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旅途闲话     
乙: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旅途闲话,因为它不仅是人生旅途中的闲话,而且是在一辆车上进行的。对话的两个人只有这样一段因缘,车到了目的地,下车互道“再见!”却不知是否还有再见到的缘……。甲(出租车司机):你在那儿工作?乙:就在这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甲:哟!那你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乙:(笑)为什么呢?甲: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搞文化工作。乙:这样说也对也不全对,知识和文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的。甲:这我就不明白了。乙:现在不少人很重视知识,但不一定重视文化。一般人总认为读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文化的人,而没读过…  相似文献   

2.
大抵在做一件事情时,或上司、或家长、或友人总会说:抓紧些,再抓紧些,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往往是“抓而不紧,方为善抓,方是真抓”。  相似文献   

3.
大抵在做一件事情时,或上司、或家长、或友人总会说:抓紧些,再抓紧些,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往往是“抓而不紧,方为善抓,方是真抓”。  相似文献   

4.
“市里来人啦!市里来人啦!来看啊,小车开进咱村啦!” 王大妹喊叫着。这个闽北小山村很快挤了许多人,围着小轿车看,车上下来的有市委的领导,乡里的干部,还有教会的牧师等。“这下有戏看啦。”王大妹还在叫嚷着。 王大妹40多岁,身材高大,勤劳能干,六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又久病在床,一家生活都靠她支撑。可她就是有一个缺点:嘴快舌  相似文献   

5.
请来坐坐     
星期天早晨,我叫了辆出租车要去教堂,司机却一脸迷惘地问我:教堂在哪儿?我很诧异地嚷道:就在西街,市中心呀!你难道不知道?待车驶到高高耸立的教堂尖顶下时,司机才大梦方醒似地说:唉呀!原来在这儿,我不知路过几百次了,有时还在对面的饭馆里吃饭呢!竟然没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孩子1岁多就认字?!——一定有人会说:鸡血!太鸡血了!千万别和我说鸡血,我特别不喜欢这个词,甚至说,我讨厌这个词!百度一下,打鸡血是什么意思?是讽刺或调侃某人对特定的人物或事物突然情绪亢奋的一种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可是现在很多人一说到学习就是鸡血,请看看下面的真实故事里,有半毛钱鸡血吗?  相似文献   

7.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8.
有人丢了把伞,那是一把心爱者送他的伞,是在人来人往的某大商店丢的,为了找回这把心爱的伞,便立即写了一份广告贴在街头。 广告词曰:“遗失黑伞一把,如错拿者不怕招引麻烦,则无须将其归还xx街十号!” 有趣的是:广告后第二天早晨,他的门前便出现了十几把样式各异的黑伞!有的伞把上还系着纸条,上面写着:“实在是忙中出乱拿错了,特此归还,敬请切勿将此事声张出去!” 注意,此乃充满了杀伤力的恫吓型广告,凡是错拿过伞的人皆不明这里的“麻烦”是什么意思,为求平安,这才尽快把错拿了的伞送了回来! 让我们再看另一则广告。…  相似文献   

9.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10.
方丈与方寸     
在北京西城一条小小的胡同里,有一处小小的平房,平房里有一间小小的屋子。这屋子有多大呢?据我目测大约是十市尺见方,就算是方丈之地吧!辞源说:“以笏量基地,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也。”笏是古代用的手板,也就尺把长,我估计得没错,这屋子就这么小,要放家电器具怕是装不进几件来的。可是,就在这小小的屋子里,积聚着难以尽数的财富!它使我产生了一个问题,“方丈到底多大?”《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第六说:“舍利弗见此堂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维摩法问:‘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坐耶!’舍利弗言:…  相似文献   

11.
一所在世界上名气很大的军校,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的精英。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比如,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能按时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能按时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因为军官看重的是结果,他根本…  相似文献   

12.
除垢     
从乡下调到县上工作,一时找不到住房,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他的房子很小,也是个单身汉,两个人挤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但几天后,朋友就把做饭、洗碗、扫地等家务事全推给我,而且一副颐指气使的口气:“嘿,肥碗洗了,地板那么脏,也不扫一扫,邋里邋遢的!” “为什么该我扫?你自己咋不扫?” “当然该你做嘛!你想唐僧取经时,先是孙悟空挑行李,猪八戒来后,孙悟空就不用管了,这多明显的道理!”朋友半认真地说。 我心里很不舒服,气鼓鼓地回答:“别狂,我人在矮檐下,就是不低头,我又不是来当佣人的!”我只是忍着没说“你以前下…  相似文献   

