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特 《法音》2007,(9):48-50
传印法师所著《印度学讲义》、《四分戒本述义》,一直作为中国佛学院的教材在使用。除此之外,他的《〈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净土决疑论〉讲记》和《日本净土宗》等著作也为一届又一届的学僧们所阅读。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9,(12)
中国佛学院首届研究生圣辉、道隆两位同学,顺利地完成了三年的学业,于今年8月毕业。中国佛学院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巫白慧教授、中国佛协教务部王新主任和中国佛学院刘峰老师组成论文答辩小组,在中国佛协所在地广济寺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会。两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分别是:《十二门论浅释》(圣辉)、《大乘密严经之研究》(道隆),他们回答小组提出的问题,深思熟虑,获得好评,一致通过。这两位研究生于1986年在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  相似文献   

3.
王爱梅  胡海龙 《法音》2022,(2):12-15
<正>一、吉藏后期思想的转变及其主要争论三论宗,是以弘传“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要义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宗派,吉藏是三论宗的实际创宗祖师。中国三论宗与古代印度中观学派既有继承关系,也有所区别。印顺法师曾在《空之探究》中强调过,《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与原始佛教的关系紧密,而中国三论的研究者深受大乘般若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消息11则     
《法音》1992,(1)
中国佛学院第二届三论系研究生论文答辩于1991年11月21日上午在广济寺小会议室举行。答辩委员会由4人组成。主席:巫伯慧教授;导师,刘峰讲师;委员:中国佛学院王新老师、叶庆雨教务长。列席的有中国佛学院唯识、中国佛教史方面的三位研究生。答辩气氛严肃、认真。首先,研究生向学同学向委员会介绍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接着答辩委员会提出六个问题,向学同学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一作了圆满的解答,受到委员  相似文献   

5.
九月七日下午,中国佛学院举行茶话会,热烈庆祝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佛学院全体师生及有关领导近百人出席了茶话会。当赵朴初院长、正果法师、观空法师、黄念祖老师、郭元兴老师等满面笑容地来到会场时,全体学生起立,长时间热烈鼓掌,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赵院长首先讲话。他说:“我不是教师,但我是教师们的服务者。六年前,我曾填了一首《金缕曲》的词,现在重新书写出  相似文献   

6.
正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十讲》一书于2020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了作者有关中国哲学史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的讨论》《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马祖禅的哲学意蕴》《朱  相似文献   

7.
明末蕅益(1599~1655)大师著的《教观纲宗》一书,概述了天台宗的教理行相和观心法门的纲要,是学习天台宗的入门书籍之一。中国佛学院上学期由梦参法师讲授这本书。下面谈一点学习的体会。由于我的佛学知识非常有限,谈的体会也不会很深刻。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长辈赐教。一、我对教观相资的认识:《教观纲宗》开头就说:“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可见佛陀创教、诸祖立宗  相似文献   

8.
《禅宗大意》,是正果法师在鼓山涌泉寺僧伽培训班和中国佛学院授课时的讲稿,去年底编入《法音文库》第三辑出版流通,已和读者见面了。笔者以喜悦的心情,全神贯注地阅读了这本书,叹为希有!全书包括《自序》共十六篇,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禅宗历史和修习禅观的良师益友。谫陋如余,固不能仿佛其涯淡,然千虑一得,或可作引玉之砖。特拈出四端,以见一书之特色。  相似文献   

9.
一、《庄子内篇注》是德清晚年的一部佳作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学者德清认真研究过老子,著有《道德经解》,也认真研究过庄子,著有《庄子内篇注》。《道德经解》,据其序言始作于万历二十年,万历三十四年“卒业”,此书在其《观老庄影响论》之后(参见拙作《释德清〈道德经解〉评述》,载《五台山研究》1988年第三期)。《庄子内篇注》无序言,有简要题记,未记写作年代,但说“其学问源头,‘影响论’发明已透,请细参之”。“影响论”即《观老庄影响论》无疑。那么,《庄子内篇注》必定作于《观老庄影响论》之后。该书署名为“明匡庐逸叟憨山释德清注”  相似文献   

