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学校花坛边的草地上,我碰到一个脚步匆匆的女孩,她停下来怯怯地对我说:“您是刘老师吧。”见我点头,她又急切地说:“我不是本校学生,在××中学读高二,但初中是在这所学校读的,我专门请了两节课的假来找您,请您一定帮帮我。”看着她焦虑的眼神,我虽不知道她正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但可以感觉到她内心的压力很大,渴求解脱的愿望非常强烈。 当我和她静静地坐在咨询室时,她低头不语,两手轻轻地搓动。我发现她是一个长得很清秀的女孩子,个子很高,身体略显单薄,薄薄的嘴唇抿得紧紧的。我知道她对我还有一些戒备心理。 “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一定很复杂,是有什么事正困扰着你,对吗?我希望能帮助你。”她终于抬  相似文献   

2.
(一) 小丽是一名初一年级的女生。一次,我听她们班的思想政治课坐在她的旁边,我们随便聊了几句,就这样认识了。第二天,她写了封短信交给了我。信中写道:“我现在应该是一个快快乐乐的女孩,可我的心中充满了痛苦。我想找一个朋友诉说心事,可没有一个同学让我十分相信,我无法对她们说,只有让那重重心事藏在心底,希望您能帮我分担忧愁,成为我的朋友。我就是您在校刊说的那种过早品尝爱的苦涩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早恋’。关于我的背景,有一段长长的历史,在信中也  相似文献   

3.
书桌上展开着一封读者的来信,几分娟秀的字迹中却有一个痛苦的故事——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30多岁的职业女性,有一个非常痛苦的心病向您求救。五年前,有一次同事说我的字“怎么写的这样差”。当时听了心里很难过,有  相似文献   

4.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5.
有位女商人上了辆出租汽车,因当时是车辆高峰时间,而且这位女商人急赶火车,所以她建议司机往某一路线去。“我做出租车司机15年了,”司机嚷道。“你以为我不知道怎么走才最好?” 女商人尽力解释自己无意伤他感情,但司机仍不停咆哮。她最后意识到这个司机太难打交道,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因此她突然改变方式:“您知道,您是对的。”她告诉他。“我刚才假装说您不知道最好的行车路线对我来说一定显得十分笨拙。” 司机听她这么一说,吃了一惊,用一种困惑的眼  相似文献   

6.
您能来看看我吗 “兰兰?”是个声音沙哑的男人。 “是我。” “你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会打电话给您。” “您是谁?”我话说出口,才想到我不该问对方的姓名。 “一个作家。一个大名鼎鼎韵作家。一个有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一束     
反对吸烟同事甲:“你妻子反对你在家里吸烟吗?”同事乙:“反对,她反对我在任何地方抽烟,她说两个人抽烟比一个人抽烟费钱得多。” 初次见识一位年轻女士从浴盆里出来,正要去拿毛由,突然她发现一个正在工作的刷窗工人看见了她。她吓得浑身瘫软,怔怔地望着那人。“您怎么了,太太?”那人问:“难道您从来没有见过刷窗工吗?” 带 路一个美国人飞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一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相似文献   

8.
王海东 《天风》2002,(4):20-20
北方海滨的早晨寒风凛烈,雾气袭人,礼拜堂的门口,一位年老的姊妹瑟瑟地靠在紧闭的大门上,我走上前去问她:“你为什么站在这里?”“我来做礼拜,教堂的大门没开。”“那您为什么不敲门呢?”我奇怪地问她,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说:“我不敢敲门。”“不敢敲门?”我有些迷惑。“是的”,她接着说:“守门的弟兄已经两次‘警告’我,以后礼拜不许来这么早!所以我只好站在外面等待。”她  相似文献   

9.
活着     
“活着无论多痛苦,和死亡相比,都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曾这样说。她说她7岁那年某天晚上,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那么真切地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我简直快要窒息了,终于大叫一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朝着父亲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一家人都被我吓坏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伙子带着他的女朋友一脸焦虑地来到心理热线工作室,情绪激动地捋起女孩的衣袖,指着女孩裸露在外的胳膊,对我说:“您看看,月月她犯什么病?” 我顺着小伙子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这个叫月月的女孩白皙的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是被拧的。我禁不住有些气愤:“是谁这样对  相似文献   

