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石井式汉字教育”的日本幼年国语教育会名誉会长石井勋先生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日本儿童早学汉字比晚学汉字的智商高(中国《神奇的汉字》第二集)。这说明汉语汉字可以使人聪明。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的权威人士几乎公认由汉语汉字武装起来的华人是智慧很高的一类人。例如美国人口专家经研究发现,在建筑师、物理学家、博物学家等专家中,智商都以美籍华人为最高,美籍日本人次之,美国人最低(中国1991、6、9《人民日报》第8版)  相似文献   

2.
"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颖 《世界哲学》2001,1(3):68-71
我国自清末以来使用的一些重要学术用语的译名来自日本。要梳理这一段所谓“学术国缘”需要先从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谈起。古代日本由于没有固有的民族文字 ,他们采用了中国大陆传来的汉字。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录了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人 (当时称“倭人”)到中国大陆朝贡的情况 ,很有可能汉字就是在这时候最初被带到日本列岛的。公元 2 85年 1月 ,百济人王仁向当时的日本天皇献上《论语》和《千字文》 ,汉字文献开始流入日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汉字是日本人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现代日语是一种由汉字和假名共同构成的文字 ,其中的汉…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主教传入日本欧洲人与日本人的相遇极具戏剧色彩和象征意义。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吹到日本九州岛的种子岛。据南浦文之的《铁炮记》记载,种子岛的居民在一天的清晨突然发现海岸边有一艘大船,船上的人长着他们从未见过的金发蓝眼,礼仪举止古怪,叽哩咕噜的语言不通,吃饭不用筷子而用手抓。幸亏船上有一位明朝的中国商人,通过汉字笔谈,方知船上是所谓"南蛮"葡萄牙人。这次历史性会面的直接效果是火枪的传入日本。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调查测试发现:中国人的智商明显地高于美国人、西欧人,这与中国人学习和使用汉字有关。我们自己的学者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汉字与其它拼音文字比较,中国汉字具有一种神奇的开发大脑的功能。 例如:表示“男人”这个概念,英语用“man”。英语为什么要用“man”表示男人,没有什么理由可说,从几个字母找不到跟男人有任何联系,纯粹是记录读音的符号.汉字用“男”字,它除了表示音以外,还  相似文献   

5.
聋人能利用视觉音素意识解码词汇语音。与健听人音位位置效应一致,聋人对汉字声母更敏感,但双字词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声母优势还不清楚。采用音位识别任务探讨聋人双字词识别的声母优势及其原因,研究一利用编码方式考察指拼的作用,发现了声母识别优势,表明聋人能利用字母和指拼两种方式解码双字词语音且编码方式不影响声母优势;研究二进一步利用汉字位置探讨音位序列加工对声母识别优势的作用,结果发现了声母优势、首字优势及首字声母优势,表明聋人识别双字词音位在汉字水平、汉字音节内水平都遵循从左至右的序列加工,与健听人一致,同时还受指拼声母的特殊影响。整个研究表明,聋人识别汉字语音建立在视觉音素意识基础上,双字词的声母识别优势受指拼声母强化、双字词汉字位置效应、音节内音位位置效应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高频常用汉字为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速示条件下的同一性判断法,对汉字识别中结构方式差异敏感性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在汉字识别中,人的视觉系统不受字形变化的影响,而更敏感于结构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对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记载,对五千年文明史的记录和传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周边国家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应该了解汉字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更好的开展识字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方法记住汉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造字的神奇之处,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讲授汉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复兴,一些心理学科学工作者在人们认读文字、中国人辨认汉字和图形及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关系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作。他们发现在速示条件下中国人辨认汉字和图形时,多数人表现出双脑均势的认知特点。这与国外研究的结果很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多为右半球对非语言信息(图形、音乐)的处理起主要作用,而左半球对语言信息(字母、单词)的  相似文献   

