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敏 《天风》1995,(3):47-47
我从小在原伯特利孤儿院生活,受教于基督之爱,并悔改信主。迄今已是半百过头的人了。虽曾几经“死阴幽谷”,主总引我出死入生,我受父神之恩实在更多。 1994年从《天风》中,惊悉彭圣佣牧师已于1994年4月蒙召归天,引起我对他深沉的缅怀之情。 离别上海近30年。  相似文献   

2.
忆母思神恩     
母亲于198年农历9月16日上午被神接走了。回忆她蒙神救赎获得重生的一段经历,我都能深切体会到:主恩无边。 神爱救赎了母亲 母亲自幼丧父,18岁守寡,23岁丧母,含辛茹苦地把我这个独生女儿抚养长大。长期的孤苦无依形成了她沉默内向的性格,精神上没有寄托,再加上劳累过度,因此34岁就患上了心脏病,47岁时加重,需长年卧床休息。肉体、精神上的巨大打击使她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1994年,64岁、卧床20年的她心脏肺脏水肿、脑血栓等数症并发,病势危  相似文献   

3.
胡传十 《天风》2010,(5):60-60
<正>2008年对我来说,是神对我特殊带领的一年。因着人生中突遇的软弱,终于无奈地放弃对世界和人的依靠而愿意完全地转向神。神的慈爱伴着我走过了这段患难的日子,他甚至用肉眼可见的"大光"来光照我,让我在仰赖中进一步坚定了对神的信心。初信主  相似文献   

4.
高欣  新望 《天风》2003,(2):27-27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说过:“微小的知识使人远离神,广博的知识使人亲近神。”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更说得好:“假如我否认神的存在,就等于亵渎我自己的知识。” 小时候,曾经和同伴们热烈谈论过有关生命的意义,茫茫尘世之中是否有真理的存在?对于真理、生命的意义,关于被压制着的美好……等等许多困挠人的问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有了结果。而且紧随着答案的出现,相信平安喜乐也会越来越多地伴随着我。  相似文献   

5.
最聪明的人     
一位年轻人决心寻访雅典最聪明的人,并拜其为师,他来到德尔菲神庙,向神求助:”神啊,请你告诉我,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说:“凡人之中,最聪明的是苏格拉底”。年轻人虽然知识苏格拉底是大哲学家,但是怎样断定他就是最聪明的人呢?  相似文献   

6.
郑汝榕 《天风》2005,(2):44-45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每个人蒙恩的经历也许不尽相同,但信靠神的人却都是有福了。每个神的儿女都会如数家珍般地将神对他的恩典或说与别人听或珍藏在心中。 十几年前,神以他奇妙的爱拯救了我,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又为自己感到庆幸,主耶稣在我身上显出了他的莫大的能力和慈爱。 以前,我的脾气很急躁,往往片面性地看待问题处理事物,常常使自己和家人都很不愉快。为此,母亲说:"你还是去教堂信上帝  相似文献   

7.
周蓉敏 《天风》1995,(12):41-42
《赞美短歌(新编)》历经两年多的编印,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基督教是歌唱的宗教,这是举世公认的。自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红海边载歌载舞地歌颂大能神起,诗歌就一直被人用来赞美神。尤其是在以色列统一王国时期,被誉为“以色列美歌者”的大卫王,特将诗班列入圣殿组织之中,又把歌唱列入利未人的事奉之中。于是。  相似文献   

8.
走出孤独     
刘海波 《天风》2001,(11):44
记得有一天晚上,当我卸下一天的劳累来到神面前灵修时,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所以我在神面前向他倾诉,求神帮助我,使我能够坚强地面对孤独,走出孤独。祷告完之后我就读圣经,正巧读到以赛亚书第63章,当时神的话语紧紧地抓住了我,于是我一个人在神面前静静地默想,并思考如何在孤独中与神同行。我们不但在“夜静酒阑人散后”的情  相似文献   

9.
"霍卓尔·巴日肯"是达斡尔族的祖先神,也是达斡尔人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氏族成员无不对之虔诚敬拜,该神灵在增强氏族认同感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其类型系统划分,可以把处于复杂关系之中的各类祖先神纳入一个既定的图式之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各类祖先神的来由和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0.
感谢     
在我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光。在此一段时光之中,心灵充满了属神的精神,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看,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  相似文献   

