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9,(1)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早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就开始传入我国。支娄迦谶首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畺良耶舍又译《观无量寿经》,于是中国出现净土信仰。初时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东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净土信仰是随着汉译经典的传入而流传到日本的,在日本的古代和中世广为流行,十二世纪后期由法然上人创立了净土宗,从而使日本佛教走向平民,并完成了日本本土化的过程。净土思想的兴起以及法然净土宗的诞生,究其缘由无疑是来自于末法思想在当时时代的流行。法然提出了专修念佛的思想,并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视为净土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他所撰写的《选择本愿念佛集》是该宗派的思想理论的集大成之著作。  相似文献   

3.
从梵文来说,有大小两部不同的经典同名为Sukhāvatīvyūha(极乐庄严);汉文语境中,大小两部经典的古代汉译本都曾以《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之名流传于世,且大本《无量寿经》数十个汉文译本的经名多有不同;敦煌文献中有一部经典虽然题为《大乘无量寿经》,但是与净土三经之一的《无量寿经》内容截然不同。本文辨析不同经名之间的联系和层叠,厘清同名异经、异名同经等情况,揭示大乘经典经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3)
<正>一、净土三经的修持方法要点净土宗共有实相、观想、观像和持名四种念佛法,自明代至今,持名念佛占据主导地位。《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有摄生三愿,三愿分别对应自力、他力和自他二力三种修持方法。当然所谓的"自力、他力和自他二力"都是建立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他力的基础上的,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自力和他力;《无量寿经》同时开示了上、中、下三辈往生;《观无量寿经》开示了九品往生;《阿弥陀  相似文献   

5.
张新杰 《法音》2010,(8):13-21
<正>一、引言《佛说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所依经典之一,据记载东汉至北宋共十二次翻译,现存五种译本,分别是:1、《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东汉支娄迦谶译(以下简称"汉译");2、《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  相似文献   

6.
佛学小词典     
《佛教文化》1995,(2):16-16
净土宗:亦称“莲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说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相传东晋慧远在庐山邀集僧谷十八人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故被后代奉为初祖。次后影响较大的是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著《往生论注》,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力’”解脱甚难,靠“自力”解脱甚难”,而主张“乘佛愿办”(“他力”)往生净土,这种教义为“易行道”;称“  相似文献   

7.
阿弥陀净土之观想──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壁画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中国新疆吐鲁番石窟的禅观壁画中,绘有阿弥陀净土的禅观图、简洁净土图和不净观想图等,这些图像在考虑作为实践意义的观想与净土教美术结合方面,是极其重要的资料。吐峪沟石窟壁画尽管目前不多为人所知,而意义非同一般,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观想图为中心介绍。吐峪沟石窟壁画不仅可供了解净土教美术的初期形态,尤为重要的是,能启发我们认识《观无量寿经》所描述的观想图是如何形成的。所谓观想的实践与美术作品密切联系这一状况,似乎与中亚的风土分不开。据本世纪初欧洲与日本探险队的调查,以及近年来中国的多次调查,…  相似文献   

8.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  相似文献   

9.
世亲《往生论》说弥陀净土超越三界并且不摄受二乘种姓,这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极乐世界有无量声闻众相违。昙鸾会通二者,认为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姓,但不拒绝他们居住于此,望月信亨认为昙鸾之释有违世亲原意。智顗与唯识家以净土所居众生的类别为依据,将弥陀净土判为变化土,显然浅化了弥陀教的意趣。除此之外,关于释迦佛于秽土成佛的讨论,也需回归到对净土判释的反思上。本文通过分析几种较有代表性的净土判释观点,归纳不同依据所蕴涵的佛身观,从而厘清净土判释所涉及的维度,并从大乘佛教共举的“法身佛—法性土”思想切入,解读华藏净土与十方净土的总别关系。  相似文献   

