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的定义: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的观念和教义是天主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在跨文化和跨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与天主教精神的对话和比较,罪的观念常常被中国人误解和曲解,以致轻率地得出两者是“乐感精神”与“罪感精神”的对立,并认为中国人无法接受“人人有罪”的天主教说法。本文从圣经文本入手,对罪的观念进行疏解,以期对这一误解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核心,把实现人的价值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首要价值,把激发人人奋斗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把建立公平制度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基石,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民心工程,把融入世界潮流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全党全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合力.  相似文献   

3.
在旧社会有一个很普遍的伦理学概念,叫“积德”,或“积阴德”。究其内容,包含有唯心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的糟粕,但也有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因素。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必要对“积德”概念加以剖析,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提倡人人要“积”社会主义之德,“积”共产主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普法《宗教工作普法读本》序叶小文《宗教工作普法读本》是在全国大力实施“三五”普法规划中应运而生的,是对全国普法工作的一点贡献。“普法”二字已经耳熟能详,但其意义未必人人深思。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就必须以邓小...  相似文献   

5.
刘行 《天风》2006,(16):28-29
一、引言“‘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这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精神吧”——作家张贤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说话,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世界上还有人没有饭吃,还有贫富差别,贵贱之分。“和谐”一词涵义非  相似文献   

6.
“克己复礼为仁”一章,是《论语》一书中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尤其表现在“克己”、“复礼”、“归仁”的训解上。但是,诸说多有不通,且有在逻辑上混乱之处。此章大意应该是:孔子说:“能够做到自己胜过自己,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依礼而行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人人亦皆受惠其中,也就会出现‘天下’之人皆以仁为价值取向、并且身体力行于仁的效果。‘为仁’应当主动自觉地从我做起,难道指望从别人开始?”颜渊问于孔子:“请问为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视、听、言、动皆依礼而行。”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会致力于老师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7.
西方法学理论中有个极重要的提法,叫“热炉原则”。 其意主要有二,一是烧得通红的炉子总能让人一目了然,正如一目了然的法律条款,这叫“示警在先”!二是谁碰到热炉谁就会立刻受到惩罚,这叫“决不宽容”!自然,根据这个“热炉原则”,一切犯法者皆被视为“有意”,也“理  相似文献   

8.
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死亡”、“艺术史结束”、“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呼声,在当代欧美美学界和艺术界越来越高,对中国本土的美学和艺术也开始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空洞口号”既非艺术家也非纯美学家所创,而是肇始于当代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ARTHUR C.DANTO)的“艺术终结”(THE END OF AR  相似文献   

9.
探考儒家历史的本真———评《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黄伟中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主要流派,凭借其二千年学术源流和思想精神的深厚积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自不待言。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言:“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人有精神也。而政治、...  相似文献   

10.
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人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愿承认失败。事实上,失败也有它的价值,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只要父母正确引导,孩子也可以在失败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功课之一,专指穆斯林赴麦加履行一系列相关的宗教功修。完成朝觐功课者被称为“哈吉”。过去由于路途遥远,交通落后,在一百年前中国穆斯林去麦加朝觐需要数年,几十年前乘船也需要几个月,而且每年只有很少有能力者才能前往麦加参加朝觐。所以,我们中国穆斯林对能够去麦加完成朝觐功课的“哈吉”特别尊重。朝觐被规定为穆斯林的天命是在公元626年,因为这一年降示了“你们当为真主而完成大朝和小朝。”(2∶196)这段古兰经文。公…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霍布斯在其巨著《利维坦》中,首先提出了只有人类才有宗教,“这特别是由于人类的本性……人人都爱对自身祸福的起因寻根究底。”文艺复兴首先是对文明起源的一种探索。在文艺复兴之前,人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思想或行为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压力感,而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以求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现象为从众心理引起的从众行为。针列人们普遍具有的从众心理,去致力于使绝大多数职工形成良好思想行为规范的“企业气候”,使少数人,在潜移默化中给予顺从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首先,企业中形成一种“气候”,有利于人人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变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只靠少数人不行,它不仅要有专职政工队伍,而且要有行政业务干部,以及党团员,先进模范人物、班组长和工会、妇女工作积极分子组成的宏大队伍。即人人都来做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4.
李宗桂的新著《中国文化概论》,是解放以来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论著首先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概念作了分析和界定。前几年的“文化热”中,人们主要关注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和如何改造传统文化,忽略了“什么是文化”这一基本问题,使其涵义含混不清,互相间的争论缺乏共同的逻辑起点。李宗桂同志的这一工作,弥补了前几年“文化热”中的疏漏,又为自己的论著确立了坚固的  相似文献   

15.
朝觐是我们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昭示我们:“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那么具备什么样条件的穆斯林,才算是“能  相似文献   

16.
平安的意义     
“平安”人皆接纳,俗语“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安全生产”、“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等等,这里指人们现实生活中本能的希望,期望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可见人人都需要平安。  相似文献   

17.
教堂幽默     
《天风》2014,(11):29-29
没有例外 牧师讲道时用词激烈,那天讲道的题目是“人人都有一死”!一开口他就说:“请各位明白:这个城区所有的人将来都会死!”  相似文献   

18.
公羊学论略     
周予同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儒教的经典里有两部怪书:一部是《周易》,一部是《春秋》。”①同样是“怪书”,但它们在今天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命运与影响,简直存在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自80年代兴起“《周易》热”以来,关于易学的各种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可...  相似文献   

19.
自从游本昌先生把贫僧搬上屏幕后,一度被人遗忘的我,重又声名大噪。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盛名之下,弄得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纵观视听艺坛不知何时又冒出一股“和尚热”,而且大有炙手可热之势。从“三个和尚”到“少林弟子”,谁料有幸轮到我的头上。凡事总有个限度,这“热”那“热”亦然。“热”过头则“昏”矣,所谓“热昏”也。今有此“星”彼“星”者,假我等和尚  相似文献   

20.
常见有人抱怨“改革开放机遇多,想搞经营却没资本”,眼巴巴看着别人把项目搞了上去,把成果夺了过去。其实,经营的本钱人人有,资本就在你脑中。因为谁都拥有特定的甚至独到的智力,所以谁都拥有一份有价值的“智力资本”,只不过是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罢了。至今仍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