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0年中国拉开"厕所革命"的序幕以来,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各项改革厕所的运动。近年来,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创收,设立各种农家乐、田园生态体验等旅游景区,以此解决农村劳动力及产业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忽视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公厕问题。文章主要论述在新时代下农村该如何将公厕与现代化产品及设计相结合,以此提高景区品质和附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白刚 《学海》2005,1(4):116-121
形而上学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在向度,就是本体论向度与伦理学向度.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之所以在"追求形而上学"的同时,又总是"反形而上学",并非是人们的形上本性出了问题,而是因为人们总是将形而上学视为单纯的"一维性",总是用一个向度来取代或遮蔽另一个向度.而所谓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也并不是消解了形而上学,而是指形而上学从"本体论向度"转向了"伦理学向度".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欲"。生活中,人们通常实际感受到的是一种复合情绪,如"悲喜交加"、"兴奋与不安"、"思虑与忧伤"等等。女性以其生理特性和女性文化、女性心理交织一起,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情绪表现类型。男人们称女性是"感情的动物",许多女性也以"眼泪"和"女性温情"验证着男人们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脱离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道德与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在建立人类社群的过程中,为了维系社群,让人们不再回复到野蛮时期的残忍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维系方式,就是以"道德"来作为约束,以维持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但今天我们所担心的是,整体的人类社群,对于道德的规范,却有越来越不重视的现象。一直以来,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只要有好的法律和制度,很多问题都可解决。毋庸讳言,一个  相似文献   

5.
随着"草根"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草根"的词义不断扩展,人们对其词义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因此探寻其词源、词义很有必要."草根"词源、词义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国外到港台再到大陆的演变历程.它是个借词,在词源、词义上都富于当代意味,是一个处于"文化焦点"中的词汇.除了本义外,它还有两个基本义:一是指"底层";二是指"平民"或"平民的".  相似文献   

6.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有美丽、纯洁、敏感的心灵,儿童时期的心理烙印常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因此,在育儿方法中,也有一个"扬长避短"的问题需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具体说来要淡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异常心理, 相貌心理对于那些相貌特别丑或特别美的孩子,家长有时会当着他们的面发表些议论。在被他们提示后,这些"相貌异常"的孩子对自己的相貌会产生"自己与众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心理。这种过早的自我浅层表面的关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全面健康发育的。因此,对于特美,特丑的孩子,家长都应努力去淡化他们的"与众不同感"。  相似文献   

7.
正本书出自"未读·探索家"系列,书中汇集了你经常想到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比如:蠢人是否都长着一张傻瓜脸?为什么我们要躲起来上厕所?……让人在笑声中认识科学。——编者因人长相就对人有偏见是不对的。但话说回来,有些人头一眼看去就是蠢人样,然后,再看第二眼,他们真的是,蠢人。当然,我说的"蠢",不是指智商。问题的真正含义是:人的相貌与他的性格是否有关联?为了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纳粹头目这里开始。到互联网上寻找一下他们的嘴脸吧。鲁道夫·赫斯和艾尔曼·格林带着棱角的嘴脸直接  相似文献   

8.
"模型的构建"不是"科学的目的"--与张其成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其成同志在《模型与原型: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兼论走出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怪圈》一文(见《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12期,以下简称“张文”)中提出,“中医学关注的是‘模型’,‘原型’往往服从于‘模型’,‘藏象’即是一种典型的模型,对藏象模型的构建成为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目的”。对于此论,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中西医学虽然思维方式有别,采用的模型不同,但其模型的构建都是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都是在于认识、掌握和应用于原型———人和疾病及其相关因素。原型是他们共同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作为医学的本质。张文关于中医学里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易道"的根本在于,观物取象,并进而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洞察出卦象,由卦象以尽意."象思维"的本质在于"非实体性",而这种非实体性使<周易>的象思维具有"原发创生"性,并且表现出与西方实体性的概念思维本质不同.从原发创生的视角观之,历史上和今天关于卦爻之象数与卦爻辞哪个根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原发创生的"筑象"过程."原发创生",就是无极而太极之生,是"无中生有"和"有中见无"之生.  相似文献   

10.
"礼"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前现代中国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规范,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在早期儒家"礼"的体系中,充满了浓重的宗教信仰的思想.其信仰形态和过程,是由信仰天地、鬼神而推衍社会、人事的,並由此建构起一套完整的信仰系统,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三代"礼"学,表现出自发宗教的崇拜特征,春秋战国,人为宗教信仰贯穿到了"礼"学,形成了"神道设教"的"礼教",使得宗教与宗法、信仰与道德、神性与理性、理想与实践,趋向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意雯 《天风》2014,(2):59-59
<正>[新华网]最近,"为环卫工提供热水和取暖地"的帖子被广泛转发,不少城市也都幵展起了类似的活动,企业、市民发起倡议书,沿街的商店、超市、加油站为环卫工敞开大门,提供热水、微波炉和取暖地,使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能有地方休息,喝口水,上个厕所,中午还可以热饭。[随感】数九隆冬,对于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来说,正是最艰苦的时候。而享受着整洁城市的人们没有忘记、没有忽视他们,倡议书在网络上传递,沿街场所为他们敞开了大门。举手之劳,给寒风中  相似文献   