10.
法尊法师编译的佛家逻辑(因明学)名著《释量论》已由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此论原为公元六、七世纪间法称论师所著,在我国西藏地区流传数百年,许多寺庙列为必读的论典之一。法尊法师毕生传译汉藏佛典,晚年抱病将此论从藏文典籍中译出,弥补了汉文佛家因明论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9,(7)
《法音》编辑部: 我是贵刊读者,读了贵刊感到文有神韵,说理力强,不禁心中欣然。今为弘扬佛教,谨向法师陈述刍荛之言。一、贵刊拙缁法师短论三则:《空与运动》、《心色不二》、《涅槃》,文笔洗炼,我认为是佛教修止、观的真实境界。于此知佛教之理法,皆身心性命之学,不知此解是否正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编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 0 0 1. 12 . - 2 4 3页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内涵 /韩安贵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1. 10 . - 40 9页 . - (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七月一日《邓小平文选》发行之后,中国佛教协会及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进行学习。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大部分人员阅读了《邓选》中的重要文章,有的还通读了全书。去年九月底,为了交流学习《邓选》的心得,驻会理事、各部门负责人等还多次进行座谈讨论。会长赵朴初,副会长正果、明真、李荣熙,常务理事观空、周绍良,理事林子青、郭元兴、叶均、王新、任杰、刘峰等都分别在佛协和佛学院参加座谈。  相似文献   

14.
密宗大圆满藏文文献《智慧杜鹃》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苯教版、敦煌版、宁玛版。苯教版又有《智慧杜鹃》(????)、《〈智慧杜鹃〉内容提纲》、《〈智慧杜鹃〉阐释》三种,共计71页。其中《智慧杜鹃》原文格律诗共计263句。敦煌版由正文和释文两大部分构成,共计4页。其中原文句型长短不均共计11句。宁玛版又有毗卢版、密续版两种,共计20页。苯教版讲稿成熟自成系统,主题为自识元智王菩提心智慧杜鹃。通过原文对比发现,敦煌版与毗卢版最大的不同在于毗卢版原文末尾直接提到了菩提心智慧杜鹃。  相似文献   

15.
桑吉  邢婷婷 《法音》2010,(7):34-34
<正>本刊讯6月24日,由南开大学、中华书局、横山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佛教文化史》出版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横山会所召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中国佛学院副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1,(3)
真禅法师的《喜读圆瑛大师年谱有感》一文,叙述了作者本人亲近圆瑛法师的往事,并且重点阐明了学习《年谱》后的心愿,号召大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圆瑛法师,发扬法师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正欣闻《法音》办刊四百期,我由衷赞叹,欢喜踊跃。自从1993年到北大哲学系跟随楼宇烈先生学习佛教以来,凡24年,我一直是《法音》的读者,受其滋养,体会深蕴其中的佛法正见。在此期间,我得到过净慧法师、学诚法师两位主编以及编辑部同仁的很多帮助,他们的许多言论与文  相似文献   

18.
宏度 《法音》2008,(5):7-10
一、《心经》与《大般若经》的关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属于般若类的经典。在玄奘法师翻译的《大般若经》第403卷的〈观照品〉和第429卷的〈功德品〉以及鸠摩罗什翻译的《大品般若》的〈习应品〉第三之一和〈劝持品〉第三十四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博综诸宗,精通藏文。数十年来,手不释卷,笔不停挥,译述的佛学典籍,已出版的有二十多种,积数百万言,未出版的有由汉译藏的《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法师逝世前,不辞病老,寸阴是竞,继续翻译藏文佛学要籍,以馈后学。《释量论释》九卷,计二十万字,就是他近年来辛勤劳动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文题目作者期/页·道教研究·敦煌本古灵宝经作者质疑马承玉1—1《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董恩林1—3道教内丹学与中国文化关系析略郭健1—8《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刘永明1—11褚伯玉与《太平经》覃江1—15公安三袁与道教高梓梅1—20道教的“出世”人生理想与“梦幻”故事苟波1—24论“苦—乐”,“丑—美”的道教美感转化论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李珉1—31论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学说李远国2—1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郭武2—9《录异记》性质探析罗争鸣2—15释《太平经》之“贤柔、贤渘、大渘、大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