11.
祈愿     
她走进大雄宝殿时,脸色稍见苍白,额前汗津津的,神情十分笃定,好象下了什么死志似的,不以身为命,不以命为命。 她燃起三炷香,在佛前跪下,顶礼,祈愿,声音虽然像枯木寒灰,人却宛如赤日炎炎发着光芒。她祈愿“第一支香,祈愿承当父亲与母亲的病厄痛苦,代他们承受病榻上的病魔。父亲哪!您若染病住院,我誓愿代您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3.
翁溯利 《天风》2001,(7):36
主耶稣走路的时候,有一位迦南妇人带着犯鬼的女儿,赶来见主。她在主的身后大声呼求:“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我想这位母亲说这话时,心里一定充满了悲伤,眼里一定蓄满着酸涩的泪水——她视女儿为自己的生命,女儿的痛苦即是她的痛苦。因此她才对主说“可怜我”,而非说“可怜我的女儿”。母亲的心,与女儿的生命已深深溶化在了一起。当迦南妇人大声求主时,“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们还厉声责备她,且请求主打发她走。妇人没有灰心,  相似文献   

14.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您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主人说:“那当然,可以说是劳苦功高。”猴子道:“那我就斗胆提一个要求,我不想当猴子,我想做人。”主人踌躇了一会儿,终于说道:“那好吧,你这么多年的确不易。不过,做人就得拔毛,拔毛是要承受痛苦的。拔一根忍受一番痛苦,人性就提升了一分。你得拔掉全身的毛,怎么样?”猴子爽快地回答:“没问题,要做人嘛,那能怕承受做人过程中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在屋里,我独个儿默默地注视着“全家福”中那张和蔼慈祥的脸,眼睛渐渐地模糊了 祖母啊,您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吗?! 亲爱的祖母啊,您不愿再看孙儿一眼了吗?! 我沉浸在悲痛之中。父亲走了过来,他抽泣着告诉我:“在你祖母病重的时候,她常常叫到你的名字,就是在睡梦中,她也时常唤到你。但是她不让我把她病重的消息告诉你,怕会影响你的修道生活。现在你放假了,这一切 我再也抑制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亲爱的祖母啊,我知道您现在一定生活在天堂里,我也知道在那里您仍然会关心着您的孙儿。然而,以后谁还能如同您那样给我讲那些美…  相似文献   

16.
自从妈妈进入更年期,家里的天空似乎从来就没有晴过。爸爸说,妈妈患了更年期综合症,是特殊时期,让我不要和她计较。可是,爸爸,您知道吗,我也进入青春期,我患有“青春期综合症”,您能理解我的苦衷吗?  相似文献   

17.
一天,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出现了一封信,是一个叫文清的同学写来的,他在很长的信中说:“汪老师:非常喜欢收听您的节目,使我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我现在正在一所重点大学上大三,我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好。我性格内向,和宿舍同学的关系很好,但出了宿舍在校园走路,特别是人多时,我会紧张,见了女生还会脸红,好不容易一个女同学主动追求我,但我不喜欢她,并明确地告诉了她,她却仍然找我,弄得我很烦,我真不知道如何拒绝她?……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讨论来访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来访者在咨询中的情绪流露被督:“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她开始谈到和妈妈的关系,表达出对母亲非常复杂和强烈的情绪:愤怒,悲伤,以及内疚。在您督导之后,我有意识地跟着她的感觉走,没有过多指导性。我发现这样的咨询感觉很好。”督导:“你能总结一下为什么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19.
黄水仙定律     
我女儿几次打电话来说:“妈妈,您一定得在黄水仙花凋谢以前来这儿看这些花。”我是想去,但从拉瓜纳开呈到细头湖要两个小时。”当她又一次对我这样说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下个星期二上。”当这一天来到时,却是一个又冷又湿的雨天。可是我已答应了女儿,于是还是去了。  相似文献   

20.
阴差阳错     
“我是兰兰”。 “你好。”是个……是个男人还是女人的声音?我一下子分辨不出,那声音有些沙哑,象伤风了似的。很柔弱,象是有病。“我,我读怎么称呼您?我可以叫你大姐吗?我今年十六岁”。 是个女孩儿。 “可以”。 “我有件非常非常苦恼的事”。她急切地说。 “嗯”。 “可是……你得答应替我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