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广西村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乃良 《学海》2005,(1):62-66
20世纪初 ,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 30年代 ,新桂系提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三自政策 ,随之在广西实行村治。与孙中山主张的以县为自治单位不同 ,新桂系主张以村为自治单位。新桂系实行村治与全国其他地方包括山西阎锡山的村治 ,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性 ,并且与乡村建设派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实行村治 ,广西建立了严密的农村基层组织 ,因而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研究民国时期新桂系的村治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村治的特点 ,对目前村民自治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理论上,王阳明以良知释知行本体,从知行合一走向致良知,同时将万物一体思想的根基诉诸致良知之学,即是说,他用致良知作为其心学思想之核心,通贯知行合一与万物一体。这种理论的架构及推演与王阳明治理思想的内在逻辑一体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治天"的关键在于"治心""治世",其中"治世"又可以转化为"治心",由"治心"可以达到对自然、社会的治理。三者之中,"治心"是核心和主导。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6,(5):74-79
在国家积极倡导"赋权于民"的背景之下,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探索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我国农村集体产权领域又一次重要的制度突破,它受到改革时以"地方政府-村集体-村民"三者关系为核心的地方治理结构的影响。S市J区Y村在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村集体以及村民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逻辑与特点。在地方政府主导产权制度变迁的情况下,村集体与村民都试图在既有的约束条件下积极建构其自主性,因此集体产权需要放置在地方治理结构之下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消失了约90万个古村落,而通过文化艺术相关途径拯救的村落也数不胜数,城市边缘的艺术村受到了极大关注。以广西南宁古岳文化艺术村为例,分析其特点与现存问题,从设计原则、统一规划、自主建设等方面阐述古岳文化艺术村公共空间统一规划与自主建设并做可行性分析,推动现今国内艺术村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府对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投入机制的缺失和对村卫生机构的模糊定位,最终导致了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公益性主导地位的丧失.只有对村卫生机构尤其是村卫生室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加以科学的定位并以此来指导村卫生机构的兴办,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公益化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候选人为视角,通过对C县白露村T县洲头村、永昌村选举的观察,提炼出候选人的四种类型即:竞争型候选人、半竞争型候选人、劝导型候选人、强制型候选人.竞争型候选人、半竞争型候选人等村庄精英主导下使得劝导型候选人、强制型候选人对"陪衬"的候选角色的认同,村民的认命心态给予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使陪选人的"陪衬"心态较为平和;竞争型候选人、半竞争型候选人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动用与角色强化能力,根据其自身的社会资本的强弱,动态的重复博弈来协调之间的关系及利益分配,最终在乡村权力结构配置中得以实现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阳痿是临床常见、难治性病症,自古以来多从肾论治,尤其是壮阳一法几乎成为辨治阳痿的代名词.在万艾可面市后,中医药辨治阳痿的市场日见萎退,表面看是中医缺乏速效性治疗手段,实质上是在辨治阳痿的理论及临床方面存在客观的问题.本文拟从心肝在勃起中的指令性调节、气血在勃起中的实质性支撑,以及肾精、天癸在勃起中的本质性作用等角度,从勃起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构建中医现代阳痿辨治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9,(1)
《论语治要》是著名佚存文献《群书治要》所收录六十五部典籍中的一部,成书于贞观初年,反映了贞观一朝崇尚文治的施政理念和重视"文儒"的用人特点。《论语治要》位列《群书治要》内"经部",反映了唐初大规模图书整理中确立的"四部分类法"的最新成果和文化价值定位,亦反映了贞观伊始唐太宗大兴儒学,释奠礼仪的变化,以及选用儒生充实文官系统的施政价值取向,这些都对后世释奠制度、科考制度等产生极其深远影响。《论语治要》中所提倡的文治思想,在实践上既表达了贞观君臣"君为治本""政者,正也"的施政逻辑,亦为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等制度形式得以确立和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5)
传统农业符合生态原理,但因为低产而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等技术手段的农业,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却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浙江德清探索的稻鳖共生新型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在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实现了"百斤鱼、千斤粮、万元产值"的目标。在生产商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稳定粮食产量、确保食品安全和消除面源污染、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等目标,对负外部性顽疾具有"无治而治"效果。稻鳖共生模式的推广或其基本理念的扩散,可以扩大其正外部性效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类实践回应了地域传统如何与现代技术结合,进而探索出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建热潮的产生,多地开展了在地性研究。三民村是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有关部门着力建设的一个艺术村落。有关人员为了实现从老旧村落向文艺聚集地的转型,开展了整体环境的营建与改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同乡建发展,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在解决外部环境问题的同时,重视当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与村民的态度心理。该村公共空间的营造保留了当地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对北京市H区村卫生室进行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村卫生室发展中的政策制约性因素,认为村卫生室未被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站与村卫生室的重复建设,村卫生室人才培养政策的不完备等是目前制约H区村卫生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杨俊凯 《学海》2003,(5):201-2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第 443页  以小故事来讲述大理论是一件既让人快慰而又充满挑战的学术体验。吴毅先生的新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2 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以其精致而又严密的文章结构 ,冷峻而又理性的行文风格实践了这一颇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之中 ,他以小叙事的方法对整个 2 0世纪的中国乡村政治的大逻辑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研究 ,给时下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该书以四川省东部地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双村为个案 ,运用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民族志的叙述架构 ,详细地考察…  相似文献   

13.
