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学人文素质同医学科学素质一样,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解当前在校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现状,我们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部分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医学生对国内外医疗相关问题和事件的关注,对医学人文课程和提高医学人文素养的认识,以及医学人文素质对医学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在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现状,为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诊治中的过度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过度医疗问题引起了医学伦理学界的普遍关注。过度医疗是一个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伦理问题.确切的说是一个医学一社会问题。结合冠心病过度医疗的特点,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剖析冠心病过度医疗的原因,并提出了医者、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针对冠心病过度医疗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生医学素养结构的哲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临床医学实践模式的解析,提出医学素养的内涵是由医学知识结构、医学能力结构和医学人格品质所构成的三维结构。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将外在医学知识体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医学知识结构,在临床实践中内化形成医学的能力结构,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中,尤其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临床医生特有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4.
过度医疗、适度医疗与诊疗最优化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过度医疗与过度服务有所不同.适度医疗应当是为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提供有效、安全、便捷、耗费少的医疗服务.最优化的医疗是一种包括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了最佳疗效、最安全、痛苦最少、最便捷和费用低的医疗.一般地说,最优化的医疗首先应当是适度的医疗.最优化的医疗比适度医疗有更高的要求.不宜用优质医疗取代适度医疗,也不宜将适度医疗改称为最优化医疗.我们可以将适度医疗作为保健服务的基本要求,而将最优化医疗作为努力目标,一种理想化的目标.在满足人民的基本医疗、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过程中,我们更应当提倡适度医疗.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文运动与知识考古--中国人文医学的战略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后现代理论影响和刺激了医学人文学,医学人文学学科意义与价值更加显明,医学需要人文学,人文学需要医学,医务人员迫切需要人文医学教育。经济发展、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入驻世俗生活、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改革与价值论哲学影响,这五大因素构成中国医学人文运动的背景;中国医学人文运动正在兴起。研究医学人文学的知识背景对制订人文医学战略与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医疗差错     
医疗差错是危及医疗安全、制约医疗质量、影响医患关系、引发医惠纠纷的核心问题,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对医疗差错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医疗差错概念的逻辑研究;医疗差错致因的假说分析;医疗差错诱因的理论探索和医疗差错管理的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疗事业有了很发展,医疗资源显著增加,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的城乡及地区判别仍很大;干部,职工及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及效益逐年下降,医疗资源不足与浪费现象同时存在。中国医疗改革的策略应是:改革现行医疗保健制度提高城市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改革现行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机制,以控制医药费上升速度;加强政府对医疗事业的宏观管理,调整医疗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1998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产生显著影响:(1)涉医传媒信息内容、信息时效性正向影响医学生的心理需求;(2)信息加工程度、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发布者等正向影响医学生对涉医传媒信息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3)心理需求和信任程度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文课程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文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务。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需要有饱含人文情感的人文素质,否则,就很难适应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因此,加强人文课程的建设,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和需要。  相似文献   

10.
医学哲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科学必须与医学哲学相结合才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转型中,培养医学生的哲学思维无疑是其重要环节之一。为适应全球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务必在临床思维上进行整合。本文从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医学教育中的哲学地位及哲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哲学理念,促进现代医学教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专科医生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医学教育体制中没有完备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层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大众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急剧变化,这一缺陷的弊端日益凸显.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增加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采取多种途径实施该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12.
病人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病人角色是一个角色丛,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可能扮演医疗自助者、医疗求助合作者、医疗拒助者、医疗失助者、医疗反助者或医疗受试者等不同角色.医疗卫生工作者对病人角色内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医学认知、医学教育改革、医患关系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医务人员和在校医科生的广泛问卷调研,我们发现,医科生还普遍存在着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不牢、过于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轻视高尚人生观的追求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性的措施来强化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度水平。关键词:医德认知度;医德修养;创新;  相似文献   

14.
病历书写中的质量缺陷存在于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病程记录、诊断等各个方面。提高医学生病历书写质量及临床思维能力,是完成高质量病历书写的关键。同时病历书写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病历书写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的“伦理修养”(“保密与尊重”和“知情同意”)和“医师责任”两方面的认知,并将其与患者认知进行比较。笔者分析了医学生和患者认知差异,并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认识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未能发自内心地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最重视的仍然是临床技能的提高。研究提示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需要增强感染力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6.
医管、医患双重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饱受各方诟病多时,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却收效甚微。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管制者和患者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行为与选择、医疗机构与管制者之间的重复博弈,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一次性博弈,提出医疗机构与管制者、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双重博弈假说。指出了"药价虚高"的根源以及解决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不合理诊疗行为,主要包括医方趋利性医疗行为和防御性医疗行为。通过典型案例对高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不合理诊疗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剖析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提出了规范应用高新医疗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医学是一种人性化的表达,然而,医学手段的伤害性特征也是现代医学本身无法回避的一个缺陷,忽视对医学技术本身的伤害性因素的认识,是当下医学人文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一道障碍,面对越来越多的对医学伤害性的质疑,医学应该进行自我剖析,撕开医学手段的非人性化面纱,务必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用医学的人性化关怀弥补医学手段的伤害性缺陷,并以医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促进医学向无伤害的人性化方向发展,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美国医疗保险为什么"抛弃"在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老年人、儿童有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而最具生产能力的在职者却成为公共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的"弃儿",大量在职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缺乏,对美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美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美国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设计、雇主医疗保险制度特点等角度分析美国在职者无医疗保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探讨美国医疗保险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20.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索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高质量的医疗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合理的医疗消费三个需求得不到满足.循证医学为满足广大患者三个方面需求,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提供了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