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日阿龙拿来“华容道”,又叫“捉放曹”的智力玩具,摆在我面前,要跟我论输赢。我很早就知道这个玩具,比较难玩,很费时间,就不想玩,想来个金蝉脱壳摆脱他的纠缠,说:“如果你在两分钟之内‘玩转了’,我就认输。”他嘿嘿笑道:“一言为定。”我说:“当然,军中无戏占。”只见他一会儿就把“曹操”走出来了,还不到半分钟!我再定睛一看,原来少了一个“五虎将”。  相似文献   

2.
罗马 《思维与智慧》2007,(13):22-22
一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人心目中的偶像。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说:“容我再考虑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幸平 《天风》2009,(6):62-62
(一)都不如我 一棵树长得很茂盛。 叶子说:“我青翠美丽,谁都不如我!” 花儿说:“我鲜艳芳香,谁都不如我!” 树枝说:“我柔软多姿,谁都不如我!”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5.
雪峰 《天风》2017,(1):44-45
《歌罗西书》的末尾,使徒保罗写下这么一句话:“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西4:17)亚基布是谁几乎无人知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保罗称他为“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参门2),可见他也是一位传道人。保罗对这位传道人的劝勉很有深意,值得深思。“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第一,传道人是“从主所受的职分”,不能自封,因为经上说:“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  相似文献   

6.
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说:“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上,老师问道:“同学们,如果今天你们是一棵树苗,今后准备做什么用?”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要盖房子,有的说要造轮船,唯独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要长成参天大树,在科学的园地里独树一帜。”老师连连夸赞他“有志气”。  相似文献   

8.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9.
李世峥 《天风》2013,(3):54-55
耶稣正在讲道时,几个法利赛人前来见他,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此话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恫吓,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耶稣的回答中能看出他的镇定:“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有个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牛被拉去衅鼓时那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让人“以羊易之”,岂不知羊同样可怜,如此以小换大,徒给人以吝啬的印象。孟子却善解人意,安慰他说这其实是一种不忍之心,只不过“见牛未见羊”罢了。这就是《诗经》中所说“他人有心,子忖度之”,你把我说了做了却还没想清楚的心思全说出来了。于是,齐宣王感动地对孟子说:“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现在我想说的是,如果孔子他老人家读了王长华先生的《孔子答客问》,他也一定会说:“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道理很简单。《孔子答客问》是一部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南人 《佛教文化》1997,(5):24-25
全球“温室效应”真地已经降临了么?这大约不算什么新鲜话题了。可是,一位又学佛又学很专业洋玩艺的青年朋友还是常对此撇嘴:什么“温室效应”?应该叫“火宅效应”!人这物种,就会造些文饰的词蒙自己!照他的说法,全球的温度平均上升哪怕一两度,北极万古不融的冰山立刻就要融化———他说:“那还是温室么?哥们,这不是火宅是什么?”这话有火气,但今夏北方的气候,可是比他的话要“火”得多,这倒是真的。好不容易,熬过了最初几轮热浪的煎熬,京城的报纸这才宣布,说是今年夏天乃184O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我心说了,184O年算…  相似文献   

12.
王培焰 《思维与智慧》2001,(9):37-37,43
何谓“衍名”?简言之,就是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将对方、他人或自己的名字拿来,加以解释、推衍、想像、发挥,以创造某种积极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技巧。这方面,古今不少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足资我们玩味、借鉴。 顾况笑谈“居易”《唐摭言》里有个小故事:白居易初次到长安应举,因为没有名声,就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老诗人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赏识和推荐。顾况见他名“居易”,就开玩笑说:“长安百物昂贵,居住下来很不容易。”等到读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不禁…  相似文献   

13.
加灵 《天风》2018,(12):24-24
十几年前,正在恋爱的时候,我和刚恋爱不久的女友穿着情侣装去坐长途车,大概那时还不太兴情侣装,司机见了说:“你们是兄妹吗?”我们没回应。他继续说:“你们长得很像!”我回应说:“很像吗?”心里暗喜!结婚后,在好多场合,我们被赞为有“夫妻相”。我相信,这种夫妻相以及接下来的夫妻像,会越来越进深。夫妻相,我想不一定每对夫妻都有,也不能强求,更不能迷信,但夫妻像却是一个事实,且是可以在每对已婚的夫妻中间发生的,更是越久越像。当然,我所指的像,不仅仅是外貌相像,而是就各个层面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谈“怕”     
黄昏时分,我正在学校的操场悠然地漫步,一个同事跑到我的身边问道:“王老师,今年暑假里又去哪儿旅行了?”我说:“我去了西藏。”他吃惊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不是去过西藏吗?怎么今年又去了?”我说:“是啊,我前年去西藏,是为了一睹珠峰的风采。今年去西藏,是为徒步墨脱。我还会第三次去西藏的,因为还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没有去,那就是西藏的阿里。”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16.
保罗·休斯顿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高才生。小伙子聪明好学,很有才气,认识他的人都说保罗将来会成就一番“大事业”。不  相似文献   

17.
上个学期初,我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张伟。他是我多年前邻居张先生的小孩。张伟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学生。记得他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时,他母亲问:“今天老师教什么?”他想了半天说:“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后,都朝他大笑。  相似文献   

18.
比较:“发展论”和“陀螺论”陈辽邓小平同志在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有一个“发展论”。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我国某些学者有一个“陀螺论”。两者是不是一回事?孰优孰劣?可以作一番比较。(一)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9.
“宗教就是忠诚”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圣曾说:“宗教就是忠诚”,圣门弟子问:“对谁忠诚?”穆圣回答:“对真主忠诚,对他的经典忠诚,对他的使者忠诚,对穆斯林的领袖忠诚,对穆斯林大众忠诚。”穆圣把本属于宗教信仰一部分的忠诚喻为宗教,是在强调忠诚的重要。宗教一词,这里专指伊斯兰教,包括信仰、...  相似文献   

20.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