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艺 《美与时代》2023,(8):23-26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老旧厂房改造与空间再生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城市更新的概念强调对城市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要求。空间再生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注重将老旧厂房转变为具有新功能和价值的空间。不同的模式,如文化创意模式、产业创新模式、生态修复模式和地产模式等,提供了多样化的改造方式。在实施老旧厂房空间再生设计时,需遵循可持续性、多功能性、历史保护、社区参与和灵活性等原则。然而,改造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历史保护与功能转换的平衡、资金压力、社区参与和沟通、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建议制定综合规划,实现多功能利用,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加强社区参与,引入创新技术,寻求合作伙伴,保护文化遗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成功实现老旧厂房空间再生设计,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活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多工厂产业升级,逐渐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闲置工业建筑。这些场所不仅失去其原有的经济生产价值,同时也成为一块日渐破败的废弃用地,残存的工业遗迹与城市及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当下,城市对闲置工业建筑的更新已相当急迫,利用改造再利用的手段使其新生相比拆旧造新,更能体现出其经济性、环保性、历史性,是促使城市良性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为切入点,首先论述闲置工业建筑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工业建筑再利用的相关案例;其次以上海1933老场坊改造为对象,研究分析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居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国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中敏感地带的工业厂房不断面临拆迁或改造,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更新与发展的一个棘手问题,即如何运用这些工业遗址进行改造与再利用。然而对于现代美学的视觉上,人们对废旧的东西开始慢慢地重视和重新理解,并且认为工业遗址蕴含着旧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广州,很多废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破产或搬迁所闲置的厂房未能获得有效地利用。本文通过现阶段对旧工业遗址改造实际项目的现状探析,以广州番禺区紫泥糖厂改造为例,在现代美学的视角下浅析广州旧工业遗址的更新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后工业城市未来几十年的关键使命之一。当前是国内新产业的兴起和构建的时期,东北经济却出现断崖式衰退,长春市作为东北传统的老工业城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废弃地的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工业废弃地使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阻碍了新产业体系的构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研究,通过项目对比分析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构建出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与设计的模式,为实现长春市未来工业废弃地历史保护型开发、经济转型型开发、生态修复型开发提供合理建议,以及再生规划后在生态修复、土地再生、景观营造、人口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促进长春市的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5.
目前,老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在适老化方面存在较大缺失,难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对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将适老化设计引入广西南宁市典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出打造丰富的公共空间结构、公共设施适老化、构建绿色安全的交通网络、打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空间等适老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韩飞 《美与时代》2024,(2):52-54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进入了“存量时代”,小规模的扩张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城市更新从单个改造项目融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对各地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研究和株洲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实践,摸索能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生互动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的底层逻辑和方式方法,以期为后续城市更新编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现阶段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适老化设计提出了新的优化需求,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城中老旧小区老年人占比远远大于年轻人,老旧小区环境、设施条件较差。针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的更新,成为新的挑战。同时,社区博物馆作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针对老年人增多的情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适老化设计。因此,基于优化社区博物馆设计与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意义,重点分析社区博物馆优化及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策略,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梳理广州市老城区进行微改造项目的地区的现存公共艺术现状,来探讨广州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期望公共艺术应用于微改造项目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能成为广州市乃至其他城市老城区城市更新的首选项。  相似文献   

9.
刘玥  马辉 《美与时代》2024,(2):46-48
在四川省宜宾市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宜宾市滨江路生活性街道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又因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所以老年群体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适老化改造多集中于老旧小区,街道的适老化并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滨江路在适老性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改造进行探讨。适老改造不能仅凭直觉这一主观因素,还应考虑客观因素。空间句法理论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空间使用关系与空间结构状况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句法参数的分析,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生活性街道的适老化设计,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及其对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后期的首要任务,研究城市更新对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和城市品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在研究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特点和发展思路后,以本溪市9块零散小规模地块为例,提出城市更新应完善城市公共空间与生态环境、公共设施与城市功能的思路,结合本溪市具体地块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旧建筑和用地,对于这些废弃建筑的重新开发和再利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景观改造的重要焦点。城市工业废旧建筑承载着城市发展的痕迹和历史价值,在现代倡导城市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废旧建筑的景观革新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环境建设形象的重要举措。对城市建设中工业废旧建筑景观更新改造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工业废旧建筑的景观更新与改造策略,有效地实现现代城市对于废弃建筑的利用和可持续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针对中国老年人居家养老进行适老化住宅设计的研究。通过对老年居住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实验论证并收集、查阅资料文献,分析老年人心理、生理及行为特点,从安全性和通用性角度出发,论证在适老化住宅中进行合理应用设计的必要性。从室内功能方面,对户型、门厅、居间、卫生间、厨房等空间提出利用通用设计进行适老化住宅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大型城市都出现了新旧街区并存的现象,对城市的整体风貌造成了一定影响。老旧街区保存了我国城市发展阶段诸多的历史文化记忆,而在相关的城市更新改造中也面临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市玄武区西家大塘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京西家大塘区块的建筑与景观特色、历史与人文价值、街区改造方式等,探索在城市空间微更新设计的改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部分乡村仍然存在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功能不完全等不足,但大多数老年人习惯住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不肯随子女外出,因此有必要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完善配套设施,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强调服务设计思维的核心原则,通过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分析乡村地区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进一步探讨服务设计思维下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相关定义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优化改造再利用效果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以此重现旧工业建筑的价值,促进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我国老龄化背景,对老旧小区环境现存问题进行探讨,以扬州市阳光新苑改造方案为例,分析概括老旧小区内环境的改造设计思路,促使城市老旧小区环境的精细化改造设计,推动城市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遗址景观改造的兴起,城市工业遗址中遗留的景观资源及改造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保护、改良、创新的工业遗址景观改造理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及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升级,由此面临着一些珍贵产业建筑物和土地被废弃。对南充市六合丝绸厂进行改造,需要在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筑造新的南充市生活空间,应尝试对工业遗址的功能置换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一个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好工业遗址的保护、再利用,使其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进程存量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具有社区居民老化和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的双重特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加快旧城旧区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不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下保障社区养老功能。嵌入作为一种更新手段,可以实现社区更新和缓解养老难题。基于嵌入理念,从嵌入要素、功能、布局和氛围四方面提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以期为双老社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建筑空间获得重生,促进居民生活活化,同时推动城市更新,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愿景和治理行动,经历着深刻的城市发展价值理念转型。聚焦城市更新伦理价值维度,从空间人本伦理看,应超越增长范式,向宜居城市目标迈进;强化人文关怀,回归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本质。从空间正义伦理看,应立足共享正义,确保空间包容性和空间福利均等化,让城市更新增益惠及所有人,尤其是保障弱势群体的空间权益;追求居住空间正义,调控城市更新中居住空间重构的负效应。从空间治理伦理视角看,应强化公共利益保障的政策引导,建构以有效的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