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划分学派的着眼点以什么作为中国古代学派的分水岭?每位学者在论述一种学说的学派属性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我认为,划分学派属性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说的主旨上,也就是说应该放在学说的根本观点、基本主张和核心思想上。其理由如下。1、历史上的学派之分是由学术主旨不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个过程,而形成的时期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蜂起,形成争鸣之势。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立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都有一个学术宗旨;考察春秋战国时期学派争鸣的情况,它们各自也都是在围绕着自己的学术宗旨立论。没有一个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中,以汤普森为代表的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以下简称历史学派)的政治批判越来越引人注目。历史学派的主导思想在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并在历史研究中为现实政治斗争寻找根据和动力,进而以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为现实政治斗争导航,最终在未来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体系中,首先在英国,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并最终把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构成历史学派学术活动的焦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们相信:“一个正义而人道的未来社会的根源可以在英国…  相似文献   

3.
当代新康德主义研究述介(续二)毛怡红五、关于西南学派在继承康德的批判主义、繁荣德国哲学的历史进程中,西南学派与马堡学派被认为有着同样重要的贡献。一般说来,两个学派的思想并无根本分歧。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来接受发展康德。马堡学派通常被称为“创造哲学”,因为在它那里,认识是对认识对象的创造,主体创造对象的逻辑规定性是哲学的中心问题。而西南学派则被标记为“价值批判的体系”,它的创造人K.费舍尔、文德尔班、洛来等人提出,哲学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现实存在,也不是对认识过程某种特殊的规定,哲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揭示关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学说。当然,西南学派的价值规范的观点是在对历史科学根据的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历史潮流中价值理论凝结为科学。但是,价值不是存在的某物,而是存在东西的意义,就价值总是与主体性相关联、从而必定在所谓正常意识中有其先验地位而言,人们认为,价值理论并不与马堡学派的认识论背道而驰。相反,在这两个学派中,意识与文化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只不过后者明显地注重功能的主体性,而前者则强调主体判断的理念根据。①一般说来,当代关于西南学派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历史研究中的个别记述方法自然科学与文化科  相似文献   

4.
三、“历史学派”对鲍波尔认识论的批判所谓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图尔敏、费耶阿本德等等),批判了鲍波尔的划界论;从这方面来的批判,不应该看作是批判鲍波尔科学哲学的某些内部矛盾和不完善,甚至也不应该看作是批判标准实证主义的和鲍波尔的方法论不符合现实的科学史(就象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多次声明指出的那样),而是应该首先看作企图重新审查作为科学模式及其  相似文献   

5.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流派,如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等,都用它们的历史哲学理论来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因此,在现代思想意识斗争中,批判现代资产阶级的历史哲学显得十分必要。 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理论应以弗赖堡学派的观点为代表。弗赖堡学派以德国弗赖堡大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扶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当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7.
批判学派:进化认识论的先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判学派是活跃于 1 9、 2 0世纪之交的科学和哲学学派。该学派是现代科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和哲学革命 (维也纳学派及逻辑经验论 )的先驱 ,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 ,即名副其实的哲人科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虽然肇始于对上一个世纪之交的科学危机的反应 ,但由于他们深厚的哲学素养以及对科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机敏反思和洞见 ,他们在哲学上也颇有建树。他们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伟大哲学传统的继承者 ,是“前”现代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8.
<正>伊斯兰教逊尼派有两大思辨教义学派:艾什尔里学派、马图里迪学派。马图里迪学派起源于中亚撒马尔罕,历史上随突厥人的西迁而逐渐传至伊拉克、安纳托利亚、叙利亚、埃及等地。奥斯曼帝国(1299—1922)时代,这一学派享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该派在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中亚、南亚、东亚、东南亚等地依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挟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3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10.
程炜 《世界哲学》2007,(6):71-77
德语学界哲学经典解释传统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有三条线索可寻:一即批判哲学至古典唯心论一系,二为施莱尔马赫、小施莱格尔的浪漫派一线,三是自沃尔夫和伯克以来的历史考证语文学学派。本文结合作者在德国读书学习时获得的第一手讯息,对这三个学派对当今德国哲学经典解释学界发生的影响和它们目前的动向,作了一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伤寒学派与温热学派的学派争论是我国医学史上一次影响较大的学术争鸣,历史上众多的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学术见解,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学术气氛。如何认识这一中医文化现象,如何评论这一争论,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医文化,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宝库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论儒道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儒道互补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体系,学派纷呈,内外互动,多姿多彩。而在诸子百家之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无疑是孔子和老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无疑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土派和浪漫派的风格,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的地位,但它形成一股强大的潜流,扩散到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凡有儒家的地方便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伊斯兰教金陵学派"是指明末至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用中文翻译、撰写、诠释伊斯兰教经典和著作,在坚持伊斯兰教根本信仰和主要功课的基础上,主动与中国传统儒学相融合,从深层思想上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岱舆、伍遵契、刘智、金天柱、张中、马注、马德新、马联元等。由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且主要代表人物都与南京有关,故称"金陵学派"。他们是"伊儒会  相似文献   

