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侧重于词汇、语法、听力、阅读等方面的学习,学生们大多只是掌握了语言层面的东西,可是真正在生活中应用这门语言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瓶颈,因为人们在交流中并非直截了当地,而是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语言使用的间接现象,这个现象时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的交流,尤其是对英语学习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文章试图就间接言语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以初步探讨,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结合。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翻译能力培养的现象,将翻译有效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但在大学中翻译教学中发现存在问题不少,突出表现为学生欠缺对于西方人语言表达习惯的常识,出现翻译机械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艾涛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17-118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上西化现象严重,学生英语实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也缺乏在国际交流中守护、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培育具有中华人文底蕴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探讨语言的本质,反思了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本文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以教授语言为主,而非语言知识;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通过全面的英语教育使学生实现英语学习的总体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化的英语教学--后殖民话语中的范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殖民时代 ,在诸如英语这种“帝国主义的”语言的教学中 ,不仅英语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而且一些有关语言概念、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基础范式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被提出。外语教学将英语划分为作为外语的英语和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 ,新的形势一方面使得这种分类范畴不合时宜 ,另一方面使得针对霸权语言的后殖民批评一般而言不够充分。首先谈谈第二个方面———关于霸权语言的批评问题 ,当霸权语言在后殖民时代被妖魔化时 ,存在着攻击对象的某些混淆 ,即指代语言的“英语”(English)和指代英国人民和英国文化的“英国人、英国的”(English…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我国重要的学习课程,在现在的大学教学中得到充分重视。语言的学习是融会贯通的过程,同时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能更全面、更生动以及更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分为四大部分,听、说、读、写。前两个方面锻炼学生实际交流能力,后两个方面锻炼学生外语认知能力,它们起到互相辅助的作用。随着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更好英语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引起相关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也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英语新课程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现状.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生成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气力:  相似文献   

8.
母语句法结构对中国学生英语语句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汉语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随着学生英语提高而渐趋减小,但当学生的英语达到相当高水平时仍可较明显地观察到。通过实验证明:中国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仍受到汉语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在词序方面尤为明显。这种影响的存在表明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应给予母语因素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尽管如此,英语教学还是很不理想,费时多效率低,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学生英语两极分化现象是:一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学习英语轻松有趣成绩好;而一些学生却由于对英语学习不入门,成绩低,久之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由此导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英语语言信息,它让学生从中吸收语言点,了解国外文化知识,模拟并拓展语篇语言机构进行实际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有效的开展英语语篇教学却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简约、有效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也是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此,我们引入“思维导图”的语篇教学方式,使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删繁为简,更形象、更高效地开展英语语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吴玲 《美与时代》2013,(12):77-7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同等重要的。而写作一直被公认是“听、说、读”的综合反映,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写作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写作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主要体现。通过研究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隐喻的使用情况来了解他们的英语习得情况,能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外语教师是我国文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本身的本土文化的素养以及其对于本土文化的观点、态度和意识影响着我国的文化教学。因此,本课题将对中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本土文化素养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探讨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养成与提升本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当今英语学习者的本土文话失语现象提供参考。我国两部英语教学大纲(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都提出要培养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在我国外语教学界,  相似文献   

13.
对汉语母语学生与英语母语学生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294名汉语母语学生和109名英语母语学生参加了音节意识任务、首尾音意识任务和音位意识任务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母语学生与英语母语学生发展趋势并不相同:汉语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迅速期为小学初期,之后发展缓慢;英语母语学生音节意识和首尾音意识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长,但音位意识则表现出不规则的变化趋势;(2)随着汉语母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与英语母语学生英语语音意识之间的差距并未缩小。  相似文献   

14.
“过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于窈  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68-474
“过分自信”是一种偏离校准,是指人们关于一般知识问题的概率判断通常以某种方式偏离校准,这种偏离都偏高。跨文化系列研究表明:面对常识和概率判断问题,集体主义文化成员(如中国人)比个体主义文化成员(如美国人)更过分自信。文章在简要回顾“过分自信”研究的基础上,对“过分自信”的跨文化差异及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地介绍,并对“过分自信”跨文化差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冀对以往的研究做初步的归纳和总结,促进决策领域中跨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川心理科学》2014,(2):15-15
英语考试社会化后,对高中英语教育及其英语教师会带来什么影响?“中学英语教师并不感到失落。”一位深资英语教研员非常肯定地说。她认为,随着我阂对外开放的深化,英语的使用价值会增加,英语老师不会因为高考改革而地位不稳。她强调,高考对英语考试的改革,说不定能推动英语教学更好地走向实用。同时,高中英语教师普遍关心这项改革的相关细则。  相似文献   

16.
使用语义启动词汇判断范式,研究维吾尔语-汉语和朝鲜语-汉语大学生双语者词汇加工的模式如何受语言经验的影响.实验一表明,维汉双语者既存在语言内、也存在语言间的语义启动效应.不管目标词是维吾尔语还是汉语,以维吾尔语(母语)为启动词的效应要大于以汉语为启动词的效应.实验二表明,朝汉双语者语言内产生了类似大小的效应;但当目标词是汉语、启动词是朝鲜语时,却没有启动效应.进一步的问卷调查表明,朝汉双语被试虽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听说和阅读母语的概率大于听说和阅读汉语,但在大学阶段却是汉语占优势;维汉双语被试在小学、中学、大学时的口头语言都是母语占优势;虽然他们在大学阶段阅读汉语的概率要大于母语,但两者的差异要明显小于朝汉双语被试.这些结果说明,语言经验可以改变词汇形式表征的加工速率以及从形式表征出发激活词汇意义的模式,从而使得第二语言有可能取代母语而上升为主导语言.  相似文献   

17.
欧美教会近代灵性大复兴,促使"短歌"风行近现代教会,并影响了中国教会。"短歌"的特点是歌词简短、曲调简易、音域窄小。但在崇拜中过分强调"短歌"的功能,会使得崇拜的整体功能受到限制,所以对"短歌"现象应当进行神学的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王永德 《心理科学》2004,27(5):1150-1153
采用语言实验方法,探索外国留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输入在习得中作用问题。选择了母语为英语、日语和韩语,汉语水平为初等的留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母语在习得汉语的前期有重要作用。母语相关语言规则与汉语补语差别最大的留学生,他们对汉语补语不同水平间差别反应的敏感性最高;差别最小的,敏感性最低;介于其间,则敏感性为中等。此外,汉语输入对习得也有作用,其难易影响习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往,英语教学往往以语法为提纲,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得到高分。传统的英语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其内容局限于语法知识。以笔试成绩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必然导致教师和学生重语法分析、句子结构、单词硬记,而轻视英语听力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很大的教学误区。近年来,英语教学的改革,也着重于单一化笔试,转化为综合技能的培养与考查;听力占着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使用跨语言启动条件下的真假词汇判断任务,以母语为维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第三语言为英语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维吾尔族三语者不熟练的第三语言的语义表征特点,即他们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储还是独立存储问题。结果发现,跨语言的启动条件下,在实验一,启动刺激(维语)与目标刺激(英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在实验二,启动刺激(英语)与目标刺激(维语)之间没有产生语义启动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三语言的语义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被试的母语较容易启动第三语言,但非熟练的第三语言不太容易启动母语,这是因为被试的第三语言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