12.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证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里的eudaimonia概念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只具有一种意思.它既是"活得好"也是"做得好".这一区分构成了亚氏伦理学主要论证的基础.它是一条贯穿许多主要论争的单一线索.对于这两种用法的区分将能够提供对这些争辩的一种统一性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十分费劲的方式去阅读那荆棘丛生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的第六到第八章.幸福是"活得好"还是"做得好"这一问题是一个比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更为基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没能在作为"活得好"的幸福与作为"做得好"的幸福之间进行区分.他们共同地设定幸福的意思在于"活得好",然后开始争论它到底是各种善的复合、还是专注于思辨.本文将首先表明对于活动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之中有着何种位置;然后,我将论述"做得好"和"活得好",并将讨论下面一些争论主题:(a)幸福的两种标准;(b)思辨生活的非实用性;(c)首要幸福与第二等级幸福这一层级的性质,以及(d)道德与思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心理科学》2014,(4):12-12
“谈到基础教育,人们总是要讲到农村教育的‘空洞化’。人家都以为,由于福利待遇的问题,农村教师嫌工资太低,  相似文献   

14.
创造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图灵在1950年发表《计算机和智能》(又译《计算机能思维吗?》)论中说:“现在人们对于‘思维机器’的兴趣是由一种通常称作‘电子计算机’或‘数字计算机’的特殊机器引起来的。”①他提出一个问题:“机器能够思维吗?”并设计出称作模仿游戏的所谓“图灵试验”。机器模拟人的思维能力从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东汉时期,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疏勒城,曾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而又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岳飞笔下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王维诗里的"誓令疏勒出飞泉"都来源于此处,也有人说这是东汉版的"拯救大兵瑞恩"。公元75年3月,北匈奴单于派出两万骑兵,快速攻下已经归顺东汉王朝的车师国后,进而攻打戊己校尉耿恭驻守的金蒲城,而此时城内只有几百士兵。匈奴来势汹汹,而且兵力悬殊。  相似文献   

16.
自嘲显智慧     
正夸饰自嘲,营造气氛央视二套《是真的吗》节目中,一次谈及车贴,主持人黄西一本正经地说:"美国也有车贴,不过大多是别人来贴。我刚到美国买了一辆二手车,不久车后就贴满了撕不下来的字条,其中有一张字数比较多,我只认得‘你’和‘英语’两个单词。"说到这,他伸手比划出一个"二",好久才说:"直到两年后,我才明白字条上写的是‘如果你不懂英语,就滚回家去’。"闻此,观众都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7.
景观设计对于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品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今纷繁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处理环境问题大到国家机关,小到每个设计师、每个人民群众都值得关注,因为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植物作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恶化的一种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常常被运用。但每个地域不同的植被都由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各项条件决定。因而每个地域都有其各自特色的植被存在。所以,如何对待在景观处理上的不同区域的植被设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廖名春先生的文章认为"童牛"之"童"为动词,表"去尽"或"脱尽"义。本文认为廖文无论在材料运用上,还是在方法运用上都存在问题,《周易》"童"有"去尽"义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乡下,刚上小学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伙要"戏法"的人.他们在街上打出一块场子,然后,一个表演者将两只空碗亮给大家看,碗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然后,表演者将两只碗扣在地上,其中,左边的碗底下扣了三枚小泥球,右边的是空的.表演者说,他能将左碗下的小泥球"赶"到右碗底下去,大家都不信.只见表演者拿小木棍敲敲左碗,说"过去--过去--"把木棍向右边挥了挥,像似我们用树枝赶鸭子的模样,不一会儿,他将右边的碗翻开一看--嘿!果然有三枚小泥球在里边.人们惊得睁大了眼睛.表演者又说,我再把它们"赶"回去.于是他用右碗扣住泥球,用木棍敲敲,说"过去--过去--",小木棍向左挥挥,"一个、两个",表演者说"就两个吧".他把左侧的碗一掀开,果然,左碗下露出两个小泥球.人们立刻发出一声赞叹--"神了"!此后,他又反复变化了几次,次次都准确无误.当时,我就惊得日瞪口呆.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佛教寺院中,家具也会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在造型与装饰上的变化:有的家具体态巨大,使人感受到佛教器用的庄严具足;有的家具装饰独特,使人联想到昔日实物的隽秀风华;有的家具在设计上以功能性结构为主,剔除了不必要的装饰,散发出"减少主义"的风范,堪称"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有的家具与建筑的关系密切,实现了古人对于设计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