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外国旅行家、传教士、学者,纷纷进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界者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科学研究,西南少数民族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存,是近现代国内外研究者考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考察研究的成果进行回顾性的评述,认为中国人类学者投身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精神,值得21世纪的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者汲取弘扬。  相似文献   

2.
从西道堂看宗教如何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秦惠彬六月下旬我们一行数人应教长敏生光先生之邀,在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的安排下,赴临潭对“西道堂”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学术考察。我们先后考察了和政治子街、临潭城关、长川、尕路提、卓洛,合作城关,碌曲城关,临夏城关等地。...  相似文献   

3.
2000年 2月 28日至 3月 2日,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卿希泰、李刚、钱安靖教授一行八人,应邀赴瓦屋山进行了考察。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李后强、瓦屋山管委会主任马朝洪等人隆重接待并召开研讨会。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瓦屋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地区洪雅县境内,系古青羌之地,也是早期天师道的重要活动场所。一行人冒雪考察了山顶的道观遗址,到炳灵乡和柳江镇察看了民俗。双方通过深入研讨,达成以下共识:第一,瓦屋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二,瓦屋山的旅游开发应以道教文化、羌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由传教士创立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华西边疆①研究为宗旨的国际学术机构,是近代华西文化史上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里程碑。具有传教士身份的学者在学会的构建与研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重点考察川西北、川康、川藏及滇北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内容涉及人文、自然、科学领域,成果丰硕,有较高学术价值,至今在海内外论著中占有很高引用率。在文化交流中,学会是华西文化西渐之先驱,吸引国际汉学界对华西加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23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成德同志应日本爱知学院大学禅研究所邀请,率领该院《五台山研究》主编崔正森研究员、五台山佛医研究所所长孟海贵副研究员和五台山研究会理事、五台山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杰英教授等人组成的佛教文化代表团赴日进行学术文化交流考察。  相似文献   

6.
"宋学"的理解在学界有很大差别。本文试图将"宋学"的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回到"宋学"命名、定义、研究的元明清学者是如何看待"宋学"的;另一方面还联系到宋代文化的背景与学术发展的趋势,考察宋代学者是如何标榜自己的学术形态、学术宗旨。由于宋学思潮中的不同学派学者均在强调自己的学术是一种"明体达用之学"、"义理之学",以解决现实的人心世道、经邦治国的文化功能意义,故而"宋学"的外延应该包括整个宋代的不同学派和学者。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的宗教问题与东部地区相比更为突出,其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尤其明显。因此,深入考察西部地区各种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加强宗教理论研究,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宗教问题,对于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如何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宗教研究呢?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端正思想路线,学习、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要深入研究迈向对世纪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宗教问题,那么…  相似文献   

8.
张蝶 《现代哲学》2016,(6):113-117
历代注家关于《革》卦的主题思想为何,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学术史上的主流看法基本统一为将《革》卦定位在革命、变革之义上。基于革命这一大前提,本文考察了历代注家对《革》卦的注解,就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道德价值观和革命的合理性等问题给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一书的学术贡献,首先在于其对中国佛教哲学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概括和整理;其次在于其研究方法上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即综合运用文献学、思想史学、比较宗教学等方法,为当代佛教研究方法论的确立做出了贡献;此外,在对中国佛教哲学体系进行考察过程中,同时关注中国佛教哲学与儒家哲学、道教哲学之间的交涉互动,对佛教哲学中国化进程做了具体而微的考察。本书日文版的出版将对日本佛教学术界带来思想的刺激,为中日佛教学术交流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寿安 《学海》2011,(1):146-163
探讨传统中国学术的近代转型,考察经学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本文试图从经数与经目的变化上,考察经学学术转变的意义。在两千多年历史中,经数与经目随着政治与学术的互动而变动不居的,正是在考据学最兴盛的乾嘉道光时段,经数与经目的变化最为剧烈:从段玉裁的二十一经说。沈涛的十一说,直至龚自珍的六经正名说。晚清学界对经数经目的重新排列,形成儒家经典在十九世纪的多面裂变。  相似文献   

