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历代藏学家就本波教与钵第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宗教实体构成要素间的比较,以及对岷江上游本波教与钵第教信众的教派认同程度的分析,认为本波教与钵第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了略别于汉传佛教的藏传佛教。从本波教的本土文化成分和对古印度佛教的藏族化程度来看,本波教是藏传佛教最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1,(6)
本刊讯6月1日至2日,四川阿坝州佛教协会第九次代表会议在马尔康召开,来自全州佛教界的97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州政府常务副州长白理成、州委秘书长兼州委统战部部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宋以后出现的揭钵剧和揭钵绘画的描述与分析,以期说明鬼子母这位西晋以来尤其是唐代显密经典树立起来的送子护儿大神,由于其夜叉女鬼的身份,从宋代开始悄然变成娱乐性人物。人们关注这个佛教故事的目的,不是接受教化,更多的是获取愉悦,这也是观音送子终将取代鬼子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佛教的在平时的初中活动中,有非常复杂的仪式仪轨。“传供”就是一种重要的供养仪。依据传统的说法:所谓传供,指佛教僧伽大众,按照古是由古师们的遗制,举行一定仪式,捧持茶、钵、汤、素菜等各式供物,由多人依次传递,奉至佛像或祖师像跟前。如《敕修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5.
佛寺平面布局的变迁,同佛教徒礼拜对象的转移有密切关系。从印度佛教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佛教的礼拜对象发生过三次转变,即礼拜象征物、礼拜塔、礼拜佛像。起初佛弟子以塔、菩提树、佛座、法轮、佛足迹、佛钵、佛衣以及三宝标志等物作为礼拜的对象(塔表涅槃、菩提树表成道、佛座表降魔、法轮表说法……)。释迦逝世后,各地纷纷立塔  相似文献   

6.
正东山法门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以道信、弘忍、慧能、马祖道一、怀海等为代表的佛教高僧奠定了修心禅法义理。慧能的识心见性、顿悟成佛以及百丈怀海倡导的农禅并重,使修禅转向意境的体验并导向了生活禅,改变了"一钵即生涯"的僧侣生活方式。农禅推动了茶园的耕作和制茶的工艺,出现了"名寺出名茶""僧家造法极功夫"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7月29日 ,四川小金县清真寺举行了隆重的圣纪活动和复建新寺落成典礼 ,近千名各族穆斯林身着节日盛装参加庆祝。小金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县各有关部门、阿坝州宗教局、州文物管理所、省伊协的负责同志以及该县佛教、道教界代表、省内部分市县伊协和清真寺的代表、与阿坝州相邻的兄弟省穆斯林代表应邀到会表示祝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协顾问马贤先生应邀专程从北京前来莅会祝贺。该寺始建于1780年(乾隆41年) ,占地3309平方米 ,是全县3000多穆斯林的活动中心。小金回族穆斯林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 ,早在辛亥革命前…  相似文献   

8.
佛塔点滴     
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塔是个后起之秀。周秦之世,塔字还不见经传。直到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入中国,塔才作为佛教的三大建筑(石窟、寺院、佛塔)之一在我国兴建盛行。塔,梵语浮图,初为供奉释迦牟尼佛遗骨——舍利而建。原型由方形塔基、形状类似覆钵的塔身和尖顶(刹)三部分组成,很象先秦时期的坟墓,有砖、木、石、铁等结构。我国古代建筑工程师在印度浮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早已盛行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塔,是随着印度佛教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在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和改造外来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塔,楚文为stupa,音译为堵波,原义为“坟”、“圆冢”,起源于印度,是保存和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舍利”用的建筑物;另一种无“舍利”的塔称支提塔。最初两种塔的形式可能完全一样,均为半圆形,后来两种塔形逐渐有了分别,堵波发展成了由台基、栏、覆钵、平头、竿、伞等部分组成的佛塔;支提塔发展成了一种专供信徒礼拜的塔庙形式。无论是堵波还是支提,都是印度佛教早期的崇拜形式。这两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在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召开。全国佛协理事、省佛协副会长、州佛协会长格桑降措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了州佛协的工作,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贯彻落实赵朴初会长在全国佛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倡的人间佛教思想。格桑降措指出:“我们广大佛教徒要坚持  相似文献   

11.
“般若”是佛教认知论里的重要范畴。“般若”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作“波若”、“钵罗若“,意译为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指普通经验的知识,也不是世俗人所能具有的一般智慧,它是超越知识、超越经验的灵智,是洞照性空,超情越俗,达到成佛境界的智慧,是一种成佛的特殊认识和手段。佛教是宗教,它的学说的根本宗旨与特质在于通过修身与修心,以求得人生的解脱。要想超越自我和现实社会,达到理想的解脱境界,就要解决如何认识人生与人心,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如何才能把握和达到解  相似文献   

