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忠恕 《心理学报》1981,14(1):5-12
荀子名况,字卿。生活在战国晚期(约公元前310—230年)。这时,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荀子在诸子中最为晚出,他研究了各家学说,既取其精华,又批判其缺点,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是我国古代较全面地论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思想家,以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为依据,形成了系统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科学,它还只有短暂的历史。但是,它的孕育过程,在外国,可以远推至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我国,当然始自孔子。到了荀子,由于他曾长期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并三为学宫之长,因而有机会广研百家学说,博采众长。这样,就使得他不仅集了儒家之大成。同时也集了百家之大成,而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唯物主义大师。在教育方面也是这样,他不仅总结了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批判地吸收前代儒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子学说,来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他在《非十二子》中批判他家他派,以仲尼、子弓的正宗传人自居;依此,他对孔子思想学说应是全盘继承。但是,他又提倡在学术上“宗原应变,曲得其宜”(《荀子·非十二子...  相似文献   

4.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时期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处在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他心理学思想的辩证因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荀子是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荀子还非常注重论兵。荀子的兵学思想十分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儒家一脉相承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的发展、充实,显示着荀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荀子礼法思想的独特性格高积顺荀子是战国后期人。当时,统一已成定势,且期日临近,在思想文化领域,百家纷立的格局已呈现出百家合流、一家独统的态势。时代造就了荀子,荀子为时代设计未来。他力排诸子,兼采各家,特别综合改造了儒法两大学派,创立了著名的礼法论...  相似文献   

7.
荀子论情、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国材 《心理学报》1980,13(2):88-95
荀子名况,是战国后期的赵国人。他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位集学术思想之大成的思想家。在他所遗留下来的三十二篇著作即《荀子》一书中,包含有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的心理思想。现在我们仅对他的情、欲、性的心理观点进行一些分析。不妥之处,尚望指正。  相似文献   

8.
吴虞对儒家的基本态度是从根本上予以否定,从孔子、孟子到董仲舒等儒家代表人物都受到他的攻毁。但他对战国末年的儒学大师荀子却是个例外。 本来吴虞对荀子亦持基本的否定,但后来经过他对《荀子》的重新审视,又以为荀子的见识度超越儒家与诸子,甚至视荀子为儒学中的路德、中国古代学术界的培根。并写作了《荀子之政治论》、《荀子之〈天论〉与辟机祥》、《荀子之〈劝学〉及〈礼论〉》等三篇论著,来阐发荀子的政治观、天道观与人性修养学说,对荀子的学说作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荀子礼治思想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欲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着力于富国强兵之事业,而大国则更希冀统一中国,成就王天下的丰功伟绩。先秦诸子应此形势,纷纷提出各自的治国安邦之法,儒家学派即为其中重要的一派。然而,儒家在经历了孔孟的发展历程之后,在战国后期已经陷入窘境。当时的儒者必须做的就是改造儒家思想,使之适应即将到来的统一帝国的需求。于是,荀子继承并发扬了儒家传统,汲取诸子学说,构建起一套以礼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由于荀子思想的重要性,学界对荀子的研究用力颇多,著作甚丰。然而荀子的思想宏大,对他的认识难免囿于一点而不能形成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孟凯 《管子学刊》2011,(2):24-29
荀子的正名理论不仅接续孔子的正名传统,也有对诸子之学的扬弃,在正名理论中荀子借鉴了名家、墨家的理论,丽他们也是萄子批评最多的。荀子的正名理论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中。其中他讨论了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制名的原则等,并对“三惑”等不正之名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名的主要作用在于“明贵贱”与“辨同异”,“贵贱”关乎价值,“同异”关乎事实,萄子就通过名联接了事实与价值。“辨同异”在乎求“真”,“明贵贱”在乎求“善”,而荀子又认为“明贵贱”高于“辨同异”,从而把名学引向伦理、政治之域。  相似文献   