9.
图片和汉字的激活水平及知觉干扰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权红  李菲菲  何敏 《心理科学》2007,30(2):332-336
研究使用8个残缺水平下的图片及其中文名(汉字双字词)为实验材料.试图比较图片与汉字双字词识别激活水平的差异,接着比较二者产生知觉于扰效应的条件,并把二者产生知觉于扰的条件与英文单词产生知觉于扰的条件进行比较。实验一结果发现,在材料较清晰的条件下,汉字双字词的命名成绩高于图片,表明汉字双字词的激活水平不比图片低,但在材料很残缺的条件下,汉字双字词的命名成绩低于图片。实验二发现双字词和图片在没有事先学习情况下都产生知觉干扰效应,已有研究表明单个汉字无需事先学习也可以产生干扰效应,而英文单词需要事先学习。因此,图片和汉字的干扰效应与英文单词的差别跟图片、汉字的激活水平比英文单词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发现了一种与拼音术完全不同的形象语言表述,不仅仅是对形象的临摹,更重要的是人对生命、自然万物生灵的思考,反映着人对它的情感寄托,这种以点线勾画组成的线条便成为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艺术,即汉字。汉字本身作为个体就创造了审美的形式感,而中国书法的妙处就在于用笔墨准确而生动地描述和概括了汉字。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心理学系、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语文信息加工》国际研讨会已于1993年7月12日—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首届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香港、台地区)、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共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3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1人.会议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空气。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内容涉及到中文信息加工问题的许多重要方面.其中有关汉字识别和语音知觉的论文12篇;汉字记忆与课文理解的论文7篇;汉字习得与语言发展的论文4篇;眼动与汉字识别的论文3篇;书法心理2篇;汉字的计算机输入2篇;其它论文2篇.会议安排了3次大会报告、1次分组报告、1次专题讨论.提交会议的论文都得到了在会上报告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正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经历五千多年发展而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蕴藏着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反映出造字者对客观事物以及当时社会的感受和认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古老文明都浓缩于汉字之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如诗似画的汉字教学正越来越浅淡,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低段课堂识字教学中往往只讲汉字结构,让学生强记汉字笔顺,默写汉字字形,或是为了记住字形,生编硬造,歪曲字义,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等级汉字识别过程的研究,探索汉字加工中整字与部件互相作用的机制。实验1在两种视角条件下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判断目标汉字是否属其义符所属范畴,结果发现等级汉字存在整体优先性,义符对目标识别产生影响,部件会干扰或促进整体的加工过程,整体优势不能消解或抑制部件的语义作用。实验2采用字词决定任务探究汉字加工中声符的作用,发现声符对等级汉字识别存在影响。结果证实,对汉字加工会自动激活整字结构和部件线索,整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路,支持汉字通达的交互激活模型和双向平行加工假设。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和智慧的文字符号系统.汉字以其特有的隐喻性,象形表意,精深含蓄,引人深思,发人联想,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这是世界上其它文字所无与伦比的。日本幼儿教育专家石井勋经实验证明:汉字象一幅幅形象各异的图面,便于幼儿右脑的整体识别.一名弱智儿童学了一年日本拼音字母还记不住,而每日一个汉字却能牢记,从而提高记忆力与辨别力,较快地认识了日文“假名”.  相似文献   

15.
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武汉市湖北大学召开了由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和日本记号学会联合主办的东亚符号学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汉字文化的意义”。到会的中国学者有国际符号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李先焜教授等35人,日本学者有日本记  相似文献   

16.
汉字频率和构词数对非汉字圈学生汉字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新 《心理学报》2006,38(4):489-496
探讨汉字频率和构词数对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已学过的不同频率和构词数的汉字写出拼音并组词,结果显示,汉字频率对汉字学习效果有影响,而且频率效应的大小受笔画数的制约;实验未发现构词数对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输入的频率是影响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语音匹配任务,考察汉字习得的年龄效应及其语音完整性假设的合理性。实验1首先采用整体语音匹配任务,证明了语音匹配实验范式的有效性。实验2和实验3分别采用声母匹配和韵母匹配任务,即事先呈现汉字的声母或者韵母,之后呈现汉字,要求被试判断呈现汉字的声母或者韵母是否与事先呈现的语音片段相同。结果发现,部分语音提取的任务中存在汉字习得的年龄效应,表现为早习得的汉字,无论声母和韵母的提取都比晚习得汉字声母和韵母的提取容易。研究结果不支持语音完整性假设,任意映射假设能够解释本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牟炜民  刘艳芳  张侃 《心理学报》1998,31(1):93-100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汉字和弦键盘的编码方案(心工码),比较了在三种编码规则下对汉字和弦键盘编码方法的学习和操作。实验发现利用汉字笔形与和弦组合的空间表象相容性的编码方法,在学习的速度、反应的正确性和反应时上,都优于随机编码方法。结果表明:基于表象相容性的汉字笔形和弦键盘将是汉字输入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对汉字的认知始于其字形。而智能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若能模拟或借鉴人认知的过程或特点,其智能化水平则会大大提高一步。可见,研究汉字的字形知觉,不论对于人或计算机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汉字字形,提出字形四种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范型,逐一考查它们与整字或部件认知的关系,最后尝试用当代认知心理学观点,对于经过验证的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在举国欢庆共和国50华诞的时候,我们更加顷怀共和国历史上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作出贡献的先辈们,缅怀那些爱国的宗教领袖们,没有他们的会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他们的业绩。没着他们走过的爱国爱教道路继续前得。在此我们介绍几位建国初期爱国宗教领袖的的杰出代表。圆瑛(1878-1953)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圆瑛法师领导广大僧众,组建僧侣救护队,举办难民收容所,并亲赴南洋,募集抗战经费,因此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牢狱中,圆瑛受刑不屈,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保持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