曾琦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2):41-44,49
综合运用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以263名小学1~6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的性质、参与的程度可以将小学生划分为三类,即消极参与型、主动参与型和被动参与型;2)从总体分布上看,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类型是比较多样化的,相比较而言,被动参与型的人数最多,主动参与型次之,消极参与型最少;3)在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方面,主动参与型学生的发展要优于被动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学生。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6,(3):46-54
在农村贫困地区基层政府不再主导、甚至基本退出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村委会自身经济难以维续、政治权威不足的现状下,如何动员村民参与村庄社会治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粤西Y市D村的乡贤理事会制度是一种新的探索,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之一,也为反思"乡政村治"体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5.
苏南村庄领袖的权威是一种由基于为村庄共同体带来福利的报偿性权威、基于上级任命获得的法理权威和基于个人人格和道德威望的魅力型权威共同组成的"复合型权威"。这一权威的延续,必须基于村庄领袖作为"经济能人"对村庄发展作出的持续贡献和作为"道德楷模"对村庄福利的慷慨回报。在此基础上,村庄领袖的政治权威可以自然获得并不断巩固。相反,一旦失去这两种权威基础,村庄领袖的双重角色则会自然中断。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现代性转向的重要目标.解析中国之治的发生学密码,基础层面的五大伦理维度不可忽视:民主集中、聚力筑梦的制度伦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伦理;法、德共治的社会治理伦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伦理.解读新时代中国之治的伦理意蕴并充分发挥其伦理功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道治"理论的政治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体虚无、"道"性"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道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道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相似文献   

18.
徐勇  黄辉祥 《学海》2002,(1):10-15
上世纪 80年代初 ,伴随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体制上形成了“乡政村治”格局 ,即从国家体制上 ,行政权上收至乡镇 ,乡镇成为基层政权组织 ;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 ,建立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对本村事务行使自治权。但这一体制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却复杂多样 ,特别是乡镇基层的行政权仍然以各种方式向村渗透 ,并在乡村治理中呈支配性地位。我们在河南省中部的L乡调查发现 ,乡镇通过目标责任制实现对村的行政主控便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一、乡域治理的社会构成及权力体制(一 )乡域治理…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7,(5):37-48
作为经世思想传统的中心范畴,治体论显示出对于秩序形态和政治构造的一种整体意识与体系自觉,蕴含了对政治秩序之关键要素及其组合演进的认知和评判。以三代经典体系及诸子学为渊源,治体论经汉唐儒学之培植,在近世政学传统中得到充足发展,形成了理学和事功学代表的分别以心性与事理为主干的理路类型。近世治体论尤其体现出中国传统对于治道、治法和治人等要素及其关联的丰富思考,构成重整与推进政治自我理解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今日牛郎村     
一听“牛郎”这村名,也许你会联想到旷野、牛群、遥远和荒凉;也许更多的是这里治安秩序,因这这里曾是有名的造枪贩枪事发地带。其实,牛郎不产牛,却盛产珍珠花生,号称“花生之乡”、“金山银水”之地。这个久负盛名的苗族村寨,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和铜仁市几个乡镇接边地带,隐藏在深山幽谷中。它是松桃自治县百里苗疆内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