14.
一在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中,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探讨,即历史规律性的界定,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里虽然学派繁杂且观点彼此颉颃,但如果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样两个视角: (1) 历史本体论考察:在新康德主义中,以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为代表的弗赖堡学派主要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他们认为自然界里才有一般的东西,因而存在规律性;反之,在社会历史领  相似文献   

15.
费耶阿本德的理论“增生原则”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三十年来,在强手如林的美国科学哲学论坛上,活跃着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他就是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在分析学派和历史学派两大阵营的对垒之间,他却单枪匹马、自立营盘、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纵观其主要思想和活动,他可谓是历史学派的同盟军,但又常常给这个学派捣点乱、制造些麻烦:他对库恩的范式理论颇感不然,把“常规科学”嘲笑得一文不值;他给拉卡托斯下战书,邀对方著书论战,由他写一本书“攻击  相似文献   

16.
在被掳时期(公元前586—538年),以色列两个派别的历史学家完成了他们很重要的历史学著作,都试图要给以色列和犹大的历史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要为重建以色列的社团生活提供一个行动的纲领性文件。,这两者的著作就是申典学派历史著作(the Deuteronomistic historical works)与祭司派历史著作(the Priestly historical works).申典学派著作包括《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本文引述各家思想,并提出一些笔者个人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工同道对申典学派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大解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说蜂起,学派林立,各种学说,各个学派在春秋战国所提供的历史大舞台上竞相表演,互相诘难,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于这一时期的学术有人用“吹万不同”来加以描述,称这一时代为“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时代。在这样一种学术情势下,任何学派都不可能“洁身自好”,丝毫不受其它学术和学派的影响。实际上在这种沸沸扬扬的学术论争中,各种学说、各个学派都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充实、完善、发展自己,正是这种互相吸收…  相似文献   

18.
沃勒斯坦的整体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华 《现代哲学》2005,(4):20-27
在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年鉴学派和耗散结构论的基础上,沃勒斯坦建构了世界体系学派的整体论。沃勒斯坦的整体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空的整体性。在空间上.现代世界体系是由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三个经济区域构成的世界经济或是由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在时间上,现代世界体系的动态性表现为长期趋势和周期节奏。另一是知识的整体性。以一体化学科方法替代跨学科以建构历史社会科学,消除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紧张以及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的时空向度分歧和特殊论与规则之间的二元对立。沃勒斯坦的整体论解构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国家神话与学科神话,这对我们理解历史和重建历史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第五期发表罗思鼎《論乾嘉考据学派及其影响》一文,对乾嘉考据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它的贡献和流弊、学风和治学方法以及它在后世造成的影响都重新作了初步的探討。作者首先指出乾嘉考据学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乾隆、嘉庆年間,清朝正处在一个由盛轉衰的轉折点。杜会内部的各种矛盾都朝着愈来愈深刻的方向发展,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浪潮几乎遍及整个中国。最高统治者面对着日益显露的各种矛盾,在文化政策上,采取了高压与怀柔的两手政策。高压政策集中表现为屡兴文字獄;怀柔政策則集中表现为鼓励士大夫埋首书斋,尽量增加他们躋登仕途的机会。乾嘉考据学者就其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8,(2):158-164
1903年5月,约瑟夫·张伯伦发表《伯明翰宣言》,主张英国必须改变现有的自由贸易制度,以帝国为单位设立关税,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压力,史称关税改革运动。提倡特惠思想的经济-历史学派同张伯伦及其领导的关税运动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系。历史学派为关税改革运动提供了合理性论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伯伦本人帝国特惠思想的形成;反过来,张伯伦为历史学派提供宣传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