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7,(3)
正本刊讯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上午10点,著名国学家叶曼居士在洛杉矶家中安详辞世,享年103岁。叶曼,女,原名刘世纶,1914年生,祖籍湖南省。幼承庭训,6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之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大法学院经济系。中年为明了生死而学佛,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旅居美国洛杉矶期间,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西方宗教,并研学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方和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且名播遐迩,声誉日隆……早在五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1,(4):42-42
本刊讯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佛教居士林名誉理事长吕香光居士于2001年3月3日在北京西逝,享年94岁。  吕香光居士1908年4月23日生于北京。1931年皈依天台宗大德 虚法师,自此精进学修,数十年如一日。中年追随佛学大师周叔迦居士研习内典,先后任华北居士林理事、常务理事,北平佛学书局经理等职。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擅长佛教音乐,被推选为北京佛教音乐研究会总干事,从事挖掘整理中国传统佛教音乐工作。十年动乱中受到冲击,但仍信心坚定,修学如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吕香光居士为…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怀瑾的作品在中国大陆风行,受到了许多社会大众的欢迎和追捧,形成了可称之"南怀瑾神话"的社会现象。而分析南怀瑾作品中之言论,可以发现"南怀瑾神话"的发生实是其本人长期苦心经营的结果。首先,他通过自述或他人叙述来建构传奇经历,隐隐然成了一位"克里斯马";其次,他鼓吹"实证"以导向诠释传统文化的神秘主义角度,是能够吸引许多具有猎奇心理的大众的奥秘所在。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或可导源于文化启蒙的尚不成熟,中国社会多年来重科学技术而忽视科学精神的误区,亟有待弥补。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香港石詹玉卿居士、石炳基居士夫妇,显密佛学会郭兆明居士、刘耀平居士等一行10人于今年2月14日由香港抵京。他们在参观了北京、承德的名胜古迹之后,前往五台山、普陀山等佛教名山道场朝拜,于3月6日由杭州返回香港。  相似文献   

6.
《法音》1986,(3)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刘明渊居士于1986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一岁。当时正在外地视察工作的赵朴初会长发回唁电,对刘明渊居士不幸早逝,深感痛惜。刘明渊居士追悼会于3月11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主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赤耐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李荣熙副会长、观空常务理事等参加了追悼会.佛协常务理事周绍良居士致悼词。  相似文献   

7.
觉醒 《法音》2011,(11)
(2011年10月1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慈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佛教历来有致力于慈善公益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佛教  相似文献   

8.
《法音》2021,(4):30-30
本刊讯2021年3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居士事务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隆重召开。在自治区佛教协会统一安排下,来自各盟市佛教协会负责人和全区佛教界90名居士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居士事务委员会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居士事务委员会章程》,居士委员会选举产生了自治区佛教协会居士事务委员会第一届领导班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宗教综合处白志晖处长、中国佛教协会全柏音副秘书长对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做讲话。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中国大陆,黄念祖老居士可算是中国一大居士了,如果你们能到北京拜谒到这位大德,那真是你们一生的福分……”台湾净空法师如是云。 一黄念祖居士,法号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 黄居士生于一九一三年(癸丑)三月初六日。幼年早孤,其母梅太夫人笃信佛教,净行超伦。黄居士性自纯孝,常随侍母亲梅太夫人及舅父梅光羲大居士听经闻法,参谒耆宿大德,闻习薰陶,志趣超群。  相似文献   

10.
六月二十二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北京法源寺会见了著名美籍科学家沈家桢博士及夫人居和如居士,在和谐的气氛中宾主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会见时在座的有佛协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副馆长周绍良居士、佛协理事郭元兴居士、中国佛学院教务长传印法师、本刊主编净慧法师等。六年前,赵朴初居士和李荣熙居士等赴美出席“世宗和”三届大会时,曾受到沈家桢夫妇的热情接待。时隔六年,又在故乡的  相似文献   

11.
陈星桥 《法音》2003,(11):35-37
十一、居士与养生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  相似文献   

