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慧鹏 《天风》2004,(8):38-39
人人都愿得福,人人都想得福;但是却不是人人都知道得福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弟兄姊妹认为:只要求就可以得着,然而却没有得着。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神失信了呢?从今天我们所读的经文中神将告诉我们书念妇人蒙福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觉悟了宇宙生命的本质后,超越了自私自利,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慈爱心;当我们避世修炼,生命圆满,静极生动,生出的也是慈爱。条条大路通罗马,路径虽然不同,但成功的标志是一样的,那就是慈爱。道教有一位慈航道人,在佛教名为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大家都去崇拜她?因为她慈爱。人们为什么会崇拜慈爱?因为人世间有苦难。宗教的产生和存在就是为了解除人间苦难。那么苦难的成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做人的实验     
如何做人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按照传统的道德规范,我们应当做好人,永远对人真诚,善良,应当永远乐于帮助别人.如果人人都遵守这种道德,那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我对人真诚,别人却欺骗我,我帮助别人,别人却算计我,我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写错字有文化水平、思想重视程度及书写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可为什么有的字经常出错,有些字却相对地不太容易写错呢?这里还有一个不被注意,也未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定势心理的影响。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使后继的心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倾向性。定势现象是人人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对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新问题的解决以及学习的迁移都有可能发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之后,年轻人才突然想起死神老人与他的预约。年轻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从不失约的死神老人,这一次却失约了呢?  相似文献   

6.
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之后,年轻人才突然想起死神老人与他的预约。年轻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从不失约的死神老人,这一次却失约了呢?  相似文献   

7.
陈华杰 《天风》2008,(5):25-25
我上小学的女儿成绩一般,但她的像片却在学校的墙报栏,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孔毅 《天风》2009,(7):47-49
人人都在做事,每个人也都有工作,现代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远比花在其他事物上要多得多,但是,我们了解工作的本质吗?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工作的来源是什么?让我们从圣经的启示中,找回基督徒的工作观.  相似文献   

9.
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极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不折不扣的真理。生命与时间相依相存,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时间也就毫无意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间之于生命的宝贵,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实际上却仿佛又不懂。试看,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有谁在一心一意地珍惜时间呢?我们固然对生命无比珍爱,但谁像算计金钱一样对时间锱铢必较呢?  相似文献   

10.
时间     
正时间,就是生命。极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不折不扣的真理。生命与时间相依相存,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时间也就毫无意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时间之于生命的宝贵,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实际上却仿佛又不懂。试看,周围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有谁在一心一意地珍惜时间呢?我们固然对生命无比珍爱,但谁像算计金钱一样对时间锱铢必较呢?  相似文献   

11.
活着就美丽     
段利坚 《天风》2005,(8):F004-F004
野地里开满了百合花,一朵朵多么美丽,然而,明天她们就要被丢在炉里。百合花的生命是多么短暂,然而她却开得那么精神,那么灿烂,比所罗门荣华的穿戴还要美。是啊,这小花明日就要丢在炉里,她为什么不悲哀地垂下头呢?为什么不变得暗淡难看呢?她有充足的理由悲伤,因为生命短暂;她有充足的理由垂头丧气,因为她渺小而卑微;她有充足的理由哭泣,因为她柔弱而无力抗击命运,牲畜可以将她踩踏,野火可以把她烧尽,就算一世平安,结局也是被秋风吹干,被投进炉堂。小百合花呀,连我都为你哭泣,而你却那么欢逸;我都为你悲伤,你却如此美丽;我垂着头,你却迎风绽放明朗的笑容。  相似文献   

12.
我是罪人     
一个传道人正在街头布道的时候,忽然有个青年人站出来,很不以为然的问他:“牧师!你说人人都有罪,背罪如同背重担,为何我没有感觉呢?究竟罪有多重呢?是一公斤呢?五公斤呢?还是十公斤呢?”传道人温和地反问他说:“若把五百公斤重的东西,放一个尸体的上面,他能感觉重担吗?”青年爽直回答道:  相似文献   

13.
曲世宇 《法音》2003,(7):42-45
一、什么是业业果思想是佛教整个因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俱舍论》中说,世界的种种差别都是由于业的作用而产生的。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所谓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客观事物如此,主体生命也不例外,这就是现在人最不能理解的业果轮回。为什么有人聪明绝顶?而有人却愚笨有加?为什么有人大富大贵?而有人却贫困交迫?为什么有人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艺术家的天赋?而有人却先天残疾?所有这一切的不平等难道是偶然的吗?佛法认为绝非偶然,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业”的不同而产生。既然业的力量如…  相似文献   

14.
每每高考结束以后,都会有好多的媒体采访状元。从状元们的话语中感觉他们的高中生活。高三生活好像都很丰富多彩,不像一般人所说得那么恐怖。为什么他们能够用最短的学习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考出最高的分数。而我却不能呢?他们都是怎么学的呀?  相似文献   

15.
周永健 《天风》2008,(18):39-39
问:信主的人蒙神眷爱赐福,其一生是否平安无事?他所做的必然顺利亨通?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有些人事事顺利,有些人却困难重重?神是否偏待人呢?  相似文献   

16.
快乐的家园     
我经常和友人讨论占代人与现代人的不同,最后的结论是:古人似乎都比今人快乐。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很简单,随便翻阅占籍,古人自状其乐境的文字散漫无涯,大有炫示于后人之意:尔等或可灯红酒绿,却不能逍遥称意,怎如我们适意畅怀?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句俗语叫"生米煮成了熟饭",意思是指事情已经做成了,不可能再改变了,也就是说,事情已经到了无法再逆转、无法再挽回的地步。是啊,生米都成了熟饭,熟饭还有可能再回到生米吗?但我们为什么要让熟饭回到生米呢?为什么要在一件不可逆转的事情上去逆转呢?在一件不可挽回的事情上去挽回呢?为什么非要向后看而不向前看呢?向前看,哪怕生米煮成了熟饭,也会看到前途和希望。生米煮成的熟饭,熟饭就成了最后的结果吗?当然,如果你向后看,要想熟饭回  相似文献   

18.
学诚 《法音》2010,(9):48-54
<正>每个人从一呱呱坠地,就开始了苦乐交织的人生。虽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它。人生的状态,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相似文献   

19.
挂面问世以前,人们都是在家里现做现吃,有人挑战规则:为什么不能做一种可以出售的成品面条呢?于是,挂面出现了。后来,有人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快捷化的特点,又向规则发起新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把面条煮熟再卖呢?于是,方便面成了市场新宠。  相似文献   

20.
<正>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信上帝?是不是想要上天堂?或是害怕下地狱?或是你需要心灵寄托?或者你有困难需要他帮你解决?我说,都不是。那你又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被神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