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两篇文辞优美,但令人心颤的游记。本刊转载他们,算是寄托一点对3.18这个日子,对巴黎公社社员们的一点哀思。 时过130多年了,巴黎公社社员们的血迹似乎在淡化,在模糊。有些人要“告别革命”了,有些人要向宗教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归宿,并且似乎主张,只有宗教才能给人的精神以寄托和归宿。 然而,圣心大教堂的前因后果却不能不使人们沉思,由圣心大教堂所代表的宗教是否愿意接纳公社社员们的灵魂!公社社员,以及公社的同道者,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圣心教堂和他的同道。 巴黎公社只存在了几十天,但苏维埃就存在了几十年。雷峰塔连一个白娘子都镇不住,难道一个圣心大教堂果然就能镇住那些“除了双手,一无所有”的赤贫者,或者虽非赤贫但却受压迫受损害的千千万万个为了求得生存这个最低人权而奋起抗争的人们的“幽灵”! 圣心大教堂和雷峰塔的存在,只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宗教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仁慈的。 如果还愿意作公社社员的同道者,那么,就走出圣心教堂,到维莱特花园去,那里才是您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孙仁富 《天风》2009,(5):20-20
来到南平,若要找梅山福音堂,那里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它在哪个方位.在通信科技发达的今天,南平梅山福音堂在导航地图上也能找到. 其实,南平梅山福音堂在今天福建的教会中不是一个大的教堂,信徒人数也不是很多,在市区30多万的人口中,信徒所占比例不过2%多一点.但梅山福音堂却是一个和睦、有见证的教堂,在当地政府和市民心中都有很好的影响.2005年,梅山福音堂举行教堂重建10周年和福音传人140周年纪念活动,当地政府给予充分的关心支持,派出公安、交警30多人帮助维护安全和交通秩序,派出卫生防疫人员挨家督查教会所订的用餐饭店的卫生情况,保证用餐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耸立着一座色彩斑澜、风格独特的东正教教堂。它与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交相辉映,是红场上显著的标志和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观。它们一起构成了俄国的象征、莫斯科的名片图案。这座教堂,就是举世闻名的瓦西里升天教堂。它每每出现在有关苏俄的书刊封面上和电视荧屏上,许多人,即便是没有到过苏俄,想必也会在脑海里留有它的深刻印象。然而,它来历如何,建筑结构怎样,有什么样的意蕴等等,却是大多数外国游客所不知道的。瓦西里升天教堂的正式名称叫作波克洛夫教堂。但是更加广为人知和被当地俄国人通用的是它的别名…  相似文献   

4.
奉献     
《天风》1996,(1):42-42
谈到“奉献”,有人也许马上会联想到教堂里的“捐箱”。的确,在旧约里提到奉献的事,往往是指物质金钱上的分别为圣归给上帝。但在新约时代“奉献”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它已经包括了人整个身心和生命向上帝的归献。  相似文献   

5.
一、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著作中一再出现但是界说含糊的一个概念,是马克思曾经设想的、革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人们经常参照20世纪的专政,特别是苏联,去解释这句话。但是,为了理解马克思本人可能抱有的想法,我们一定要到别的地方去找样本。恩格斯曾经宣称:“请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当然,在这里,同问题有关的,不是历史上的巴黎公社,而是马克思心目中的巴黎公社。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雏型的东西是:(1)普选,(2)人民对政府的批评,(3)宗教自由以  相似文献   

6.
恩敏 《天风》2011,(9):47-48
近年来,有一个有趣现象,有不少青年人跑到教堂来找牧师,要求在教堂举行婚礼。当牧师问及他们是否是基督徒时,有人就吞吞吐吐,也有人则干脆摇头。不是基督徒,哪又为什么喜欢来教堂婚礼?回答是:“具有高贵典雅风格的西式教堂婚礼很‘洋派’啊!”也有人回答则是“电视上英国王子都这样,很摩登呀”!总而言之是“比较时髦”!  相似文献   

7.
王恩源 《天风》2002,(4):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没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景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由于全国各地教堂的建筑结构各不相同,一般可以  相似文献   

8.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毫无疑问,《宣言》是欧洲的,因为它在伦敦印刷,是由两个德国撰稿人完成的,这两个人在布鲁塞尔邂逅而且都加入了主要由德国人组成的、总部设在巴黎(后移至伦敦)的一个组织。可能正是由于警察的镇压,共产主义的幽灵才在欧洲徘徊。面对资本主义的世界化,革命者已经在反对资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3年夏天在巴黎相遇,而恩格斯曾谈到自这次相遇以来,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理论的完整协议,他们第二次相遇在1844年春天,于布鲁塞尔,而恩格斯断言说,在那时,马克思“已经完全确立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9.
教堂的钟声     
<正>教堂的钟声响了,礼拜的仪式也开始了。优美的歌声,和谐的旋律,与教堂的钟声融为一体,犹如天籁之音。教堂的钟声响了,一声又一声,督促迷茫的人早早回转向神。教堂的钟声响了,它试图唤醒酣睡的灵魂,提醒沉睡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该醒醒了。教堂的钟声响了,它像是吹响了前进的号角,让人向着标杆奋勇向前。教堂的钟声响了,众多的人奔入教堂,静静地在那里祈祷;在这属灵的海洋中,每一片小舟都  相似文献   

10.
王恩源 《天风》2002,(4):52-52
今天,教堂音响效果越来越被教会重视,因为它是一种传福音的媒介。50年前,教堂一般都没有扩声设备,那时一个教堂的人数最多上百人。然而,现在教堂信徒人数少则有200—300人,多则超过3000人,如此多的人聚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扩声系统,聚会将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堂建立一个好的音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