12.
任永生 《法音》2001,(12):38-38
本刊讯10月11日,“赵朴初居士之碑”揭幕仪式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隆重举行。纪念碑由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发起建立,以缅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遗德,表彰他为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揭幕仪式后,举行了隆重的赵朴初居士追悼法会。日本佛教界各宗派代表5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以赵朴初居士夫人陈邦织女士为首的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赵朴初居士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51年,他代表中国佛教界将一尊佛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打…  相似文献   

13.
宏度 《法音》2000,(5):43-43
本刊讯 4月 24日至 27日,应新加坡净宗学会净空法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张琳副秘书长、国际部宏度法师三人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受到新加坡净宗学会净空法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和四众弟子的热烈欢迎。 4月 25日下午,刀述仁副会长一行与净空法师、李木源居士及正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学习的十几位中国学僧进行了座谈。刀述仁副会长介绍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简史、中国佛教现状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勉励学僧…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3日至14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举行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5月14日,纪念赵朴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龙泉寺举行。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等莅会并致辞。金维诺、黄心川、王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2000年11月28日,福建省福鼎市佛教居士林召开第三届代表会议,来自福鼎市及所属6个乡镇分林的4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罗一鸣居士主持。与会代表听取了张庆度居士所作的《福鼎市佛教居士林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T《福鼎市佛教居士林章程》和会议决议,选举产生了福鼎市佛教居士林第三届理事会和新一届领导成员,张庆庚居士当选为林长、彭玉娇居士(女)、罗一呜居士、项秀萍居士(女)为副林长,罗一鸣居士兼秘书长。礼请界诠、界让、贤志、世敏、世敬法师为导师,新加坡李本源居士为名誉林长。 福鼎市…  相似文献   

16.
何绵山 《法音》2006,(9):54-63
台湾解严后佛教的兴盛与居士团体的勃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将其居士团体的勃兴具体情况陈述如下。(一)居士团体的兴起。台湾解严前最主要的居士团体是“中华佛教居士会”,创办者李謇居士,河北顺义人,出生于1908年,199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去世,他曾任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校长等职,1963年皈依印顺法师,主理“中华佛教居士会”达18年之久。“中华佛教居士会”成立于1968年1月5日,至1978年9月才于台中市成立台湾省分会。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华佛教居士会”实际上是由国民党掌控的两大佛教团体之一(另一个为“中国佛教会”),一开始就有着浓郁…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3,(12)
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于1993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帕巴拉·格列朗杰活佛致开幕词;赵朴初居士作了题为《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报告;周绍良居士作了《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刀述仁居士作了关于修改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的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18.
法界春秋     
《法音》1991,(10)
香港显密佛学会会长郭兆明居士率领护经团一行22人于8月23日抵京。8月24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郭兆明居士赠送英译《南传大藏经》仪式。赵朴初会长亲自接受郭兆明居士赠经。英译本《南传大藏经》是最早用巴利语写成的声闻乘经典总集,近代学人从巴利语译成英文,共41册。郭兆明居士在讲话中说,他向中国佛教协会赠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国古代的佛教传统,出家人才是佛教的主人,才是佛经的真正弘传者;在家居士只能是佛教的外护,是佛、法、僧的皈依者与佛法的接受者。因此,中国佛教在历史上一向是由出家人所主持的,居士仅只是配角而已。尽管在大乘经典中,发菩提心的居士,其地位并不在出家声闻之下,可是在以大乘自居的中国佛教僧团里,在家居士永远只有附属性的次要地位。居士不能成为弘法师,不能阅读戒本,身份亦不属于僧团。居士之对出家人,“但应奉事唯谨,一如奴仆之事主人”。  相似文献   

20.
王丽媛 《法音》2013,(7):37
本刊讯6月1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居士事务委员会会议在峨眉山市隆重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居士事务委员会主任永寿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宗家顺、延藏法师,四川省宗教事务局李凯副局长,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