10.
魏磊 《佛教文化》1995,(5):27-28
在净土诸经典中,《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其“义理深邃,境相胜妙,一心妙观,理事圆融”的特质而见重。据《开元释教录》载,本经有两种译本,刘宋昙摩密多的译本已佚,目前流通的是刘宋畺良耶舍的译本。自古迄今,本经的注疏甚众,其中以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最为透辟(日僧法然上人依据四帖疏创设日本净土宗)。兹拟简介本经如下: 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明末清初《嘉兴藏》传入日本,其中所收录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蕅益智旭(1599—1655)的不少作品,引起了许多日本江户佛教徒的关注,被大量刊刻和流通。本文主要关注智旭著作《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的净土教说在江户日本的受容。该书被当时不少日本天台宗僧侣推崇,特别是安乐律院灵空光谦(1652—1739)“即心念佛”说之创立,即是深受该书的影响。不过,该书中的净土教说亦引起一些其他教派日本僧侣的批判和抨击,他们的批判与论辩亦表明该书在江户时期影响力之盛。通过考查智旭《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及其他作品在江户的流通,可发现江户日本佛教界对智旭净土教说的关注程度远甚于同时期清代中国。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智净土思想之研究》(上、下)王孺童著邮购价55.00元本书系对智有关净土四篇论述之研究,即阿弥陀经义记、五方便念佛门、净土十疑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心经奥义》觉云居士著邮购价17.00元自古以来,诵读心经的人可谓无量无数,《心经》到底说了些什么?《心经》真正法义何在?一切都可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3.
念佛法门     
《法音》1990,(5)
佛教净土宗以念佛为正行,依据佛教经典有四种念佛: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一、持名念佛.即《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具体念法又分多种,从出声与否而言,有出声念、金刚念(微动口齿,其声在口耳之间)、默念.从摄心方法而言,有计数念,  相似文献   

14.
佛法自东汉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佛经翻译事业大大发展起来。高僧大德们各本独立创新精神,对教义的研究和弘扬,大有百家争鸣气象;各种宗派先后形成,可以说隋唐三百余年间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佛教宗派大致分为大乘八宗(净土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密宗、)、小乘二宗(成实宗、俱舍宗),合称为佛教十宗。净土经教,东汉时即传来我国,所以净土宗成立最早。现在,谈谈净土宗在中国弘传的历史。净土宗所正依的根本经典,有三经一论。三经就是:一、《无量寿经》,主要是说明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种愿及成佛后国土庄严,摄受念佛众生三辈往生等事。二、《观无量寿佛经》,主要是说明净业三福、十六种观、九品往生事及是心作佛、是心是  相似文献   

15.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仅存于敦煌写卷中的《无量寿观经义记》和《无量寿经义记》,虽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曾引起日本学者的注意,但至今尚无人对此二义记作深入的探讨。本文对它们的时代和撰者作了考证,修正了日本学者望月信亨先生认为它们皆为隋释灵裕所撰的观点;净土往生者的阶位判属问题是二义记的主要的思想内容,阐明其特点对于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弥陀净土教理的演进史是非常有价值的,故本文对它们的思想特点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9)
《请入弥陀愿海》是黄念祖老居士生前最后一部著述《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中《发大誓愿第六》一品的总结。黄老居士晚年大弘净土法门,普愿众生同入弥陀愿海,悲心切愿,令人感佩。为纪念黄念祖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将于今年下半年印行黄老遗著《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上册)。  相似文献   

18.
阿弥陀佛     
在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右面,供奉着一尊大慈大悲的彩色佛像,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名阿弥多佛、阿弥跢佛、阿弥亸佛,略曰弥陀。梵语Amitayus,译曰无量寿。又梵名Amitabha,译曰无量光。《阿弥陀经》曰:“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佛,彼佛寿命及其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经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经》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经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支娄迦谶说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以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无量寿经》为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俄国学者在西夏佛典目录中著录为《无量寿经》的五个编号实际上有汉、藏两种不同的来源,并非同一部佛经。其中инв.№2309转译自曹魏康僧铠所译《佛说无量寿经》,инв.№812、953、697和6943译自藏文本,经题《大乘圣无量寿经》,这一佛经的西夏本与现存的汉、藏文本皆不能完全勘同,其翻译所据底本今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