11.
荀子学辨     
荀子的学术思想渊深复杂,因而在对他的研究中,至今仍有若干易于致疑之点,犹有辨明之必要。如荀子虽推崇仲尼、子弓,但不能仅据此认为其学即出自此二人。荀子对他们的推崇实与其治学宗旨相关,即认为仲尼、子弓的学行已臻于圣王至足之境,可为天下学者师法。因而不能认为荀子对仲尼、子弓的推崇,是在自标师承之门。荀子又每以礼法并称,但他所谓法同法家之法是有区别的概念。荀子所谓法不具备法家所谓法的绝对法制意义,乃是相对于礼的次一级规范或法则,已有被礼同化的趋势,并被用来调整、充实和完善儒家的礼制体系。荀子对其前的诸子几无不攻驳,虽儒家亦所不免。但可注意者,惟不见对法家商鞅的讥弹。此或可窥见到荀子思想中法家因素的来源。荀子关于数义之说,实质上是对周代贵族礼乐文化传统的继承。此说以君子知义为本,官人守数为末。这影响及于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即以君子、礼义为纲,以君子、礼义为建构其学说体系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先秦诸子学派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体系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思想就是裕民经济思想,其核心目标就是富民强国,通过富民,实现民众治理、国家安宁、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总结荀子的裕民经济思想,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节用以裕民、尚德以裕民和善政以裕民。  相似文献   

13.
郭强 《管子学刊》2020,(2):43-48
《荀子》是先秦重要子书,然"抑荀"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荀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抑荀"现象,主要包含因学术流变、政治意识形态、个人主观臆断而造成的对《荀子》的过度诋毁和强制阐释两个方面。在"新子学"框架下,必须重新审视"抑荀"现象,迫切需要通过文本细读和客观评价重构《荀子》的地位。《荀子》文本的作用辐射至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其间必有永恒的普遍价值。《荀子》在"新子学"体系下主要有理论指导、道德滋养和困境突破三种作用。新时期子学研究者应顺应时代需求,重新审视诸子元典,并重新构建元典价值。以"重审"与"重构"为前提,子学研究者应将诸子元典的价值进行现代化转换,进而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子学精神"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思想的早期发展中,自墨子最先提出知类(《墨子·公输》)的主张,相似说法渐渐出现在诸子学派的作品里。本文则尝试根据孟子和荀子的相关见解,探究先秦儒家知类观的内涵与形态。孟子言类虽不及荀子频繁,但也不乏对类的重视;他更像墨子那样,将人们在某  相似文献   

15.
在荀子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先富民后富国,最终达到"上下俱富"的社会。他的这种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分"为其提供法理上的保证,并以"薄俭"节其流",以及重视生产和轻赋的"开其源"方式作为具体实施的策略来实现的。可以说,比起先秦其他诸子讨论的经济问题,荀子的这种思想更加关注民生,讨论问题更具有现实性与针对性,即使对现今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荀子的学术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此学术界迄无异议。但是,他如何集诸子和儒家之大成,根据什么目标,遵循什么标准,采用什么方法,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尚待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在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史上,荀子的思想不仅比较丰富,且颇具特色。本文从犯罪心理的原因、犯罪心理的预防以及刑罚心理等三方面探讨了荀子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稷下先生”之一,又是稷下学宫著名的领袖(“祭酒”)。他的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人学思想,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最全面最系统地研究了人的问题。凡是当时所能涉及到的方面,诸如天人关系,人和动物的区别,人性论,人的群体性,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等问题,他都作了探讨;并对每个方面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提出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0月4日至8日,“由山东孔子学会与山东临沂社会科学联合会发起、组织的全国首届荀子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山东临沂市举行。来自山东、北京、甘肃、浙江、广西等地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通过提交论文、座谈讨论等各种方式,就荀子对儒学的贡献、荀子与先秦诸子的关系,以及荀子学术思想之内容及其现代价值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地辩论、探讨。 (一)关于荀子对儒学的贡献 许多与会者指出,作为战国时代的儒学大师之一,荀子对儒学的贡献是全面而巨大的。综合学者们阐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儒家礼学的贡献。有学者指出,荀子的礼论突破了儒生以相礼为职业的旧传统,突出了礼的作用,丰富了礼的内涵,它标志着儒家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音乐思想系统地集中于《乐论》,他继承了儒学重视礼乐的观点,思想体系完整,是我国第一部音乐论著。文章从音乐的本质及特征、荀子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音乐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思想做剖析及总结,旨在对其音乐学的贡献及地位总结梳理,以期对其有一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