11.
姜玉敏 《天风》2005,(9):40-43
“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创造神学当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对于上帝整全的创造来说,人与自然是上帝的救赎和解放行为的主要对象。在此,我愿意从生态神学的角度,来反思旧约《雅歌》中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本篇文章中,我的问题是:在《雅歌》书当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否与上帝与人和自然之约(创9:9—10)相符?希伯来圣经和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关系?在《雅歌》中,人类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现今,人类和自然是选择共生于诗意当中,还是在悲剧之中渐渐消陨?  相似文献   

12.
一 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 神的工作最根本的要靠神自己,福音的种子要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全在乎神。但神要人的努力,神要与人同工。他需要“栽种”的人,也需要“浇灌”的人。神并不因为自己全能就放弃人的一切工作,他不轻视人的工作,不小看人的合作。 很多时候,神没有放弃人的工作,反而  相似文献   

13.
袁彼得 《天风》1994,(11):32-33
圣经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因为婚姻是神所发起和设立的。古人称为“天作之合”和“天定姻缘”等等。 1994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家庭年”。据我知道,在海外的华人教会也都在呼唤和提倡“  相似文献   

14.
欣宇 《天风》2005,(8):44-45
寻求快乐本身是一件充满矛盾的事情,当人愈是以追求快乐为做人目标时,他或她就似乎愈找不到快乐。对此,雪红姊妹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对于基督徒来说,寻找快乐是一种灵性上的追求,也是每一个基督徒与生俱来的一种渴望,即渴求生命的圆满和属灵人格的完全。身为台湾极为成功的女企业家,她没有什么物质欲望,她说:“我的一切都是神的,我已经很满足了。”2005年1月17日,当她得悉金陵协和神学院在南京江宁大学城新建新院时,立即委托欧阳家立弟兄代表公司捐赠30万元人民币,她说,人从来不可能在外物之中寻获快乐,相反,渴求快乐会呼唤人去寻找深蕴在生命中的喜乐——当人获得自己的归宿,也一定在与神和好的人生关系中得着喜乐。  相似文献   

15.
人说·神说     
牧声 《天风》2010,(7):53-53
人说:从来没有人看见过神。神说:我已差耶稣将我表明出来!人说:眼见为实,看见我才信。神说: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人说:如果你很成功,  相似文献   

16.
培训班琐记     
1994年12月1日到20日,山东省安邱市基督教会举办了一次义工培训班,我被潍坊市两会安排到那里代课,和弟兄姊妹一同学习神的话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在我信仰的经历上,仿佛登上了一座属灵的高山,觉得我不是去教课,而是又重新作了一次学生,觉得那儿  相似文献   

17.
和好的信息     
经文:林后5:19;弗2:14—16 神有个心愿,要与人和好。世人虽犯罪远离神,神却一直在呼唤人,拯救人。神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33:11)神为了成就他的心愿,差他的独生圣子主耶稣基督到世上来,宣传和好的信息。为罪人死,为罪人受了刑罚。用他自己的身体,铺设了一条回归到神面前的路。所以,神人和好的工作,是“在基督里”得以成就的。当我们接受主耶稣基督作我们救主  相似文献   

18.
初到教会见到我们教会的管家闫美荣时,她那平稳的语调,慈祥的面容,耐心的态度,更有那母亲般的劝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闫美荣今年已经60岁了,负责我们教会的重任,是在1994年10月14日。在那之前因为管理不当,教会四分五裂,原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矛盾重重,无组织无纪律,众信徒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奉献款被人随  相似文献   

19.
经文:约翰一书1:3—10 约翰一书的主题是要住在神的爱和光中。要住在神里面,首先就要与神相交。就如年轻的恋人,首先需通过相互来往、交谈,然后逐渐了解,藉着爱使两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和神之间也要这样相交。神是光,在他里面毫无黑暗,而我们确是原本住在死荫黑暗之中,要与这圣洁的光相交,只有先在主的光前认罪悔改,让主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然而有的人虽然自称是信主,也聚会,却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认为自己是好人。有的人信了主,行动没有改变,缺少见证。圣经明明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  相似文献   

20.
陈爱敏 《天风》2002,(4):19-19
投靠耶和华的人有福了,诗人大卫深知神的慈爱,又懂得依靠主的慈爱。大卫的每篇诗,字里行间都滿了对神慈爱的感谢与赞美。“他是我慈爱的主、我的山寨,我的高台,我的救主,我的盾牌,是我所投靠的……”(诗144:2)大卫对神慈爱的体会之深是他蒙神悦纳,合神心意的原因之一。大卫合神心意的第二个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