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澳门中国哲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哲学与中医研讨会"于2004年6月13日至16日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的30余位中国哲学与中医理论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5位代表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在庄严、神圣的澳门主教府会议厅里,代表们就中国哲学与中医关系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东菀东井圆佛教会、澳门德教会清修阁和澳门道教会主办的"纪念济公活佛成道八百周年文化论坛"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一共收到论文18篇,涉及面广,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学海》2022,(1)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进入大变革时代,因地理位置的偏离、人才的匮乏和内驱性的不足,白话文学在澳门几无自发产生的可能。同时,文化上与内地同根同源,文学发展与内地息息相通,又构成澳门白话文学产生的必然性。陈子褒在澳门倡导白话文、编写白话启蒙读本、推动启蒙教育,是晚清白话文运动在澳门的响应,为澳门白话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1920年雪社成员冯秋雪发表澳门第一首新诗。20世纪30年代是澳门白话文学的初创期,澳门本土有白话诗、文、戏剧和小说的发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澳门白话文学全面兴起。澳门白话文学产生在澳门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型体现在"作家主体的转型"、"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及"文化下移与文体变革"等方面。知识分子的流动和市民对新思想的接受,对澳门新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相比同时期的内地和台港,澳门新文学的产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3月25至28日,澳门道教协会成立5周年庆典及"2006中国道教文化推广周"在澳门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以黄信阳副会长为团长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10月20-21日,"共建和谐:科学、宗教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和澳门巴哈伊教总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和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近120名学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巴哈伊信仰者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70篇。  相似文献   

6.
陈星桥 《法音》2012,(4):54-55
由中国佛教协会、澳门佛教总会、澳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福田永种.和谐澳门——恭迎佛陀顶骨舍利瞻礼祈福大会"新闻发布会于3月28日下午在澳门世贸中心莲花厅召开,主办方宣布,经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7.
应澳门道教协会邀请,中国道教协会黄至安副会长率团于2009年11月26日至30日,参加了"澳门道教文化周"活动,随同参加活动的还有我会副秘书长张立光,北京白云观经乐团等二十多人."文化周"期间,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及澳门回归十周年"金箓大醮"科仪,澳门道教协会新址落成仪式及新址神像开光科仪,以及道乐演示,道教养生、武术表演,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展览等.  相似文献   

8.
一1999年接近澳门回归之际,在《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一书中,汤开建阐明了自己关于"澳门学"概念的一些思考。他认为,"不能因为过去新学科的提出有过泛滥现象就不敢再提议建立新学科。建立‘澳门学’,关键是看其条件是否具备。"①对于澳门及其与澳门相关的一些研究,之所以能够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最终冠以"澳门学"的名称,是因为促使其成立的两个关键性因素皆已逐渐呈现:"其一是被研究对象的内涵量,其二是  相似文献   

9.
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的“哲学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于1992年12月28日至29日在澳门隆重举行。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台湾的30多位学者应邀参加这次盛会。新华社懊门分社宣传文体部冼为铿副部长、澳门市政厅执委梁官汉,澳督府顾问魏美  相似文献   

10.
澳门’97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综述殷铭(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由澳门中国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协办的澳门’97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于1997年12月28日—31日在澳门举行。来自台、港、澳和内地的30多位学者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