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人不易     
《吕氏春秋》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行至陈国和蔡国的交界处被困了。整整七天没吃没喝,极尽饥寒后,大弟子颜回讨得一点米回来,便赶忙拆柴弄饭。煮熟的当口,孔子发现颜回从锅中捞出一把饭先吃了,顿时心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行至陈国和蔡国的交界处被困住了。整整七天没吃没喝,极尽饥寒后,大弟子颜回讨得一点米回来,便赶忙拆柴弄饭。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行至陈国和蔡国的交界处被困住了。整整七天没吃没喝,极尽饥寒后,大弟子颜回讨得一点米回来,便赶忙拆柴弄饭。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陈、蔡期间,曾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穷困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反问:"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那样的仁人廉士,也不会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  相似文献   

5.
罗鑫 《天风》2022,(3):50-52
成语"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也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论语·颜渊》中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对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相似文献   

6.
<正> 一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其中从政才能突出、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者则莫过于子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他从学孔子,虚心问教,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论语》载孔子与弟子对答,仅子贡一人达三十四次之多,孔子故世,也只子贡一人守墓六年,其与孔子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程度可见一斑。子贡虚心求教,好学多问,虽然他的学问比不上颜回、曾参等人,但也往往有别人不及之处,故而能得到孔子一定程度的嘉许,《论语·学而》载:“子贡曰:‘《诗》云:“如切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沉默     
沉默是金。沉默的人往往性格内向,而外表的沉默却与内心的活跃恰成正比。孔子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对沉默的体验远比一般人深。孔子最喜欢的大弟子颜回,居陋室寡言语,自得其乐。所以,大师的沉默,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索与启迪。  相似文献   

8.
<君子为礼>,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中的一篇,共16支简,前半部分内容主要是孔子与其弟子颜回的问答.其中第1、2支简文字连贯,无缺文,有完整的内容,我们权称之为首章.  相似文献   

9.
刘伟 《孔子研究》2014,(2):25-29
在孔门弟子中,孔子把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归为"德行科"。"德行"不仅仅是指表面上的道德行为,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四个维度,并且按照"个体"——"家族"——"群体"的逻辑顺序展开。"乐道"、"志学"属于"个体"层面,首推颜回;"孝悌"属于"家族"层面,当推闵子骞;"仁政"则属于"群体"层面,应推冉伯牛和仲弓。"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反映了"个体"、"家族"和"群体"的关系,而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当时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这正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子看重德行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战胜内心     
正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缺衣少食,居于陋室,穷得叮当响,人不堪其忧,他却不改其乐。为什么?子曰:"贤哉,回也!"因为颜回贤,有德行,有操守,良好的品格铸就了干净的灵魂。而且,他一时如此,一生如此,所以颜回成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美誉千年。然而,有些人立志要做个贤人君子,做个有德行有操守的人,却在贫穷的时候不能守志,被"糖衣炮弹"击中软肋,毁坏节操,以至悔  相似文献   

11.
陈以凤 《孔子研究》2012,(4):127-128
<正>从汉代司马迁修撰《仲尼弟子列传》至今,历代学人对孔子弟子都给予了大量关注,成就颇丰。但因材料和时代的限制,这方面的研究仍存有不少问题和缺憾。新时代呼唤一部新的孔子弟子研究作品面世。由杨朝明、宋立林等编著的《孔子弟子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以下简称《评传》),在深入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资料,集中为孔门28位弟子立传,可  相似文献   

12.
孔子对管仲与颜回都有着较高的评价,而涉及到"仁",管仲似乎获得了更多的赞,而对其中缘由的探讨则要深入到孔子的认知理论中去。与依靠理性直觉力实现颜回的认知不同,孔子在对管仲的认知上更多的是依靠想象与理性的判断力。认知方式的不同使得孔子对颜回之德性有所深入体察,而对管仲之德行有理性的理解。管仲之事功行为因其具有实践意义的普遍性,能够在内在精神上与孔子道德观念契合,故而孔子之论管仲可以说表现出的是对道德实践精神的赞颂,与同道德权威主义的异趣,是对人自身生命价值的切实尊重与肯定。  相似文献   

13.
何俊 《哲学研究》2022,(2):56-66+129
象山心学不知师承,自谓“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象山通过“姬周之衰”与“孟子之没”两个节点的标示,提出了唐虞三代的本心是不待相传的“千古不磨心”,以及依其本心面向事情而形成的实学。本心与实学成为象山心学的基本概念,象山据此揭明孟子前后诸儒之病、孟子对孔子“浑无罅缝”的仁学的“十字打开”及其不足,从而使自己的心学整合了孟子与颜回、承传孔子,完成对心学谱系的疏证。  相似文献   

14.
颜氏之儒是颜回及其弟子所形成的学术群体.颜氏之儒作为传道之儒,继承和拓展了孔子天道性命的形上智慧,以自强不息、奋进不已作为人生信条,追求用行舍藏、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向往没有战争,没有纷争的大同社会.从颜氏之儒特征来看,它与<系辞>、<大象>、<彖传>、<文言>有着内在的联系,<系辞>、<彖>、<象>、<文言>、<序卦>有可能是颜氏之儒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研究孔门弟子的意义研究孔门弟子,对解决许多与孔子有关的学术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是目前急需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一)是深入研究孔子和《论语》的需要。孔子的许多社会活动,是在弟子们共同参与下进行的,要想搞清楚孔子的这些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单从孔子本身往往不能解决,可是结合着对其弟子的研究,就能一目了然。如《论语·先进》中所记载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弟子各言其志的事,只要知道公西华的年龄,和曾皙谈话的具体内容,就可知道这件事的大体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6.
孔门十哲,出类拔萃者莫若颜回、子贡、子路,且此三人之身世、性情、才具、道德修为和成就各有风华,但又殊途同归:共同维护了孔门。光大了儒家。孔子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伟大的教育家,颜回、子贡、子路三人各方面的修为和成就,莫不大大受惠于夫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卓越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三人也没有辜负孔子的教导,以身垂范,较好地诠释了孔子儒家所宣扬的“仁、智、勇”;并与其师一道,在乱世中矢志不渝,坚守道义,追求理想,为儒学的传播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开展了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多是七十子中的后辈弟子,有若、子游、子张、子夏等人是讲习活动的中坚力量。其中,有若以对孔子言行的精深理解,被一些后辈弟子推举为孔门代表,即"师事有若"。随着时间的流逝,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开始被曾子接管,在曾子手中,七十子同辈间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变成师徒间的传授。于此,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成为孔门正规化、模式化的传授行为。七十子开创的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大大增加了孔子语录的数量和种类。经过七十子和再传弟子的辛勤努力,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语录文献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孔子强调“学” ,认为学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他对子路说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将学看成是修身之本。“好学”则是孔门对人的最高评价之一。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哪个弟子最好学的问题时说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唯有颜回被孔子称为好学。好学 ,孔子自称也是其最大的长处 ,他说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相似文献   

19.
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涛 《管子学刊》2005,(1):98-102
根据定县竹简《论语》,崔述等人依据文体、称谓所作关于《论语》成书的种种判断难以成立。《论语》是由孔子弟子统一组织,集体编纂。《论语》的编纂经历从孔子弟子到再传弟子的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20.
王德成 《管子学刊》2007,(1):125-126
《孔子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今本《孔子家语》作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附有王肃序和《后续》.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引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所附汉孔安国后序说:"《孔子家语》者,皆当时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咨访交相对问言语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