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舍己救婴孩     
冯一中 《天风》1997,(8):38-38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位从江西来邵武打工的姜美旺才出生8个月的男婴姜过江因患小肠疝气,肠子绞在一起,婴孩已不省人事,双目垂闭,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婴孩的父母,在家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孩子的母亲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住在附近的几位基督徒,首先是房东游彩风姊妹,她对孩子父母说:“赶快送医院抢救。”孩子的父母哭着说:“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父母反映,孩子的语言听不懂了,什么“报告”是请吃饭:“bb”表示再见,原本孩子讲英文听不懂,连说的中文也听不懂了。随着e时代的来临,网络正悄悄地影响着两代人的关系。很多父母比较注重孩子身边交的朋友,可是隔了一层网络的薄纱,父母们似乎没了辙。另外,孩子和父母的共同语言也逐渐减少了。孩子在网络上查看资料或制作,父母总怀疑孩子在打游戏而采取“封网”措施。问他们吧,孩子们居然说:“说了你们也不懂!”显然,由于孩子自我意识的  相似文献   

3.
教子以德     
不少父母经常说:“孩子不能太老实了,老实人吃亏。”一听自己的孩子告状,就不问青红皂白,鼓动孩子:“不能白吃了这个亏”。“不能便宜了他”。父母的这种举动,是忘了以德教子的责任,无意  相似文献   

4.
假如我是一个婴孩,我有不出生的权利。世界,你可曾听到我在羊水中的呐喊?如果我的父母还未成年,我不出生。你们自己还只是一个孩子,稚嫩的双肩怎可能负载另一  相似文献   

5.
四二一忧思     
记得一报刊称:拜倒在孩子脚下的父母称孩子是“小皇帝”。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已有几千万独生子女出生。“小皇帝”就是指这一代孩子。 “小皇帝”,确切地说,就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上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独生子女们。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家家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中,相对于孩子,父母总是强势的一方。对于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的“待人不礼貌”“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小毛病”,父母总是倾向于把问题原因归结为“孩子天生性格如此”“自家孩子就是不如别人”等客观因素,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而模仿正是孩子习得技巧、获取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毫不夸张地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基本上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晓亮在学校里理应算是一名优秀的孩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来,在家里,当晓亮取得一点成绩时,父亲总对他说:“别忘乎所以,某某比你强多了。”而当晓亮某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妈妈又骂他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猪都比你聪明。”晓亮父母在教育孩子上不仅常用冷嘲热讽来贬低他。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儿童多动症的连续个案。目前是在第七次咨询后接受的督导。来访者的父母和父亲缺位咨询师说:“这已经是我第七次和孩子、家长一起工作。我觉得咨访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我们用的是游戏疗法,氛围非常轻松,而且是由孩子来主导玩什么、怎么玩、制订怎样的规则、怎么分配时间。上次和父母讨论孩子有什么变化。妈妈说没有什么变化,爸爸说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在建立规则方面,他不再像以前那么独断专行了。上次他  相似文献   

9.
陆道骆 《天风》2011,(9):59-59
偶然看到一篇资料《从小推崇善良教育》,是说在德国孩子生下来后。父母最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教育孩子学会自立,二是教育孩子从小要有爱心,进行“善良教育”,有人说: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人生藏宝图     
我的一位同事非常敬重他的父母,他知道父母的责任并不是给孩子铺路,而是要给他们一张人生地图。 他的书桌上始终压着这张“地图”,他曾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一张藏宝图,我会接着记下去的,将来有一天把它送给我的儿女。”  相似文献   

11.
小草 《天风》2005,(6):35-35
一个杂志的编辑说:“很多有头脑的警官都看到了青少年犯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些父母对孩子通常说的话是,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您会发现,完美主义会给孩子带来的苦毒,因为孩子并不完美。如果您能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史”,或许能够帮助您。您需要对孩子实行宽容,他们不能和比他们大5、6岁的人相比。他们把事做对时要找出夸奖他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会说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说谎呢?从说谎被解释为“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和深思熟虑地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企图”来理解,说谎与个体认知发展、自我意识产生、道德概念的掌握有关。在这个意义上孩子大约是从3、4岁开始说谎的。 孩子说了谎话,父母会感到震惊,震惊之余应如何对待孩子说谎呢?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特征     
厉永举 《天风》1996,(10):45-45
我们每一位真正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都会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新的生命,这是一个属灵的永远生命。那么,这个新生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呢?如果拿我们这个肉体的生命做比喻,倒有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就是“哭” 一个婴孩来到世上,第一个举动就是哭,听到孩子的哭声,我们说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可是我们刚信主的时候往往也是从“哭”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婴孩乃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婴孩在道教中的含义丰富且深刻,概略言之,有无名、无欲、无为、守一、自然等意蕴.事实上,道教关乎长生久视的修行很大程度上是以重返“婴孩”之质来考量的,如:追求婴孩“精”之充足,追求婴孩“气”之冲虚,追求婴孩“神”之自然,等等.“婴孩”之简单寡欲、率真与自然等品性对于当代社会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父母就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不知怎么就变得像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了。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因为打骂只能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说教又被孩子当作了“耳边风”;放任不管更是不行,因为孩子们那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家有‘逆子’怎么办?”这成了困扰孩子开始步入青春期的父母们的难题。当父母们发现,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儿童的惩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儿童的某种行为实行批评或惩罚,是教育工作中最常见到的事情.尽管有时教育者本人也许并未意识到,然而他们对于儿童的行为已经确实构成了批评或惩罚,比如:孩子无意中做错了事,妈妈顺手拍拍孩子的头,说:“这样是不对的”;再此如:孩子由于不听话摔碎一只杯子,爸爸一生气甩手走了.父母的这些行为表现得十分自然,大概在事前事后确实没认真地想想,他们的做法是在批评一种行为,表扬另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孩子的回答 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 一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 另一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更漂亮。”  相似文献   

18.
陈巧凤 《天风》2006,(9):28
家教其实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既极其深奥又十分简单.作为基督徒父母坦诚地把“心育”向儿女说出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同“主是我们的知心朋友”一般!用爱与包容去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9.
病中的爱     
四川黄盼姊妹今年27岁,生了一个婴孩刚满5个月。复活节那天,她抱着孩子来到教堂,与众信徒及香港友人们分享主恩,大家争先抱着她的孩子照相,彼此心中十分快乐。不料,当夜她的丈夫急病发作,第二天凌晨住进了医院。6点钟左右,黄姊妹打电话给教会的同工王伟,说丈夫住院,请求代为祷告。王伟那几天很忙,以为她丈夫那么年轻,身体一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孩子更是如此,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劣性。面对孩子的不足,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责怪孩子,甚至以拳脚相加,殊不知,孩子身上有不少缺点都源自于父母的过失,“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一点,只是在平时被我们忽视罢了。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