11.
一、划分学派的着眼点以什么作为中国古代学派的分水岭?每位学者在论述一种学说的学派属性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划分学派属性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说的主旨上,也就是说应该放在学说的根本观点、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上。其理由如下。1、历史上的学派之分是由学术主旨不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个过程,而形成的时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蜂起,形成争鸣之势。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立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都有一个学术宗旨;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争鸣的情况,它们各自也都是在围绕着自己的学术宗旨立论。没有一个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宗教学术的建立,史学成为考察中国宗教传统的重要方法。传统佛教历史书写的范式逐渐被系统化、理论化以及“世俗化”的现代历史叙事所取代。本文以陈垣为例,考察其佛教历史书写与自身信仰立场、学术背景和方法论视野的关系,以及其研究在当时学术语境中的典范性与例外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近代历史学家如何参与宗教知识的构建,为人们对宗教的理解提供重要的外部视角,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评述历史学的方法论视野在宗教研究中的意义与困难。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中西方的"学派"观念比较——兼论"思孟学派"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察古希腊与中国先秦汉初的"学派"观念入手,比较异同,分析其通约性结论,指出学术师承渊源和学术宗旨,是我们考察"学派"的两个重要视角,而且学术师承渊源更重要。进而分析"思孟学派"这个名称,指出从"学派"义例来看,孟子并不认同子思,子思学派与孟子学派是并列的;"思孟学派"这个名称只适宜于着重考究子思的思想,以及孟子因袭其说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简讯     
2005年10月27-11月1日,我所张泽洪教授应邀参加“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云南蒙自举行,参加研讨会的中方学者50余人,越南各大学、研究院学者50余人。研讨会探讨红河流域社会历史文化,张泽洪教授宣读了《唐宋时期云南地区道教的传播》论文。学术研讨之后中越双方学者分赴云南石屏、建水,越南老街、沙巴考察地方文化。(章宏)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丁培仁教授翻译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于2005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日本秋月观1977年前十余年研究净明道的…  相似文献   

15.
刘宗贤研究员撰写的、 2 0 0 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东方儒学》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当代东方儒学的上乘学术专著。它不仅从历史、现状和理论相结合的高度上考察了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东方国家或地区的儒学的内涵、发展与变迁 ,而且把东方儒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分析其异同和层次。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下 ,考察当代东方儒学作为有别于欧美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结构模式 ,它在迎接现代化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如何转型 ,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 ,并在进行历史和现实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其…  相似文献   

16.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学海》2006,2(4):104-112
本文采用“思想史”的方式来追溯“话语”作为概念的内涵,分别考察了福科、巴赫金、哈贝马斯、海登·怀特、费尔克拉夫等人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理论基础。“话语研究”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与“本体论”和“认识论”学术范式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王学斌 《管子学刊》2010,(1):25-28,49
有清一代,《管子》校勘领域有着鲜明的学术传承。王念孙、陈奂、丁世涵、戴望三代学人,秉持乾嘉考据学之方法,致力于《管子》校雠事业,为后世的管子研究提供了扎实可信的文献基础。故对这一学术系谱进行考察,既可认清其在管子研究由古典向近代的学术转型中之地位,亦能借此个案了解清代子书校勘之命运。  相似文献   

18.
李晓宇 《宗教学研究》2006,5(4):202-206
“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是后人对蒙文通先生佛学研究的一条概括,为充分理解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本文从蒙先生为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和如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这两个问题入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到支那内学院问学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南走吴越”的真实意图;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与廖平的师承,以及他们同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学术差异,指出了蒙先生“治经之法”具体内容,揭示了其思想渊源和学术旨趣。  相似文献   

19.
复旦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一路名校走来,一直走进了学术的殿堂,她就是既有学术悟性,又勤于笔耕的刘洁博士.因其学术悟性高,所以刘洁博士的研究领域比较宽广.比如先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妇女史等,她都研究,然而,中国古代妇女史应该是她的主攻方向.因其勤于笔耕,所以刘洁博士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走不出的后花园——从〈世说新语〉中的女性说起》、《列女传史源学考察》等,不胜列举,然而《列女传史源学考察》无疑是最有份量的一部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致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士们,先生们: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今天正式开幕了,这是继1989年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之后又一次国际儒学学术盛会。世界五大洲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社会贤达,再次云集北京,与中国海峡两岸学术界的朋友一道,纪念孔子和讨论儒家学说。参加今天的庆祝大会的近千人,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也有二百多人,可谓群贤毕至,硕学成集。我们相信,这次盛会一定开得有声有色。这里,请允许我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国外的和国内的新老朋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从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到现在已经五年。五年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