13.
旅途闲话     
甲: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你在去年第二期《佛教文化》的《旅途闲话》中和一位作科技工作的读者谈到了对佛的信仰问题。乙:我当然记得,你对我的谈法有什么意见吗?甲: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想再和你谈谈“信”的问题。乙:嗅!你信佛吗?甲:我想和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去年第三期《佛前独徘徊》中你和另一位居士谈这个问题。乙: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说“信佛,但不是佛教徒”的问题。甲:不,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是一个对佛学很有兴趣的人。通过学习研究后,对于佛教的许多教义我深信不疑,不过也有不少问题没有弄明白,我是不信的。我以…  相似文献   

14.
乘车偶拾     
一天晚上,我们夫妇俩坐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忽然前面一位女士扭头对一名男子叫了起来:“别老往这边挤,再碰到我,就踹你一脚!”男的回答道:“又不是故意的,你怎么这么凶!”  相似文献   

15.
哥伦布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是独断独航,但最悲惨的却是回头无岸。”这话可谓道出了人生所有的艰辛:当你为“独断”的选择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步入了回头无岸的境地!这倒与另一位伟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一生最关键处只有几步,走错了一步,就有可能走错一生。而当你回头望着自己那浅浅深深歪歪斜斜的脚印,只好无奈地长叹一声:假如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啊! 可是,命运的字典里却没有“假如”! 记得那是1976年3月,我在离家70多里路的永吉县桦皮厂公社插队快两年时,一个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机…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们班一个女孩坐在后排在听“随身听”,耳朵堵着所以说话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教师过来告诉我一声。”几乎所有同学都听到了,连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例外。老师回过头看看那位同学,竟然说:“我不过去!”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编辑同志:今年偶然看到一位朋友订的《思维与智慧》96/l期,大概翻了翻,没想到不读不知道,一读真奇妙!它竟让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欲罢不能,真是相见恨晚啊!不知不觉已滤过一遍,我发现其中每一篇都有其价值。认真思考,细细咀嚼,居然奥妙无穷!我一直想启迪思路提高思维能力、改变思维结构,以使自己的大脑具备昨决一切问题和出奇制胜的能力,但苦无指导性书历,而个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劳工夫”啊!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可以作为我一生的教科书的杂志,她不仅教/知其然”更深入到车之根本,好象在远离喧嚣的…  相似文献   

18.
<正>试着回忆一下,你是否有过以下类似的人生体验:不赶自走的糟心:一天,因为受某个人或某种事的打击,烦躁不安的你正在家里一个人生着闷气。而恰在这时有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为不失礼节,你只能强颜欢笑,把不快藏在心里,尽力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与之应酬、攀谈……良久,等朋友离去,回过身来,你有可能突然之间发现:“咦!自己的心情似乎好多了,没有那么糟糕了!”  相似文献   

19.
爱的逻辑     
爱的逻辑常常不合逻辑,它总是拿规范意义上的逻辑开涮。例如,规范意义上的“打”与“骂”总是恶煞煞的.可民间却偏偏有一句描写爱情的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自然,仅此一句,也就道出了爱的逻辑的博大精深.那么.爱的逻辑何样?爱的逻辑玄奥无比:冬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冷!夏天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觉得热!“把你架在火上烤三分钟,您会觉得象烤了三年,可让你在心上人旁边坐三年,你会觉得才坐了三分钟!”爱的逻辑喜欢“自相矛盾”:陪你逛街的那个女孩子其实早就累了,可她却偏偏笑眯眯地问:“你累了吗?”爱你的…  相似文献   

20.
王梵志诗     
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教?”禅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这谁不懂!”二、禅师:“三岁孩儿能懂得。三、八十老翁行不得!四、众生痴迷,岂知善恶! 常常是见钱心即喜,五、见死无不愁。六、广贪财色乐,七、时时度日休。八、平生不造福。九、死被恶道收。十、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啊!”十一、白居易听后大悟。主持寄语 本期画的内容是选用《王梵志诗》编的。《王梵志诗》包括自隋末至宋初无名诗人的唱咏。诗文浅显质朴,内容反映佛陀的教义。虽是古时民间作品,今日看来却好似在说当今之人。可见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