可分割。 2 0世纪 ,英国女权主义的发展促使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 ,尽管女权主义在 2 0世纪 2 0年代后经历了一段低潮。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英国女权主义的再次兴起重新推动了英国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 ,女权主义的斗争仍然在继续  相似文献   

3.
王赳 《学海》2008,(2):112-116
妇女的争取权利运动伴随着英国19世纪的政治改革历程.1832、1867、1884年的议会改革推动了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点燃妇女获得政治权利的希望,但妇女在政治上受排斥的地位并未改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变化培育了妇女新的争取权利热潮,激进的女性主义运动走到前台.  相似文献   

4.
研究者一般都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使D.H.劳伦斯发生了由女权主义到反女权主义的转向.如英国学者奚拉里·辛普森指出,"令人十分奇怪的是,在战争结束之际,……劳伦斯的态度突然转变,把男权至上的思想奉为信条.""二十年代,劳伦斯发展了明显的反女权主义倾向,与其早期的作品相比,泾渭分明."[1]有人甚至称其在一战之后患上了"厌女症",在散文、书信、小说中,不断地攻击妇女解放和女权主义运动[2]. 对于劳伦斯的反女权主义转向,中外研究者做了不少描述,但是对其转向的社会和内在原因,还未能进行深入而合理的阐释.为此,笔者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探析,以助于对劳伦斯整个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吴庆红 《学海》2001,(3):77-79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 1 80 6— 1 867年 )是 1 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也是当时激进主义 (亦称功利主义 )思潮的重要代表 ,著有《逻辑学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等。作为一名进步的政论家 ,他十分关注妇女权利的问题 ,曾“在 1 6年内连续发表了《妇女选举权的授予》( 1 853年 ) ,《代议制政府》( 1 861年 )和《妇女的屈从地位》( 1 869年 )三本著作 ,呼吁妇女的参政权、工作权、教育权和婚姻自由权 ,批评和抨击剥夺妇女权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要求把人权扩大到妇女”① 。其中 ,《妇女的屈…  相似文献   

6.
今日欧盟,在许多方面可算是一个准国家,且影响日益增强,它的许多重要政策都是以整个欧洲为基调做出的。这便要求过去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范围内的西欧女权运动不再局限于地区或国家这一狭窄范围了。这种转变对仅专注于本国妇女问题的西欧女权主义运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她们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适应形势的需要。西欧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回顾西欧新女权运动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就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宪章运动中都可以看到早期女权主义者活跃的身影。到19世纪,欧州许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由不同学科学者,特别是女性学者二十年的艰辛努力,俨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显学之一.但是由于资料等条件的限制,有关国外妇女史的研究依然还很薄弱,而王赳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研究>一书乃是近期我国国外妇女史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又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它内含着权利和责任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其中的责任不仅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使命和特定内容,并规定着妇女在此期所争权利的性质和价值,遂被妇女视为获得自身解放、实现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只有认识到"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内含着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才不至于作出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评判。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权主义历史进程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瑛波 《学海》2002,(4):95-99
本文对美国女权主义的发展过程作了一个历史性的评述。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二百多年来出现的各种不同流派的女权主义思潮 ,分析了各种对女权主义的批评及与此有关的女权主义运动内部的分歧 ,对女权主义的各种观点及其产生的社会、传统根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明治政府所颁布的《教育敕语》激起了日本的反基督教运动。在"国家主义"的强势话语下,日本的基督教运动陷入困境。深陷社会舆论批判之中的日本基督教会和学校一方面消除自身的"洋化"色彩以满足"本土"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则顺从政府的要求,维护国家的利益。日本的基督教会在祛除"外来"色彩,消解同"国家"冲突的同时,也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性,并最终被卷入法西斯战争的漩涡。  相似文献   

11.
辜鸿铭女性伦理思想包含女性与文明、理想女性观、婚姻的道德基础与社会责任等三方面的内容。他对女性在文明中的价值的赞美、对传统妇女所从事的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婚姻的社会责任的极其重视,包含着伦理的合理内涵。与此同时,其思想的局限性也鲜明地体现在:重国格独立,轻视妇女人格独立,重视妇女妻职,忽视妇女人职;片面强调妇女在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抹杀女性在婚姻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末英国爆发了要求废除大西洋奴隶贸易和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废奴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组织体系和目标选择,以及斗争和动员方式等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运动的所有典型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社会运动和第一次获得成功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本文将着眼于英国废奴运动初期阶段的1787至1792年,结合对社会运动这一概念的分析比照,探讨一些杰出的废奴主义者在废奴委员会组织体系内,发动民众请愿和抵制运动,并通过集会和演讲、文学和视觉艺术等手段传播反奴主义的信息,从而唤起民众的巨大的反奴热情.  相似文献   

