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胡为民现象”看我国医疗领域的社会失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由于市场机制的引进和发展不规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成熟,在医疗领域出现了很多失范的现象。透过“胡为民现象”,分析了我国医疗领域社会失范的特点和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防治医疗领域社会失范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出台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的法律法规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秦瑞霞张学义王丽娜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出台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的法律法规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道德失范:社会安全的腐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以来 ,较为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一定程度上正威胁着社会安全。克服道德失范现象 ,应该从构筑社会精神、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做好制度安排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7.
医疗非正式支付现象是医疗机构与社会深层次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并在医患双方互动过程中产生,受各种因素影响,是医疗卫生行业重点治理内容,同时也是医院行风建设重点防治对象。引入社会网络理论,从患者视角分析了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社会规范、社会信任对医疗非正式支付的影响,从医生视角分析了网络异质性和社会规范对医疗非正式支付的影响。基于医患双方社会网络各要件的角色与运行逻辑,提出对医疗非正式支付问题治理的建议:营造杜绝医疗非正式支付行为的就医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网络生态环境,引导非正式支付转为医院公益基金,加强对医生的社会规范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8.
从医疗语言看医学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医学也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语言与医学的相通和交融,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性、应用性、边缘性学科--医疗语言学.在医疗环境里,透过人类最活跃、最直接、最形象性的语言,可以深切感受到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医学的人文本质.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但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事物,其可解释性成为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导致人工智能难以有效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阐述了增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可解释性的原因,浅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可解释性困境,指出提高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解释性的要求,以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定责不清、医疗数据隐私泄露、诊疗决策与患者信任相悖、患者医疗公平上的困境等诸多问题。为提高医疗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提出了健全医疗事故法律问责机制、培养医疗数据伦理观、加强医疗监督治理、防止医疗人工智能歧视等路径,以便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10.
王有民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11):42-43
"理性医疗"是对疾病进行科学、客观地综合分析,由此筛选出一个理性的处置方案的医疗过程."理性医疗"不但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医患双方,更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同时,对传统的伦理学观念也是一种补充与完善."理性医疗"的实现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1.
12.
张虹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5):24-26
分析中国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其原因,同时总结国外、地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可借鉴之处,对改进现有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尤吾兵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9):38-39
医德是医学道德的简称,具言之,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仁爱、救死扶伤等的品德,是道德德目在医务人员身上的内化,也是对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评价一个医生,首先是直面他的医德,医德是医生形象的体现,没有医德的医生即使技艺再高超,也算不上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医生,"无德不成医".事实上一个医德低下的医生,他的技艺也不会高超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我国医事仲裁机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仲裁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机制.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建立医事仲裁机制.在考察我国仲裁解决医疗纠纷的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事仲裁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医疗纠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针对医疗纠纷的起因及医疗风险管理的办法阐述了国内外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医疗风险管理的建议,使医疗风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从医疗投诉分析医学人文服务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上海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919例医疗投诉进行分类和分析,发现其中88.3%的投诉和医学人文服务欠缺有关。讨论了医学人文服务欠缺的表现,并进行患者需求、医学教育和医院培训等相关因素分析;指出医学人文服务和医疗技术服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解决机制是行政和司法为主的机制。有无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ADR应该成为我国解决医患纠纷的主要机制。协商是医生和患者最愿意采取的方式,仲裁和调解也是可行的,应该是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零缺陷"与医疗纠纷的防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一理念来防范医疗纠纷,从医疗实践、传统观念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医疗机构只有正确的应用"零缺陷"质量管理,才能最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存在着患方冲击医院的现象,医院迫切需要和谐处理医疗纠纷事件的参考模式,与政府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接轨。对和谐处理医疗纠纷模式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包括人性化的处理流程,院方相关处理、接待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心态及处理时的注意事项等,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医疗纠纷泛化原因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纠纷日趋增多,成为各卫生部门的最大难题,是继医疗改革之后的又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医患关系成为社会最不和谐的声音。医患关系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因素共同作用,围绕“治病”所形成的道德、诚信、契约、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分析现代医患关系的变化,探讨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