12.
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学诚一、引子受戒在近代中国佛教活动中,大多已流于一种形式了,“撩衣、护钵、长跪、合掌。”引礼诸师口干舌燥,三师七证劳神疲形,大众辛苦一番,台下戒子依然莫名其妙!时见传戒之人不知授予何物,求受之人,亦不知所受者何?结果,虽名传戒,实无...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7,(12)
<正>本刊讯11月27日,两岸佛教界向四川茂县慈善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副会长永寿法师、宗性法师,副秘书长、阿坝州佛教协会会长达扎活佛出席了捐赠仪式。学诚会长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四川茂县捐赠善款50万元人民币,永寿副会长代表中国台湾佛教界向四川茂县捐款6.6万美元。宗性副会长代表两岸佛教界致辞。他表示,本次慈善捐款代表着"两岸一家亲"的美好心愿,  相似文献   

14.
唐蕃长庆会盟的成功,与吐蕃佛教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唐德宗即位之后,以清水会盟为起点,会盟的仪式发生重要改变,佛教影响渗透其中。清水会盟的仪程主要还是因循旧制,以"告庙之礼"作为最为崇高、隆重的盟誓礼仪,双方都同意采用"刑牲歃血"的旧俗,与吐蕃和汉地的传统盟誓习俗均相吻合。恰恰与这个"旧俗"能够形成最鲜明对照的,是吐蕃方面首先提出的按照佛教仪式"焚香为盟"的"新制"。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一是与其吐蕃盟誓制度的变化有关;二是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推崇之下,新兴势力集团———僧团的出现以及僧伽权力的迅速上升有关;三是与吐蕃与汉地佛教之间正式交流往来频繁有关。长庆会盟之际,吐蕃佛教高僧钵阐布沟通斡旋其间,在整个酝酿、准备、发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宗教力量协同运作,在会盟地点的选择、会盟仪式的程序设定等环节上都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显示出特殊的谋划与作为,客观上也达到了与其他历次会盟不同的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盂兰盆节是中国佛教重大节日,在这个节日中一个重要活动就是举办大型的水陆法会,以纪念亡者、祈福后人,从而盂兰盆与水陆会成为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外来词"盂兰盆",对应的汉译是"解倒悬",意思是后世孝子贤孙定期祭祀先人,以使祖先离苦得乐。解救先人"倒悬之苦"在此是"出离地狱"的比喻词,此观念来自《佛说盂兰盆经》。本文通过对印度古代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梵文词典对应"盂兰盆"的Ullambana一词,在印度传统梵文中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Ullambana是口语;有的学者认为"盂兰盆"来自Odana(米饭)的发音,是"饭钵"之意。笔者在此尝试讨论"解倒悬"与"盂兰盆"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盂兰盆不是指饭钵,"倒悬"是先人"真"的遭受倒挂之苦并非比喻。最后指出"解倒悬"及相联的水陆法会,在源头与思想上都是非佛教的,它强调的是香火相续的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16.
金明 《法音》2020,(1):45-45
本刊讯2019年12月17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与上海佛教百寺基金会为甘肃省甘南、四川省甘孜、阿坝,青海省玉树、果洛等地藏传佛教寺院、学校捐赠冬衣。此次活动行程数千公里,工作人员克服高寒缺氧困难,深入高海拔寺院,在甘肃甘南州曲宗宁玛寺,四川甘孜县呷登慈善学校、白利寺、呷登启立觉姆寺,青海玉树囊谦县达摩寺、觉拉孤贫学校,青海果洛州佛教协会等地共为当地藏传佛教僧尼和贫困学生、孤儿捐赠7700余件冬服。  相似文献   

17.
千钵文殊的产生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千钵文殊菩萨,自从其本经《千钵文殊经》被判定为伪经以来,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这自然与一段时期内一度贬低伪经价值的观念有关,但现在看来,千钵文殊及其本经在中国密教史和五台山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与五台山文殊信仰的进一步确立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千钵文殊之本经《千钵文殊经》,属中土伪造,似无疑义,但千钵文殊与其本经在形成上是否完全一致?其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背景及其意义、影响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元问题     
在中国文化与中国佛教劫后重生的年代,在围绕赵朴初先生的京华灯火楼台之中,万水千山行遍,我有幸奉献了人生的盛壮华年。为此而付出了代价,幸甚至哉!而今笙歌销歇、灯火阑珊,楼台星散,将军已去,大树飘零。一番劳碌,一番梦幻: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人生就是历劫历幻,一切因缘果报,何曾有尽头?朋友,毕钵塔下,真的觉岸无边呐!  相似文献   

19.
密教盛行的中唐,伴随着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兴盛,出现了一种形象类似千手观音的千钵文殊,但与之相应的本经《千钵经》却并非译自梵本,而是中土所造之伪经。文章通过考察佛钵、释迦及文殊三者间的关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佛钵信仰及传法思想是促使文殊手持佛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陀罗尼句门,如同陀罗尼字门一样,也是通过特定的语句来阐释佛教义理的一种形式,为大乘与密乘佛教通用的法门.句门,全称法句门,亦称法句、句义.以句为门,进入义理,故称句门.句是梵文钵昙(pada)的意译,指具有独立意义的语句,故亦称句义,即有义之句.陀罗尼句门起源于陀罗尼文句,但受陀罗尼字门影响而形成.陀罗尼句门有多种类型,可分一法句、金刚句、诸法句三大类,每一类又有多种类别.陀罗尼句门对后世密教有深刻影响,或以句门概括其教义体系,或将句门改造为金刚菩萨形象,建构曼荼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