13.
“生态女权主义” (eco -feminisme)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德·埃奥本 (Francoised’Eaubonne)在 1 974年首先提出的概念。她把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结合在一起 ,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某种天然的联系。自此 ,生态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态度在西方得到了迅速发展 ,人们 (特别是妇女 )从各个角度切入到这一思想态度中 ,包括环境运动、非传统政治以及女权主义的精神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一般认为 ,在自然造化中 ,有两种现象非常相似 :一种是女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生儿育女 ,并把食物转化成乳汁哺养他们 ,另一种是大地循…  相似文献   

14.
哈维《心血运动论》的产生及对近代生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哈维《心血运动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哈维 ,15 78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经商世家。殷实宽裕的家境 ,让幼年的哈维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此时 ,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早已扩展到英国 ,并蓬勃发展。这场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革命 ,给长期沉寂的英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它冲击了教会的神权统治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也为近代教育和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哈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 ,也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影响、视野更广。由于他的聪明和勤勉善学 ,顺利通过了剑桥大学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学习 ,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帕多…  相似文献   

15.
女性新福音     
朱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81-181
在詹姆士一世统治下,于1611年,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艾米丽·兰尼尔的笔下诞生了。她将之以拉丁文命名为Salve Deus Rex Judaeorum,意思为向神的致敬。这部作品也是兰尼尔个人对英国社会对女性的奴役体系的强烈控诉。兰尼尔通过三个部分来分析并尝试解决女性在社会中的问题,包括,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应得的权利,所该获得的知识,以及怎样从父系社会中解脱。本次论文主要着重讨论与本诗集同名的诗歌,Salve Deus Rex Judaeorum,这部分,通过分析兰尼尔诗歌中对夏娃的辩护,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释创世纪的故事,来展示一个鼓励女性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从父系社会中解放自己的一位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原型,一位伟大的女性艾米丽·兰尼尔。  相似文献   

16.
激进哲学     
《激进哲学》是英国的左派哲学刊物,创刊于1972年,每年出三期。与英国的其他哲学刊物相比,它拥有更多的热心读者。它在所有的英语国家以及其他许多国家中发行。这个刊物还定期举行一些会议。它刊登的材料被广为讨论和翻印。到目前为止,从该刊中选编的两本论文集已经出版。(《激进哲学读本》伦敦1985;《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哲学:激进哲学读本》伦敦1990) 《激进哲学》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余波中,那时英国大学中的哲学是非常传统的和保守的。普通语言哲学、分析的方法和经验的传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然而,60年代的学生运动开启了人们的思想,使之进入了一个激进思想和问题的全新领域。而在大学的哲学系中,这些思想和问题是被认为不值得研究而加以排斥和不予讨论的。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作家以细腻的写作手法,通过小说中的婚姻问题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婚恋问题的态度。尽管受当时社会的限制,奥斯汀无法将父权社会套在女性群体思想上的枷锁打破,但她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女性的尊严与独立人格对于唤醒女性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期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管子》女性思想内涵丰富。既有"男女有别""妇言不及官中之事""自媒之女,丑而不信"等男尊女卑、歧视女性、限制女性自由的思想,也有女性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生产、共同承担国家赋税、共同孝敬父母慈爱儿妇等男女平等思想,甚至还有肯定女性智慧、赞扬女性的思想。研究《管子》的女性思想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徐梦瑶 《学海》2006,(2):205-206
在西方,女权主义作为文化研究的铁三角之一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而国内对这一问题,特别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的新发展的研究,还急待深化。在当今中国历史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潮流中,这种研究视角的缺乏就不能不令人扼腕。正如钱乘旦先生所言,我们缺少的是“一种解读社会的视角,一个判断社会的立场”。(序第2页)在此背景下,吴庆宏博士的专著《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于2005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作者以伍尔夫为研究对象,精辟地论述了其女权思想特别是其新女权主义的思想,这部著作就成…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活动,欣喜地加入了职业大军的行列,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女性在业人口共有二亿二千七百多万,占女性人口的46.6%。另据1988年7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一文提及,我国全民和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已有正式女职工4800万人(占职工总数36.8%)。这个数字比起旧中国来,真是天渊之别。旧中国,就业妇女仅占妇女总数的0.22%,女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